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老院(外一篇)

时间:2023/11/9 作者: 辽海散文 热度: 18387
程云海

  老院(外一篇)

  程云海

  

  程云海

  笔名湛波,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省新诗学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沈阳市于洪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沈阳市铁西区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沈阳作家电视创作公司编辑,炎黄杯全国青少年文学艺术作品大赛组委会副主任,现为沈阳作协特聘讲师、小文豪杯美文大赛终审评委。

  轻轻地打开尘封的记忆,一个乡村的老院落裹着浓浓的乡情悄然掠过我的脑海,以一种立体的姿态突兀在我心上。

  那是个四合院,有正房有厢房,历经从清末到解放后近百年的风雨。四围的角楼早已扒掉,依稀可见斑驳的长条黑褐色墙砖。东厢房后面,是一条紧挨邻家的窄窄过道,那是我们儿时探险捉迷藏的快乐之园。

  记事起,我们就在爷爷奶奶家里玩。父母需下地劳动,挣钱养家糊口。爷爷身体有病,奶奶留在家里伺候,顺便带我们几个孙辈。乡下常有走街串巷的小商贩吆喝着“破烂换钱”,摇着拨浪鼓从院外走过。奶奶就会急急忙忙到下屋去寻找没啥用处的破铜烂铁,我们早耐不住性子,急匆匆跑出院子大喊:“站一会儿,站一会儿,我们换糖吃!”

  院子正房,住的是九太爷的一家,隐约还有一位八太奶奶,活到97岁。她喜欢小孩,但孩子都躲着她。她太老了,老得吓人,穿着也脏脏的。但她总能变戏法一样从破衣兜里掏出又黑又硬的水果糖,逗弄我们去亲近她。在那甜甜的诱惑下,我的戒备之心会放下,凑到她跟前,被她的脏手指摸几下脸,然后得到一块不知放置多久的硬糖奖励。

  老院北面,几间正房地势特别高,后面半坡上黑土黏黏的,一到春天,各种野草野菜爬满小坡。我和哥哥、弟弟曾在那里挖过野菜,一种我们俗称“甜根”的牵牛花的根是我们的美味。它生吃甜脆,有一种土腥味;放锅里蒸熟了吃,又甜又面。和现在的孩子比起来,我们那时能买到的东西十分有限。农村供销社的代销点除了一种动物形状的饼干,就只有罐头。有病时,我们能吃到一瓶罐头,做梦都能笑出声来。

  大自然成了我们攫取营养的最佳选择。那时的空气要清新许多,我们将老天爷馈赠的各种野味都尝遍了。煦暖的阳光活泼泼洒在土坡上,照在我们脸上、身上。曾祖母的窗前种了一棵刺玫,春天时,花开了,满院浓香。奶奶说把刺玫花摘下来加上白糖沤制,可做玫瑰花蜜,我想,那一定好吃得让人口舌生津。看到有花瓣谢了,落到地上,我非常惋惜,为它们的陨落,也为酿造花蜜的原料少了而伤感。

  老院早在奶奶在世时就拆没了,只剩下老叔结婚时我们哥仨的合影,背景是老院的西墙。转眼间40年过去,记忆里的许多隔代长辈已经作古,老院却成了我心中永远无法抹除的一幅画卷。

  老屋

  留恋过往。无论是童真童趣,年少轻狂,还是懵懂时的单相思,一张贺卡,一本尘封的日记。

  电话中,母亲说,家乡的老房子即将拆迁,我竟有一种莫名的依恋和婉惜。那里曾封存我多少记忆,门前柳,门后榆,斑驳的大门上褪色的福字,水井、下屋、草垛、烟筒,甚至露天的茅厕、猪圈……一切亲切又熟悉的场景,如昨日早高峰地铁上的人潮在脑海中浮现。

  从前,我是个自卑胆小的孩子,怯于和别人沟通。和大哥小弟从小就有叱咤风云的领袖气质相比,我就是个丑小鸭。老屋不弃我,那是我的世界,沉于一本本残破的书中,我编织着自己的童话梦。

  每逢周末,我会来到距老屋不远处的鱼塘旁,打猪草,抓蚂蚱,看野藤草漫无目的地爬满河畔,听知了在树上吱吱地狂歌,应和着鱼儿啪啪地跃出水面,溅起的水珠落在脸上,凉凉的。暮归,芦花老母鸡“咯咯咯”,几只灰麻鸭子“呷呷呷”,两只大白鹅抻长脖子抖着神气像迎接凯旋的将军围着我转。随手将一些野菜掷入猪圈,老母猪闻声而起,哼哼着大快朵颐。再扔一些给鸡鸭鹅,另外部分放进缸里,发酵沤渍,拌玉米面、米糠,留作它们今后的一日三餐。

  刷锅淘米,扒草灰,做米饭。袅袅的炊烟,灶火映红脸膛,一边烧火一边不忘看书,痴迷时不是烧煳了菜,就是火烧了布鞋。有一次,甚至将跑进屋来找食的一只小鸡当老鼠拍死了。长大后谈起这些往事,大哥还会取笑我看书的“痴态”。

  夏日,父母劳作归来,小院天井处葡萄架下,支起桌子。把热热的高粱米饭放入井拔凉水中制成高粱米水饭,自己院种的茄子土豆一锅煮好,黄澄澄的自酿黄豆大酱,和着井边碧绿的嫩葱,顶花带刺的小黄瓜,突噜噜一气吃上好几碗,直到肚饱腹圆。饭后,摇着蒲扇驱赶蚊虫,聊家常,声大得邻居都听得见。张家长李家短一晚上整个村子都知道了,虽没有电视剧《乡村爱情》那么夸张,却有着平平淡淡中的小滋味。

  邻居家做了好吃的互相送上一碗,尝尝鲜。东西不多,却透着一股真情。年节谁家杀猪宰羊,招呼一声都上前帮忙,小孩子蹦蹦跳跳跑来跑去。热气腾腾的杀猪菜,浓郁的节日气氛,生活充满了快乐。

  岁月的脚步匆匆,我从童年走过少年、青年,以至中年。我在城市的霓虹下穿梭,老屋渐渐远离我,我思念老屋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和每一个故事,更思念那故事中的每一个人。

  责任编辑 潘 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