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历史剧《大秦帝国之崛起》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及其现实意义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南学林 热度: 20852
代陆晓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国外“文化基因”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国内则从1981年《自私的基因》一书翻译成中文开始起步。毕文波对“文化基因”的定义是:“内在于各种文化现象中,并且具有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传承和展开能力的基本理念或基本精神,以及具有这种能力的文化表达或表现形式的基本风格,叫作‘文化基因’。”这代表了国内学者的一般理解。近年来,诸多学科学者,采用文化基因这个概念来解释其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文化基因”已成为一个频繁出现的热词。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潜移默化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如何让传统文化与影视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完美融合,如何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基因和美学精神用老百姓愿意接受、喜欢接受的方式去表达,一直是困扰电视工作者的一个难题。”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最能传递文化基因的载体,虽是镜像,但镜像背后隐藏的是深厚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大秦帝国之崛起》(以下简称《崛起》)是“大秦帝国”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讲述了嬴稷在宣太后、魏冉、白起、范雎辅佐下,逐渐实现秦国崛起的故事。该剧在2017年2月9日至3月6日播出,在全网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从全网总体关注度看,在该剧播出前关注量较少,而在该剧播出期间有关该剧的网络信息量陡然上升,在播出的第一天(2017年2月9日)关注度就上升明显。该剧在播出结束后(2017年3月6日),信息量则逐渐减少,呈下降趋势。该剧热播的同时,剧中春秋战国时期逆境生存文化、权谋文化和儒家仁爱的价值观等深深地嵌入剧幕中的时代基因,也在不知不觉中展现出来。本文拟从主题角度深入分析秦人世代相传的强势生存大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对剧中传递的“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逆境生存文化基因及现实意义略作探讨,通过故事情节对剧中尔虞我诈的阴谋之术和谋战谋国的阳谋之争蕴含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权谋文化基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探析剧中人物,尤其是宣太后这一角色形象来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女性特色。

一、主题:“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逆境生存文化基因

李道新说:“影视社会历史批评模式以强调影视的社会历史蕴涵为批评目的。”《崛起》演绎的历史背景是“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称战国时代是“轴心时代”,他认为“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个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在此背景下,华夏文明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思想领域高度活跃,另一方面也是诸侯争霸群雄并起的时代,秦人在这个大争之世所表现出的逆境生存文化基因是我们世代需要延续的民族精神。编剧孙皓晖自己曾说:“《大秦帝国》如果能激起观众对战国精神与战国性格的重新思索,对‘大争精神’和‘阳谋’风格的重新审视,对中国文明正源和秦帝国千秋功罪的重新评说,那么,我的努力就没有白费。”可见,《崛起》延续的是《大秦帝国》系列主题,传播的是在逆境中为求变求存而奋起抗争的秦文化,旨在让受众重新审视这种大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基因,传递从善如流的时代文明道德观念和社会主流价值观。

(一)强势生存的大争精神

所谓的“大争之世”,就是争得全面,争得漫长,争得彻底,争得残酷无情。

  《左传》中说:“凡有血气,皆有争心”;而《韩非子》中又说:“多事之时,大争之世。”可见大争正是战国精神的真实写照,战国之世即“大争之世”,战国精神即“强势生存精神”。

  进入战国,纷争演变为大争,铁血的现实摆在眼前,弱小就会灭亡,落后就会挨打。各诸侯国开始了强势生存的彻底竞争。首先,是白热化的人才竞争。“大争之世,无功便是错!晓得了?”“谁指望在老身这双老眼下翻云覆雨,混个高爵,你便来试试。”芈八子一登上太后之位就撂下了话,明确了秦国用人的标准是军功和谋事。秦国相位也由外戚把政变成了外聘,嬴稷年纪尚幼时,朝政由宣太后和魏冉把持,成年后他求贤若渴,为了摆脱外戚的控制,他从齐国招来孟尝君为相。后来魏人范雎来到秦国,得到了嬴稷的青睐成了新丞相,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政策,领导秦国左冲右突,通过几次大规模战争,打败了几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像苏秦这样的优秀谋士也是各国争抢着拉拢得到,苏秦第一次见秦王时,秦王就表明让他留在秦国,后来他到齐国,也很快得到齐王的重用,而另一边燕王也是很看重他的。可见,各国对优秀人才都很重视。其次,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秦昭襄王与苏秦合谋,举兵破齐,实现秦国一国独大。还遣将白起,相继在伊阙、郢都、华阳、长平发动四大战役,歼灭了韩魏齐楚赵百万以上兵力,使秦与列国的综合国力发生了根本转折,剧末他弱六国、灭西周、纳九鼎,登上天子之位。至此秦国完成南拓东出,实现真正崛起。其实,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举凡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在这种大争之中碰撞出最灿烂的辉煌,中华民族的所有文明支系也都被卷进了这场大竞争之中!

