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应注重书写当下
刘宏伟
散文要当仁不让地书写当下,实时记录我们多彩的生活。
翻开时下的报刊,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都在争先恐后地讲述着当下故事。小说、报告文学无不如此,更不用说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了。作为文学的轻骑兵,散文写当下故事最为便捷,它具有小快灵的天然优势,“倚马可待”。
散文应与时俱进,与生活同步。散文若想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就必须接地气,充分吸收当下生活大地的水分和营养。
散文不能是未经世事的少女,说着梦呓般幼稚的语言;散文更不应像年迈的老人,总不厌其烦地讲述着陈年往事。
散文应该是激情四溢的青年,对身边所有事物都张大好奇的眼睛,都有十足的参与感。散文应该是我们这个瞬息万变时代的脉搏跳动的记录者,把人们行为的快速变化、个体心灵的瞬间触动,都及时捕捉并记录下来。
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发生着巨变,人们内心也由此产生各种震荡,这都是极好的原材料。每天上班乘坐地铁,地铁报头版都有一篇精彩的文章,用极具文学色彩的文字描述这个城市里正在发生的某个精彩的故事。当这些故事经过了文学语言的精致包装,呈现给我的时候,眼前便有了五彩斑斓的都市样貌。我的精气神顿时高涨,一整天都兴致勃勃的。这就是好文章带给我的力量。
当下生活有无数精彩的瞬间,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群里。我们的散文不该只有大自然的光风霁月,它应该有人的影子、人的灵魂。写广场上空的云彩,那只能作为你要表现的人群的华丽背景,不然那云彩就没有必要出现在文字里。写一场茶局,不能是一张空洞的茶桌,你要表现的,应该是每盏茶杯持有者的笑脸。说到底,散文是写人的。
我们的时代在提速,新鲜事物如雨后春笋。小城市一夜间变成了大城市,大都市转眼间变成了超级大都市,多少惊喜呈现在眼前。同样的,乡村也在发生着巨变,我们的文章不能老是唱着古老的歌谣。
散文写作需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作者的创作思维要不断突破,不能故步自封、自我僵化。
散文写作也要向其他文体学习。新闻工作者走基层,把写作对象对准了百姓大众。我们的散文写作也应该走出小我,也应该“走基层”,多去表现普通人的生活。通过描绘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挖掘并弘扬社会的正能量。
本期《辽海文章》栏目发表的已故著名作家马加的《蒲河草塘》,特别值得关注。作品发表于54年前的1962年,却与今天倡导的“走基层”高度吻合。散文作家深入新民蒲河,到生产一线采访写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真实详尽的20世纪60年代辽宁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生活的原貌。设若没有作家当年深入基层的采访写作,就不会让今天的我们看到当年农民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
《辽海散文》2014年第5期发表过“走基层”的纪实散文作品《三访赵恩海》,文章以朴实的文笔记述帮扶农村贫困群众赵恩海的故事,真实感人,触动人心。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刘文艳。此文后亦在人民日报发表。这种关注现实、关注百姓疾苦的文章,与那些热衷于写小我、小情调的小散文比较起来,是那么大气,那么难能可贵。
2015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刊登了初国卿会长的散文《在台湾,邂逅长尾山娘》,这是一篇书写当下社会热点的力作。作家巧妙地大处着眼、小处落墨,从一只台湾蓝鹊——长尾山娘写起,表达了两岸一家亲的大主题,产生了非常吸引人的文学效果。“如今,蓝鹊又作为马先生的礼物,赠给了习先生。长尾山娘的典雅范与亲缘性感染着华夏同胞……”这段话成为全文的点睛之笔。
2014年2月15日,初国卿会长在《人民日报》发表散文 《茨菇之格》。他由茨菇而列举白居易、张潮、陈与义等历代名家,在旁征博引之外,更把与农民工宋氏三兄弟结成的情谊作为主线,贯穿全文,有格调,有温度,接地气。他意味深长地写道:“每年春节过后,我都期待宋氏兄弟早点回来,不仅因为有茨菇吃,还因为许多新买了房子的朋友在等着他们兄弟给装修。”
最好的素材都在眼前,最好的故事都发生在当下。今天的故事是留给明天的史料,错过了实在可惜。综上所述,我们的散文应该书写当下,而且要大书特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