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保郎村保氏民族演变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南学林 热度: 19339
马克春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

一、关于保郎村保氏来历

(一)资料记载

1.《古滇保氏族谱卷二·世纪》

  保廷梁1932年著 《古滇保氏族谱 卷二·世纪》记载:

  (甲)1库库台特穆尔 [入中原始祖]—2奈曼岱帖木儿—3阿鲁威帖木儿—4察罕帖木儿—5库库特穆尔 (扩廓铁木尔或扩阔帖木儿)、托因帖木儿—6扩廓生阿保帖木儿 [入南通始祖]— (乙)7保贞配 [滇东入滇始祖]、(戊)保贞祥 [滇西滇中入滇始祖]—8保贞祥生保铭 [澄江保氏]…… (己)16榖 [保郎村始祖]……19保先烈 [保郎村十九世]—20保肇基 [保郎村二十世]。

  解析:“库库特穆尔”即扩廓铁木尔 (扩阔帖木儿),是保氏五世祖。扩廓去世后,其子阿保帖木儿 “元至正二十八年 (1368)自河南迁江苏南通,改姓保氏。生子二,曰贞配,曰贞祥,生女一曰华姐,适西平侯沐英。是为入滇始祖,另有传。”贞配、贞祥成为保氏入滇始祖,即保氏七世祖;贞祥乃宜良保氏始祖,《古滇保氏族谱》卷一 《系图》有 “图七、(贞配)(应为 “贞祥”)昆明宜良族系”,包括保郎村保氏,生有保端、保铭、保瑞三子,其中 “保铭”在保郎村 “保氏祠”碑刻有其名。保先烈、保肇基为保郎村保氏十九世、二十世。

  2.《云南省宜良县保氏族谱》

  据2006年5月保世春等编辑的 《云南省宜良县保氏族谱》“一、汤池镇保郎村”言:“3.保氏起源:明朝初,阿保公随西平侯沐英兵取云南,定居沾益,其为入滇始祖。由于战败逃亡,避蛮夷间,与夷同化,为避之,阿保公将其子女原姓氏——特穆尔 (帖木儿)改姓为保氏。又因吴三桂征滇,战败……清朝初,入滇始祖之子保贞祥后裔保安国之子保榖 (第十六世)失职后,携兄弟三个四人,一同移居宜良县可保村以北,购地建房,起名为保郎村。”

  提及入滇始祖阿保帖木儿为子女改姓为保以及十六世祖保榖开创保郎村。

(二)实地考察

保郎村位于阳宗海管委会汤池街道曲者社区,现今保氏人口1000余人。保氏祠在村子南部,坐西向东,由一门厅一天井一正堂二厢房构成。正堂木柱有一副对联:“保厥基保厥德念当日保氏开基善也为保,宜尔子宜尔孙至如今旌表其族而无不宜”。

  1.扩廓铁木尔石刻像、《合族建立祠堂碑记》及 《保氏合族三代先远宗亲灵》碑刻

  正堂墙上嵌有大小九通碑刻,“扩廓铁木尔像”在碑刻的正上方。上部三分之一处刻的是 “始祖元元帅濮阳王扩廓铁木尔像”十四个楷书大字;下部三分之二处刻的是身着蒙古蟒袍,腰缠玉带,右手持珠,左手扶膝,头戴蒙古圆顶有檐官帽的铁木尔坐像,只是头部面部被人凿毁,但官帽轮廓仍能看出。人像外围上部刻的是蒙古包垂下的穹窿幕帘,两边刻的是被拉起用钩子钩住的帐幕。

  《合族建立祠堂碑记》,落款 “乾隆八年 (1743)岁次癸亥季冬月谷旦”。此碑为单独一通,在 “始祖元元帅濮阳王扩廓铁木尔像”左下方。

  询问多位保氏或非保氏长辈,都不知道祖先的传说或与回族有什么关系,但此石刻像已经明确表明:保郎村保氏祖先就是元朝末年 “扩廓帖木儿”,因同音翻译,写法稍有变化,碑刻为 “铁木尔”,史籍普遍写法为 “帖木儿”。