  电视剧从历史角度出发成功彰显了大秦南拓东出,不断进取,发展综合国力的大争精神,大秦逆境生存的文化基因永续传承。如魏伶优为嬴稷献唱的《秦风·无衣》,斗志昂扬,这种昂扬奋进的强国精神也刻在国民的心里和歌声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总是生生不息,杀戮也好,攻伐也罢,至少他们为这个民族的存续和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正是这种在乱世强势生存、求强求变、世代传承的大秦逆境生存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华民族会浴血奋战,取得最终胜利。

(二)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关于自强不息文化基因的源头,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如反映了人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的诸多词语。中华民族真正自觉地从理论上推崇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实践始于孔子。在《论语》中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强调自立自强。他一生奔走于各国,传播自己的学说和主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先贤自强不息的精神,反对自暴自弃。在《孟子》中他认为:“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于后世,我……如舜而已矣。”他通过自己自强不息的努力,成为仅次于至圣先师孔子的亚圣。从古至今类似孔孟的故事比比皆是,可见,自强不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和构成部分,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之中,渗透和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一直传承延续。

  电视剧《大秦帝国》系列把自强不息的价值观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基因在影视镜像中予以彰显。纵观已经播出的《大秦帝国》第一到三部,秦国世居西隅,国弱地贫,列国卑秦,欲分秦灭秦而后快,秦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全民皆兵,共赴国难,在战场上从来都是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秦军让六国闻风丧胆。秦国在战国被称为虎狼之国,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崛起》通过镜像传播了大秦这种自强不息精神。剧中秦人自强不息和强者生存的国家观和民族大义从骨子里流露出来,如长平之战两军对峙多年,秦军粮草接济跟不上,秦人就开天梯,修栈道,不畏蜀道艰难,不畏天险,将粮食运往前线,保障了长平之战的胜利。秦人自强不息精神还体现在朝堂之上,嬴疾为了缓和嬴稷与芈氏外戚的关系、稳定大局,不顾自己年老体衰还亲赴战场,最终旧疾复发去世。临死前还对嬴稷说“切莫悲悯自己,要放眼于天下”“所谓王者,民心安稳,社稷昌盛,才乃苍生之幸,国家之幸,天地间真英雄也”等语,让他磨砺心智、立誓强国。名将白起为了秦国能傲视群雄,不顾自己身后名节,在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军20万,一举使赵国甚至山东六国联合也再无力与秦抗衡。这种自强不息的虎狼精神还体现在君王身上,嬴稷从与舅公、太后作对的懵懂少年,对心中挚爱从不忍不舍到最终真正长出一颗狼心的秦王,再到暮年说出“六国说灭就灭了”的一代霸主。宣太后说:“为了爱他,我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狼心”,嬴稷则曰:“为了我秦国能进取,何人不可舍,何人不能弃。”

  在秦人身上展现的自强不息,敢于创新,敢于执着争取,视荣誉为己任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至今还有着极大的魅力,大秦帝国自强不息的强者基因至今也一直影响着当代人。“立足于传统美德进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传统美德的现代转换,是我们民族文化基因的自觉与坚守。”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席卷全国,创业不分阶级,没有门槛,一派千帆竞争的局面。近年来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民族企业强强立于世界之林,看到民族企业走出国门,傲立于世界,国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呼应着大秦文化、秦人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基因的一部分,在现今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还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自强不息的精神还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让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二、情节:“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权谋文化基因

