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文章处处要功夫——读《又见陌上花开》清样琐议

时间:2023/11/9 作者: 辽海散文 热度: 18639
孙洪海

  文章处处要功夫
——读《又见陌上花开》清样琐议

  孙洪海

  

  孙洪海

  现为辽宁省散文学会副会长,《辽海散文》杂志副主编,东北大学客座教授。早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先后于沈阳师范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沈阳指挥学院、辽宁大学从事基础写作、硬笔书法、应用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参加全国高校散文写作教材、部队院校应用写作及逻辑学教材的编写工作。20世纪90年代步入新闻战线,从事新闻工作。无论从事教学还是新闻工作,一直坚持散文写作。作品强调思想性,力争予人启迪,力避误人时间“图财害命”。

  最近,我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校阅了大开本散文集《又见陌上花开》的清样。这个集子分单、双月总计两卷本,近千页,达百万字,是《辽海散文》2013—2014年的精华本。集子内容灿若万花筒,选材广博,佳篇迭出,文采纷呈,能飨小圈,可调众口,确有“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气势,是一份值得期待的精神佳肴。关于文集内容,笔者点到为止,更多的应留给看客评说。笔者在此想就校阅的意外收获,琐议一二。

一、散文应从细微处写起

校阅深圳作家王晓莉《鞍山,我心中的天堂》一文时,文中讲到文畅先生送别作者,在高速公路口下车作别时,文畅先生目睹作者下车,说了这样一段话:“小妮子还很注意礼仪啊?当然,从小车门里出来的姿式动态是一个人的素质和品行。”这段看似平常的话语,让我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和感觉。这一句话再现了文畅先生的“素质和品行”,如恩格尔所说的“这一个”,可谓精彩。因为我熟悉文畅先生的学历和从政经历,他有多年市委秘书长的工作经验,这段话极符合他的经历和经验,这是他对无数“以车代步”者悉心观察的结果和结论,此语可谓透辟深刻、入木三分。精确、生动是散文语言魅力的要求。由此,我也联想起郁达夫关于散文写作的一副联语:“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副联语我非常喜欢,视为散文写作的座右铭,其夸张的修辞,道出了散文写作的秘诀。这不仅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更解决了“言之有物”的问题。细微处入手犹如剥茧抽丝,环环紧扣,易把握、好深入,可以更为深入地发掘事物的内涵,像马克思发现利润、鲁迅塑造阿Q,能让读者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恍然大悟。著名培训师汪中求曾出版《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一时间洛阳纸贵,他的理论成果为各种成功奠定了基础。他是学中文的,我们有理由揣度,他的理论体系是源于文学写作的,从当代散文写作的实践看,细节的成功与否,也决定着散文的成败。

二、散文要富有知识性

在罗定枫的《我与萧乾》一文里,有段话给我印象颇深。罗定枫因写稿和时任《大公报》主编的萧乾结为神交,神交半个世纪后,两人终于见面相识,且友谊愈深,在多次相见中互勉,萧乾曾向罗定枫介绍写回忆录的方法。罗定枫写道:“他说:‘可不按年写,而把每一个回忆的事件写成独立的文章,积累几年再串成完整的回忆录。近期的《未带地图的旅行》(回忆录)将出版,就是那么先后写的。目前在写文章、回忆录,也仍照此法。兄何妨一试,这样就保证每段都各有内容。’”这种回忆录的写作方法,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这是萧乾的成功经验,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深入探讨的写作知识。散文具有传播和普及知识的功能,这种知识不应是那些人们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而应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发现、新探讨、新研究等等新知识。在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秦牧的散文就被公认为富有知识性,《蛇与庄稼》《菱角的喜剧》等是这一类型的作品。文章多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潜移默化地把知识和思想传达给读者。据有关研究文章记载:“他打比方,写好一篇散文,就像穿起一串珍珠:思想是线、知识是珍珠、技巧是一双灵巧的手。”无论罗定枫介绍萧乾写回忆录的写作知识,还是秦牧知识类散文的写作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以扼“无病呻吟”,给读者以更好的精神食粮。