  沐英征滇时间为洪武十四年即1381年,乾隆八年修建保氏祠距保氏 “始祖帖木公随黔宁王至滇寓兹土”362年。

  “铭鑂一公”,即 “保铭”“保鑂”。铁木尔像下方 《保氏合族三代先远宗亲灵》碑刻有 “明指挥始祖保帖木”“明始祖指挥保帖木长子指挥保铭”“明始祖指挥保帖木次子保鑂”之名,表明保帖木与保铭、保鑂的关系。“先远”表明此三位生活于保氏入滇初期。此 “指挥”是哪一级?下文将作分析。

  2.《重修祠堂碑记》

  《重修祠堂碑记》在扩廓铁木尔石刻像右下方,碑右刻有:“保氏系出元平章濮阳王扩廓帖木儿,后占籍崇川,裔称繁衍,明初有宦滇者,分支于宜邑鹅湖聚族而居,故村以保郎名,村中创祠于国朝雍正年间为妥。”碑左落款刻 “道光二十三年 (1843)岁次癸卯仲冬月”,“赐进士出身,前江苏邳州知州裔孙保先烈撰”。

  “崇州”即今江苏南通崇川区。“宜邑鹅湖”即 “宜良县汤池乡”,“鹅湖”为 “阳宗海”别称,元朝末年曾在汤池街设 “鹅塘驿”。从雍正年间保郎村建立保氏祠,乾隆八年 (1743)立 “合族建立祠堂碑”,至道光二十三年重修祠堂、保先烈撰写 《重修祠堂碑记》,前后有100余年。“黔宁王”乃朱元璋所赐沐英谥号,民间尊称 “沐国公”。

  一幅石刻像、二份保氏 《族谱》、三通碑记已将保郎村保氏来历表述得较清晰:保氏元朝始祖为元末 “扩廓铁木尔”,明朝入滇始祖为 “阿保帖木尔”,先居于江苏南通,明初随西平侯沐英南征入滇居沾益,其后裔一支随着形势的改变而迁居宜良县汤池乡至今。因全村姓保,故村名为 “保郎村”。

二、“保氏祠”碑刻与史料、族谱记载的出入

(一)“濮阳王”与 “河南王”

《元史》《明史》和 《安徽省志》均记载扩廓帖木儿封号是 “河南王”。因镇压山东红巾军有功,至正二十五年 (1365)元顺帝下诏封王保保 (扩廓铁木尔)为河南王,总领天下兵马。

  分析:以 《明史》为准,扩阔铁木尔正式封号为 “河南王”。保氏祠所载“濮阳王”封号有误,“扩廓帖木儿”与 “扩廓铁木尔”并非两个人。搜览史籍,皆无某位历史人物获得 “濮阳王”封号。

(二)“帖木公”“保帖木”与 “阿保帖木儿”

《合族建立祠堂碑记》刻有 “始祖帖木公随黔宁王至滇寓兹土”,《保氏合族三代先远宗亲灵》碑刻有 “明始祖指挥保帖木”“明始祖指挥保帖木长子指挥保铭”“明始祖指挥保帖木次子保鑂”,似乎表明保帖木就是保郎村开村始祖,生二子 “保铭”“保鑂”,长子保铭承袭了其军职。“帖木公”与 “保帖木”是什么关系?“保帖木”是否就是 “阿保帖木儿”?

  保廷梁 《古滇保氏族谱》之 《贞祥公传》:“(洪武)三十三年 (按:洪武为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共三十一年。此 “三十三年”,应是指建文二年,即1400年),领土军至腾冲设衙门,署指挥同知事。……永乐元年 (1403)三月,奉调云南中卫中左所,仍署指挥同知土官。……朝廷奇其功,追赠建威将军,并予其子孙世袭千户指挥同知事。”

  明朝在京畿和地方分别设置 “京卫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卫指挥使司”军队建制,长官为指挥使,副官为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保帖木为 “云南中卫中左所”的指挥同知,从三品。其子保铭袭此军职。《云南省宜良县保氏族谱》称“同知指挥”,不规范。“土军”指从当地招收的军队。

  《明史·兵志》:明代在云南共设二十卫,二十二千户所,这些卫、所基本上都是在洪武、永乐年间设立。“云南中卫”乃其中之一。据 《滇志》载:“云南中卫,在府治东北,洪武十五年建。官数:指挥使一,指挥同知五,指挥佥事五。……千户所六:左、右、中、前、后、中左。”