何为权谋文化?权谋文化首先是指兵家、法家和纵横家等谋略学派。在先秦诸子中,兵家、法家、纵横家最为重视权谋,甚至可以说是权谋术的理论化集成。兵家以《孙子兵法》为其代表作;法家以《韩非子》为其代表作;纵横家则是以《鬼谷子》为其代表作。当然,春秋之后的千百年里,也不断有人丰富并发展着权谋文化,古有《战国策》 《资治通鉴》等,今有《权谋书》 《厚黑学》《推背图》《反经》等各种宣扬权谋文化的书籍。由此可见,从历史层面上讲,权谋文化始终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权谋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文化要素,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从古至今,权谋文化却越来越受到批判和否定,甚至被定性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毒瘤”。笔者认为从客观的角度看,“权谋”本是随机应变的处事谋略或手段,它无涉价值判断,没有好坏之分。作为一部历史正剧,《崛起》通过镜像传播权谋文化,引导受众客观看待权谋文化基因,弘扬阳谋之策,规避阴谋之术。

(一)尔虞我诈的阴谋之术

近年流行的官场小说、宫斗剧、历史剧都有一个共同主题——权谋,谁的阴谋诡计多、权术高明,谁就能最后胜出。权诈和权谋文化不仅成为一种不断被批量复制的人格精神,同时还作为一种上升到伦理审美层面的“智慧之花”,成为社会衡量成功的标准。

  《崛起》中嬴稷为了联齐绝楚,便假意邀楚王到武关会盟,把老楚王骗到了秦国,暗中裹挟楚王割让鄢郢二城,实则意欲使秦国楚国生出间隙,从而达到绝楚的目的。甘丞相要离开秦国,嬴稷就让自己两个弟弟去齐国给甘茂当托,帮他抬高身价谋个好职位,然而他真正目的是去挖齐国人才,把孟尝君挖到秦国为相。为了秦国南拓东出、一统天下,嬴稷采取了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长平之战屠戮二十万降军,使当时唯一有能力与秦抗衡的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还有秦相范雎本是魏人,主动向魏冉献媚,没得逞且事情败露,受到了魏齐的惩罚,他便装死,逃过一劫后到了秦国,一是为迎合秦王掌权的心理,二是为了报魏冉羞辱之仇,便向秦王献上驱逐三贵的收权之计,使他排除障碍,坐稳相位。范雎还献策主张“攻人”,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不惜给白起设局,让秦国失掉“战神”。剧中范雎常常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一副丑恶嘴脸。

  中国现代奇人李宗吾说:“我读中国历史,发现了许多罅漏,觉得一部二十四史的成败兴衰和史臣的论断,是完全相反的;律以圣人所说的道理,也不符合。我很为诧异,心想古来成功的人,必定有特别的秘诀,处于史臣圣贤之外。我要寻它这个秘诀,苦求不得,后来偶然推想三国时候的人物,不觉得恍然大悟,古人成功的秘诀,不过是脸厚心黑罢了。”在李宗吾先生看来,“脸厚心黑”是古人成功的秘诀。秦王、范雎等人成功的秘诀是“厚脸心黑”,剧中他们把尔虞我诈的阴谋之术表现得淋漓尽致。自有人类以来,阴谋就层出不穷,政权的需要是权谋发生的本源,因为任何政治实践都可能要讲究权谋。影视作品是文化的载体,既传承着文明,服务于社会,也是受众情感生活的寄托。但是如果影视作品大肆传播阴谋文化,则很容易引起对阴谋之术的全民性热衷,使社会失去正常的规范和诚信,不仅形成“防人之心不可无”的信任危机,而且会构成对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颠覆,使社会陷入风险和动荡之中,所以影视作品应该注重自身的文化坚守和文化导向。

(二)谋战谋国的阳谋之争

有人批评,历史剧打着历史的幌子,在视觉上不断上演权力争夺、谋略话语、战争掠夺、爱情缠绵,对帝王将相歌功颂德,对战争场面大加渲染,对人性阴暗扭曲大胆揭露,对奴性文化大势张扬。人与人之间的话语都是阴谋之言,这些阴谋话语暗藏玄机,难以揣摩,难以明言。但阳谋与阴谋不同,阳谋所有行动与计划都让对手看见和知道,带有一定震慑力,有可能使对手不战而屈,这是阴谋达不到的效果。

