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辽三彩的光大与新生

时间:2023/11/9 作者: 辽海散文 热度: 19259
吴限

  辽三彩的光大与新生

  吴限

  

  吴限

  祖籍徽州,生于沈阳,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辽宁日报采访中心主任记者,辽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曾旅居格鲁吉亚、法国多年,任《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旅法期间就读于巴黎索邦大学世界美术史专业,于《欧洲时报》《光明日报》《中国书画报》等发表散文、随笔、美术评论数百篇。作品多次获中宣部月评及国家、省级新闻奖。

  他,曾经是主管过文教的副省长,位居津要,任上对辽宁地方文化建设建树多多!他,又是书画艺术家,丹青为魂,翰墨为形,跃然纸上的全是自己的人生快意和生命况味,融通古今,纸短情长!他,同时是辽三彩新生第一人,历时数载,让辽三彩这位被历史面纱遮蔽的深闺淑秀惊艳出场,倾城耀世!他,就是林声先生,一个和“诗书画印瓷”五艺互为知音的性情之人,注定谱写一场起伏跌宕的“辽彩新韵”!

  一

  2015年12月18日上午,沈阳的天空一扫多日的阴霾,现出少有的澄澈湛蓝,来自省内外学术界、文博界、美术界、书法界、工艺美术界的名宿大儒及各路媒体集聚在辽宁省博物馆,共同见证了一个属于辽三彩的历史性时刻——“林声新辽三彩精品特展”隆重开幕。

  80余件辽瓷精品,从器形硕大饱满的三彩釉夏鼎商彝卷缸到温润小巧的三彩釉佛公彩陶玺印,在辽博柔和的灯光下静静地诉说着林声在辽三彩研究、继承和创新方面的骄人业绩,古意盎然,异彩纷呈。

  林声醉心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为官之余、离休之后,常以诗书画怡情养性,七十岁之后迷上陶瓷创作,拉坯绘彩,乐此不疲,几年间创作出了一大批瓷画作品并结集成书,受到各界好评。

  因曾直接领导辽宁的文化工作,林声对辽宁地域历史文化领悟颇深、感情颇厚,尤其对辽三彩文化有着独到的认知。他说:“这些年,我经常感到掩埋在辽海大地下的辽文化,特别是辽三彩在呼唤着我们。把千年来压在老山背后销声匿迹的辽三彩挖掘起来,使其重见天日大放异彩,这是我在职期间没有完成的任务。我用离休后这段时间补上这一课。”辽三彩,在林声心里就像故乡的老墙,为了爬梳它与其他古陶瓷的渊源及其发展脉络,从2009年开始,他以耄耋之年毅然把家安在了去往各地古窑址的路上。访名窑,拜名师,围窑烧陶,捏泥问火,吃住在窑场,以一柄三刃刻刀“如锥画沙”般地在半干不湿的泥胎上游刃驰骋,或写或刻,或书或画,创造性地将传统书画艺术和时代符号注入到辽三彩作品中,终于独创出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 “新辽三彩”,为辽三彩这门古老陶瓷艺术注入了新的内涵。

  辽瓷,是我国古代陶瓷史上一朵意蕴迷人的奇葩。它是辽代在继承唐朝的传统技术,吸收五代和北宋中原地区新工艺的基础上又发展创新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陶瓷。其白山黑水般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游牧民族特点,反映了大辽契丹民族勇猛、刚烈、剽悍的民族气质,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凝聚和缩影。而辽瓷中的三彩器,是辽瓷中最具特色的一种。与华丽细腻的唐三彩、明净素雅的元明青花相比,辽三彩则显得纯古浑厚。其黄、绿、赭三色的巧妙搭配,更显得色彩绚丽,斑驳灿烂,有如五彩云锦一般迷人。

  二

  从沈州初立到1930年的沈阳,一千年的时光,自辽瓷被金毓黻发现到辽瓷在辽宁的研究与传承,不过是百年间的事。百年间,发现辽瓷的人是辽宁人,所有研究辽瓷并卓有成就的人也尽是辽宁人:李文信、冯永谦、佟柱臣、关宝琮,直到今天继承创新辽三彩的林声先生,辽宁不仅让辽瓷重见天日,更让辽瓷发扬光大。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收藏热的出现,辽三彩出现了仿品。但这也仅限于仿制,而未见从文化史的角度,自觉意识上对辽三彩的继承、发扬与创新。只有从林声开始,才算是真正有了对辽瓷在继承基础上的系统烧造与创新,为辽三彩艺术注入了现代元素。纵观林声所制辽三彩,从创新角度看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将文人画与辽三彩结合起来。文人画追求文人趣味,借山水、花鸟、竹石等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脱略形似,强调神韵。传统辽三彩纹饰率意,器型古朴,釉彩斑驳,体现出契丹民族的豪放硬朗之气,这为将写意文人画引入到辽三彩作品中创造了先天条件。林声将文人画注入辽三彩中,不仅丰富了辽三彩的题材内容,更使辽三彩纹饰愈加生动鲜活,同时带有时代气息,使古老的契丹大彩焕发新机。一些现实纹样锲刻到作品中,更具象征意义。

