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美景胜诗篇
石伟民
石伟民
蒙古族,1970年 3月出生,1993年 8月参加工作,199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阜蒙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阜蒙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平安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热爱散文写作,坚持有感而发。
意象中的庐山是两首诗。一首是耳熟能详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富含哲理的苏轼的《题西林壁》。从孩提时就背诵这两首诗,每每吟诵,都有去庐山一游的冲动。庚寅年暮秋,我终于拜谒了向往几十年的庐山。
从九江市驱车半小时,便抵庐山脚下。暮霭中的庐山层峦叠嶂,烟云飘渺,宛如风姿绰约的仙女,轻舒长袖,翩翩起舞。原来,庐山竟如此柔美!当晚,与同行20余人,入住坐落于庐山山顶的匡城宾馆。晚餐后,与朋友相约一起去逛牯岭街。华灯初上,清风习习,带着微微的醉意,走在商铺林立、人流如织的街道上,恍惚间,似在“天上的街市”徜徉。据知情人讲,189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偶至庐山,被庐山秀美的景色和纯静清凉的环境所吸引,突发奇想,并以殖民者特有的掠夺方式,开始了对庐山的大规模旅游度假房地产开发,一时间,庐山上风格各异的西式豪华别墅鳞次栉比,各界名流纷纷到来。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庐山已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度假胜地。李德立还给她起了一个非常洋气的名字“Cool”,取“清凉”之意,这便是牯岭街的由来。不过当年来庐山牯岭街度假者非官即富,普通人难得涉足。时过境迁,今日之牯岭街早已是普通游客旅游避暑的天堂,我想这也许是当年李德立不曾预料到的。
翌日清晨,阳光明媚,蔚蓝的天空点缀着几朵白云,不错的天气。一行人沿花径,览如琴湖,至白居易草堂。唐朝元和十年,诗人白居易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任江州(今九江市)司马。暮春时节,与好友一同到庐山山顶的大林寺游玩。当时,山下的桃花已凋谢殆尽,而寺旁的桃花正含苞欲放,山上山下两重天,诗人被眼前无限春光所感染,诗兴大发,写就了流芳千古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可惜!我在暮秋时节,无法欣赏到那烂漫的桃花,但白居易当年的心境我似乎真切地感受到了。尽管如此,因大林寺的不复存在,以及其遗址上建起的如琴湖,我不免生出些许“物非人逝”的慨叹。
中午时分,登上含鄱口,见有一石坊,四柱三门,坊中央镌刻“含鄱口”字样,其左右分别为“湖光”“山色”四字。凭栏远眺,东邻鄱阳,水天一色;西有汉阳、五老两峰犄角相对,湖光山色,美不胜收。驻足毛泽东主席当年留影处,拍照留念,追思伟人,想起老人家气势恢宏的诗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也许,只有他那样的胸怀,才能写出如此壮丽的诗句吧。
不辞疲惫,午后乘缆车,下1400余级台阶至素有“匡庐瀑布,首推三叠”的三叠泉。见一白练从天而降,一波三折,伴轰鸣水声,气势磅礴,撼人心魄。相传宋绍熙二年 (公元1191年),此地被一樵夫发现,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诗句。李白是不曾看到过三叠泉瀑布的,如果他领略到当年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三叠泉瀑布的气势,绝对会写出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胜一筹的诗句!
来庐山之前,看到过作家方方的一段话:如果你登上了庐山,光知道看锦绣谷和三叠泉,光知道看花径和乌龙潭,那你对庐山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你对庐山的真谛还远远未知,你在庐山面前,依然是个盲者,无论如何你都应该看看庐山的老别墅,因为山上每一幢老房子里面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你只有了解它,你才会知道,庐山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庐山。为了弥补对庐山认识上的盲点,我们来到了充满异国情调的老别墅。徜徉其间,聆听着解说员的讲解,一段段尘封的历史被悄然开启。其中,对于“美庐”,我是稍有了解的。也知道美国作家赛珍珠的作品 《大地》获得过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成稿于庐山却不曾知晓。更不了解杨玉春将军在庐山那段悲壮的抗日历史,也不曾听说当年李德立强租庐山的租借期竟为999年。面对庐山的荣耀,庐山的悲壮,庐山的屈辱,我只能嘲笑自己的无知。感谢作家方方!老别墅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听一听。
到了庐山,庐山会议旧址是一定要去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曾经在此主持过3次重要会议,即1959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 (即庐山会议)、196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的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这三次会议的重要意义自不必说,其中的功过是非也非我等所能评价。历史便是如此,时间是最好的评判者。
庐山一游,让我感到庐山远比诗篇美。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我更加喜欢行万里路。实践的直观感受,让我把书本的知识吸收、消化得更好。但庐山的壮美,是任何书本都无法读出来的!看到庐山的瀑布和山形的走势,我才真切感悟到李白的浪漫和苏轼的哲思。
责任编辑 潘 石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