  《崛起》把权谋文化基因传承得很好,既有阴谋也有阳谋。如剧中苏秦虽是表面一身正气,实则也是老谋深算,他身负国仇家恨,为了一个承诺,间齐十余载终灭齐。苏秦虽然以合纵抗秦为务,在六国之间游刃有余,但他却并非没有祖国,他的祖国就是燕国,燕国曾因燕王哙传位子之,被齐国侵略屠戮,燕齐成了世仇。苏秦合纵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借秦国的刀以削弱齐国,为燕国报仇。六国在苏秦心中并不是平行不悖的饭碗,相反,六国依然有敌友亲仇之分。为此,苏秦先是怂恿齐国攻宋,再矫诏许诺陶邑给赵国李兑,挑拨齐赵关系,后来在齐国灭宋,道义破产之际,主持五国联军讨伐齐国,一举灭齐。电视剧通过苏秦的形象,向受众传播的是光明磊落而又不失分寸的阳谋权术。公元前256年,秦灭东周。嬴稷灭周后更言明,周天子驾崩,他已自立为天子,让六国皆臣服于他。六国国主不肯,嬴稷当场表明,就以汾城一战来定天下,若汾城一战秦国胜,则六国皆要臣服于秦,若秦败,则退回函谷关,永不出关,且割地并赔偿六国之损失。最后,六国败下阵来,虽心中万般不甘,却也只能臣服于嬴稷,奉他为新天子。

  从故事情节和主题来看,《崛起》侧重的是谋战谋国的阳谋之争而不是尔虞我诈的阴谋之术。2012年7月和讯网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历史剧不能让权谋唱主角》的文章,呼吁历史剧、宫斗戏,要主打励志元素。笔者认为,历史剧不能光靠权谋来吸引受众,但权谋元素必不可缺,历史剧如果缺了权谋就会毫无看点可言,中国历史剧的核心主题是政治权力斗争,而中国的政治权力斗争的特点是没有显规则只有潜规则,或者显规则名存实亡,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潜规则。这种权术文化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至今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政治生活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变成了中国人的生存智慧。笔者认为历史剧都具有历史认知、审美和娱乐三重功能。审美和历史认知往往是在观剧的娱乐中实现的,因此一部历史剧好不好看,吸不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剧作历史认知和审美功能的实现;同时,历史剧的文化品格和美学品格,又是其历史认知和审美功能实现的基础,如果为吸引眼球而过度注入阴谋文化元素,则必然会降低历史剧的品质,所以妥善处理三者关系,是历史剧创作必须注意的问题。历史剧的创作者也需要把握好阴谋和阳谋之间的平衡点,要高瞻远瞩,充分吸收全球文明精华,吸纳丰富的文明因素,去其糟粕,通过营造公开公平的文化环境,引导社会进化阴谋权术文化基因,建立阳谋政治。

三、人物:“铁血太后,慈爱母亲”的女性边缘化现实

中国是男权社会,在历史长河中,女性不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就是被边缘化,基本上没有话语权,虽然现今女性地位有所上升,但处于主导地位的仍是男性。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哈里特·泰勒·密尔曾指出:“性别的不平等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造成的。”在以儒家思想为理念产生的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的思想文化基因影响下中国女性几乎一直处于附属状态和无语地位,在国产影视作品中也是如此。以下是《崛起》的人物关系图:

  

  从盘根错节的图中可以看出,《崛起》是一部男性主义视角的历史剧,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嬴稷无疑具有较强的人际网络关系和影响力,更大的人际关系影响,整个剧多为男性角色,女性角色寥寥无几,镜头也并不多,剧中的女性主义视角是比较狭隘的。剧中虽然彰显了宣太后政绩的卓著,与以往对于国家的强盛、秦国的一统多停留在男性身上,忽略女性的作用略有不同,但笔者认为该剧并没有跳脱历史剧中女性处于附属状态和无语地位的套路。

(一)隐蔽参与政治斗争

女性主义学者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女性娇弱的身体无疑成为她显著的劣势”,在男权社会里女性往往是感性而且处于附属状态的。剧中宣太后这个角色是一位铁血女政治家,擅长玩弄权术,但她参与政治权力斗争的方式是通过影响儿子的决策隐蔽地进行而不是直接决策。嬴稷少年登位,王权不稳,内有宗族复辟势力的暗流,外有列国蛮族环伺的危机,是宣太后力挽狂澜,稳住了秦国整个大局。有些有想法的譬如公子壮、惠文王后,以及其他的惠文王的王子们,一个个最后都被魏冉铲除,甚至连秦武王的嫡后也被赶回了魏国。对内宣太后集团有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泾阳君嬴显、高陵君嬴悝4人。对外,通过实现秦、楚联姻,让秦昭王迎娶楚国的公主为王后来全面把持了整个秦国的军政大权。她是一位铁血女政治家,独揽朝政长达四十余年,但却从未直接决策秦国国事。而《崛起》自己塑造的新角色,如白起夫人赵曼。赵曼本是赵人,后嫁给白起,对秦国的战神照顾有加,夫妻情深。长平之战战后,白起从国家防御角度考虑,坑杀赵俘。但为了赵曼他放走了200名幼卒,赵曼也从道德是非角度为了家国离开白起返赵。该剧通过赵曼从道德与历史角度来诠释长平之战这一历史事件,赵曼这个角色也算间接参到了政治斗争当中,从而引发受众情感共鸣,也更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虽然这个角色安排得比较巧妙,但并不让受众满意,因为她不但对主要矛盾缺乏推动力,而且她的存在和历史剧的基调有点脱节,去除她,对长平之战这个情节和矛盾并没有太大影响。