  其次是将书法艺术引进辽三彩中。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表征,是中国美学的灵魂。有图无字是传统辽三彩的一大特点,林声创造性地将书法引进到辽三彩中,使书法艺术在浑厚鲜明的釉彩作品上产生出意想不到的古朴、典雅、庄重的效果,极大提高了辽三彩的艺术品位。《岳阳楼记》《爱莲说》《陋室铭》等文学经典,《心经》《茶经》以及作者自作诗词作品刀书于新辽三彩上,互相感应,互为增辉,互为交融,相得益彰,由此在一件三彩作品上,集中国瓷、中国画、中国诗、中国书法、中国印等五种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符号于一体,并有纪年和名款,从而为辽三彩这种陶瓷艺术注入了新的内涵与生命。

  其三是将古老的纹样艺术加工后引入到辽三彩中。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流行的纹样可称为原始纹样,主要装饰在陶器、青铜器和玉器上,以几何纹为主,还有云雷纹、叶脉纹、方格纹、回纹等,平衡对称、对比和谐等特点使装饰产生节奏与韵律的美感,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与艺术水平。原始纹样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作为氏族共性标志而存在,表现出一种特有的纯朴、浑厚的艺术气质,与蕴含草原文化的辽三彩有相通之处。林声把这些古老的纹样艺术加工后引入到辽三彩中,显得自然相容,对辽三彩的纹饰题材是一种充实与补充。

  其四是写意刻花上的创新。一千年前的辽三彩纹饰大都是印花,由工匠压模制成。林声所制辽三彩瓷纹饰则全是写意刻花,方法与工艺都有很大的改变,既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进步。不仅是工艺上的进步,最重要的是增加了纹饰的意境与书卷气。刻纹饰的工具是如同篆刻刀一样的铁笔,在瓷胎上既能表现丰腴的牡丹,又能表现纤细的草叶,宽窄深浅,错落有致,运刀随心,率意自然,奏刀如笔,迅疾沉着,一气呵成。

  三

  “玩陶,无所谓规矩。在创作与烧制过程中,如醉如痴全身心地投入。”这是林声的艺术态度。在我看来,恰是这种不为规矩所囿、如痴如醉地对情感的抒发,让林声的作品有了神采,无论是对器型与釉色上的创新,还是文字题款、写意刻花上的创新,莫不让人体会到其创作时的那份悠然自得和触类旁通的从容淡定。

  面对过去与未来,林声有着自己的担当与思考,他在《辽彩新韵》一书中说:“发掘先人给我们留下的这笔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辽瓷文化产业,……与景德镇结伴而行,以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讲述‘瓷上中国’的故事,开拓人们追梦、圆梦又一个千年瓷业的新天地。”也许,正是因为林声在文化上的这种自觉与担当,才使他在辽瓷的研究与继承上卓尔不群,横空出世。正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砚祖对他的评价:“林声的辽彩陶瓷,是远古的图像与当代的书写情怀的统一,是陶瓷工艺与书画艺术的统一。循传统之法度,创今日之新貌,写自我之性情;发辽三彩之历史光华,写辽瓷之新生。”

  85年前,辽宁人金毓黻发现辽瓷,85年后,林声先生再让辽三彩获得新生。他不仅继承、发展和创新了辽三彩,还著书立说,出版《辽彩新韵》一书,让辽瓷走进大众欣赏与实用的视野,成为辽瓷新生第一人。正如辽海文化学者初国卿先生所言:“辽瓷千年史,不仅在辽宁发现与研究,更在辽宁辉煌与传承。由此说来,如果没有辽宁和辽宁人的发现、研究与传承,中国陶瓷史上,可能不知何时才能有‘辽瓷’一说,辽三彩也不会像今天这样重获新生与光大。”林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作品,在辽宁陶瓷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林声先生曾这样说:“通过我的探索,能够在陶瓷史留下那么一点点痕迹就够了。”显然,这个痕迹已经留下。

  乙未冬至写于沈水豆荚小筑

  责任编辑 黄文兴

  读文赏景两全其美

  刘金恩

  阅读2015年9月14日人民日报副刊,看到初国卿先生的散文《鱼梁鹤影》。仔细阅读全文,涵盖国学、历史和文化知识,感觉文章写得优美,连读了两遍。

  初先生引经据典,回望法库几千年历史:“一行白鹤,正排云而去;鹤影尽处,鱼梁之北,都是莽莽苍苍了。”读后意犹未尽,因此有了去法库看看的想法。

  适逢十一长假,儿子非要拉父母在省内一游,我们便驱车直奔法库獾子洞水库。坐落在平川地带的獾子洞水库,满眼茫茫云水一片,像一面闪光的大镜面;近岸干涸成一条长长的凹凸不平、宽窄不等的黑色泥土带,正有两只白鹤低头觅食。忽然又腾空而起,渐渐淡出视线。印证了刘禹锡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读美文,赏实地美景,真是两全其美。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