三、散文应借鉴其他文体的表达技巧

这个话题是看了文畅先生 《泪洒锦衫》后想到的。文畅这篇文章把一对情似梁祝的同学的情感写得一波三折、百转千回、山穷水尽又柳暗花明,让读者对这一对“梁祝”的命运关注有加,紧追不舍,其艺术魅力可令人拍案叫绝。如果不是放在《辽海散文》里发表,我会认为这是一篇上乘的短篇小说。因为,散文起源于一种“我手写我心”、专注表达个人主观见闻和真实感受的文体,通常作者都以第一人称来写作,二、三人称虽有人运用,但总量远逊第一人称。这是因为第一人称更直接,更易于表达主观感受,给人以亲切感。文畅先生《泪洒锦衫》采用的是第三人称,这显然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而做出的选择。文中有好多细节和情景也是小说的手法,比方,作者对文中人物韩子彬初见女主角何琼子后的心理描写,及失恋后在校园外小公园独自流泪,还有二人旧情复燃后的相拥情形的描写,应该说都是小说的表现手法,因为这些私密的情形,文中人物不会轻易吐露,作者是难以得到的。在不改变基本事实的情况下,应该说这些细节和情景的艺术化处理是允许的。早期报告文学大家徐迟、黄钢以及理由都曾采用过如是艺术手法,“合理地推断”过。为了更好地表达散文的题材,我们应该学习其他文体的表达技巧,散文同样需要发展和创新。

四、散文一定要有自己的见地

这个议题,源于初国卿题为《父亲的长城》的文章。由于对初国卿会长个人及家庭情况有所了解,这篇文章的题目让我为之一振:我记得国卿的父亲是位老师啊,他怎么有长城呢?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啊?是参加修筑了还是捐款资助了?刚看到文章题目时,我脑子里涌出这一连串的问号。为了追寻国卿父亲的身影,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结果,没看到国卿关于自己父亲的只言片语,了解的却是锥子山长城的历史和现实。这是一段明长城,这段长城是抗倭英雄戚继光带领义乌兵组成 “戚家军”固守的长城,这里铭记着他们英勇抗倭的故事。具有这样一段悲壮历史的长城,在当地却有一个“女性长城”的蹩脚称呼,其根据是,城楼券门上有狮子绣球、祥云彩带、缠枝莲花等图案。国卿会长根据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严肃地指出“以上几种图案均是传统纹饰,不仅石雕上用,而且砖雕上、木雕上、陶瓷上都有大量使用,但在中国历史上却从未见有‘女性砖雕’”,因此大胆提出:“长城不关脂粉气,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是阳刚的,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长城是男人的战争前沿,长城让阴柔的女人走开,长城并不像‘母亲一样在守护着我们’。长城更像父亲,或说更是父亲。它是父亲的沉思与皱眉,是父亲的臂膀与脊梁,是父亲胸膛里深色的血脉,是父亲承重之下脸上暴起的青筋和粗重的呼吸。因此长城不该以女性做招牌,尤其不该以‘女性长城’这样的称呼来定义锥子山长城,从而辜负了这一段长城的伟岸与奇崛,辜负了‘戚家军’的血性情怀,辜负了‘义乌兵’后代对他们父辈的景仰之情。”这一破一立,看似简单,其实,这需要有扎实的学问做基础,需要有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这是一种自觉的担当。作者这种具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见地,是此文的意义所在,也是散文的意义所在。

  以笔者之见,在目前的散文写作中,不论是游记散文还是抒情、叙事散文,存在着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作者习惯于介绍客观事物,力争惟妙惟肖或活灵活现地复制,而忽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认知的态度,这种现象导致了散文的肤浅和平庸,按写作术语对号入座,就是主题挖掘不够,或思想缺乏深度,这个问题不可小觑,事关文章高下。被季羡林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的散文家张中行用几十年写作的经验强调:“思想最重要。”国卿会长的学识和文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写散文一定要有胆有识,这个胆是文胆,是博闻强识,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有了这个法器,万事万物自有辨识,不愁文章写不精。

  责任编辑 孙洪海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