  虽然先秦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宋以后那么低,但也毕竟是男权社会,又逢乱世,男人征战杀伐,在这样的时代里讲女权是不切实际的。不管是权力高峰的宣太后,还是名不见经传的赵曼抑或是卑贱的魏伶优,作为女性她们都是处于劣势,被男权压迫束缚,没有话语权的。

(二)儒家仁爱的教育观念

如何塑造出丰满且富有张力的女性形象,是很多历史剧的老大难问题,经典如《大明王朝1566》,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也是差强人意。《崛起》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最富有张力,也是唯一推动该剧主要矛盾发展的女性应该只有宣太后。笔者认为宣太后这个角色是女政治家的同时,很多时候是个伟大的教育家,她对儿子嬴稷说的那句“上古造字,玉王同字,三横乃天地人,一竖乃参通天地人者,是谓王”贯穿了整部剧,这与孔子“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完满的精神境界相吻合,表现出了儒家仁爱的世界观和教育观。魏王后死了还要在尸体上狠扎几刀,借此教育儿子后宫黑暗;当众讲黄段子教育全臣;还有“杀叔吓儿”,要儿子明白自己的错误。这还不够,担心对方势力反扑,她派人把公子壮等人斩草除根,杜绝一切隐患。秦昭襄王初登王位时,正值沉迷声色的叛逆期。宣太后对儿子的一番训斥颇有意思:“你站住,我的话还没有说完,都一年了,你以为你做的事我全然不知吗?你成天沉溺于声色之中,欲做何为呀?你早就是秦王了,你早就不是我的稷儿了。”还有宣太后说,“为了爱他,我在他的心里种下一颗狼心。”由此种种,可以看出宣太后在教育儿子方面,有自己的方式和目的,她望子成龙一心想要辅佐儿子成长为一代明君。最后宣太后叮嘱儿子“天凉了,早晚莫忘了添衣,国事繁重莫忘了吃饭,夜深了,放下书简歇息”等只言片语,平淡中更是流露母亲对孩子最深沉的爱。宣太后虽是刚硬、残忍的铁血女政治家,擅长玩弄权术,但终究没有脱离柔美、智慧、仁爱的母性光辉形象。

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是影视作品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黄会林说:“作为中国的电视文化,要在国内、国际树立具有巨大艺术魅力的电视‘品牌’形象,则必须向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寻求滋养。建立富有民族特色的电视文化‘品牌’主体,将是中国电视今后的发展轨迹。”借古喻今,历史剧是最能承载思想,传递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

  以下是全网关于《崛起》的文本信息的关键词提取,总计有60个,这些关键词来自媒体报道,或用户UGC评论。

  

  数据来源:新浪微舆情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除了片名“大秦帝国”以外,还有一些反映该剧特征的词汇,笔者特挑出其中该剧意义相关的主要词汇:“文化”“历史”“陕西”“国家”“文明”“秦国”“正剧”“大秦”,这类词汇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崛起》想要表达的是志古之道,拒绝戏说、尊史重实的价值观,从而引导和端正受众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秦人有着春秋战国风云纵横时代所造就的铁血大争、创新求变、自强不息、砥砺奋进、包容天下的精神,也有着谋战谋国的权谋智慧,更有着“天下归仁”的大一统思想。《裂变》《纵横》《崛起》三部大型历史史诗正剧,让秦文化的辉煌传遍中国大地,也让很多热爱强势生存精神的秦文化迷,拥有了共同的文明信仰。通过实力演员对那个时代的一个演绎,让受众感受到了秦文化的厚重,以及秦人是怎样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崛起于世的,这种秦文化基因的延续对当今中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