  碑刻 “保帖木”就是 “帖木公”,也就是保贞祥,《贞祥公传》言:“贞祥公,阿保特穆尔次子也, (迤东族之记载则曰祥配公,宜良族之记载则曰保帖木)。”《合族建立祠堂碑记》刻有 “盖自帖木公大启光前之业,铭鑂二公始受指挥之职”,明确了帖木公与保铭、保鑂的关系:帖木公 (保贞祥)获封 “云南中卫中左所”指挥同知,铭鑂二公 (实际是保铭一公)才可能 “始受指挥之职”;“始祖帖木公随黔宁王至滇寓兹土”指的是保贞配、保贞祥 (保帖木亦即帖木公)与父亲阿保帖木儿一同随西平侯沐英从首都起兵,征滇镇滇。

(三)“原于陕西”与 “占籍崇川”

“原于陕西”错将祖先征战之地作为祖籍地。

  “原于陕西”当指 “扩廓铁木尔”。元朝至正二十二年 (1362)之后,扩阔铁木尔承袭养父察罕铁木尔职位,消灭了山东红巾军,就参与了朝廷内讧,明朝建立后又与明将徐达等作战,扩廓的根据地就在陕西、甘肃、山西一带。

  通过对建筑物外形的设计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也能满足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BIM技术可以在进行设计时考虑各种气候因素,还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达到节能的效果[3]。例如,对于建筑的通风散热方面,在建筑设计初期,通过BIM技术分析建筑的开口面积和建筑物的架构,保证建筑物形体的设计可以在夏季阻挡太阳光辐射。

  也有可能指 “阿保帖木儿”。阿保洪武元年 (1368)从沈丘迁居南通。洪武十一年至十二年 (1378—1379)沐英为征西将军,将京师及豫、陕、晋军队征讨甘、青一带叛乱土司的南下骚扰,收复了甘青两省藏族地区。洪武十三年(1380)还率陕军参加了征讨北元国公脱火赤对甘肃的侵犯,生擒脱火赤,还镇陕西。在此过程中,沐英征战之地为陕西,兵士多为陕甘兵,阿保此时已参加沐英军队随征。而洪武十四年 (1381)开始的平滇之战,傅友德、蓝玉、沐英三位主要将领虽然出发地是首都应天府南京,将士多为江南人士,但其中一部分来自之前的陕甘。因为 “始祖帖木公随黔宁王至滇寓兹土”,因此乾隆八年保郎村保氏在已建好的祠堂立 “合族建立祠堂碑”时,刻下 “原于陕西”,而忽视了黔宁王入滇的出发地为首都南京,此时距离保帖木入滇已362年。

  “崇川”才是保氏祖籍地。“占籍崇川”当指 “阿保帖木儿”。《南通历史札记》载:“嘉庆己巳年 (1809),保焕入京应试,闱中遇昆明保先烈,亦同考,因作诗兼序其事云:己巳春闱,号中有同姓士,名先烈,云南昆明县人,戊辰孝廉。寻自所出,亦系元末帖木儿之后。县城外有保郎村,不下千余人。子孙繁衍,又与通郡 (今江苏南通)相仿。”

  前一通碑记撰于乾隆八年,后一通碑记撰于道光二十三年,相隔100年,应该是保先烈嘉庆十四年 (1809)上京考进士遇南通考生同族保焕,互相交流沟通信息之后,再考证了相关资料,注意到了黔宁王入滇的出发地为首都南京,因为保帖木洪武元年就移居通州 (崇川),所以 “调整”了乾隆八年碑记祖先原籍,使之与南通保氏保持一致。也可能保先烈道光年间在江苏做官时亲赴南通做考证。

(四)以上问题与 《云南省宜良县保氏族谱》的对照

《云南省宜良县保氏族谱》“一、汤池镇保郎村”:“6.保氏渊源世记:……第七世 保贞祥:阿保次子,幼名凤舞。明初从西平侯沐英将兵取云南,屡建奇功,拜同知指挥,世袭千户土官,设衙门腾冲,继调移澄江中卫中左所。累官建威将军。战亡于东都。本村保氏家族属其后裔。第八世保铭:保贞祥长子,永乐十二年袭父世职,将兵从沐国公征伐各夷寨。第九世保裕:仍袭厥职……第十世:保昇,仍袭厥职……第十一世:保凤,仍袭厥职……第十二世:保仲,仍袭厥职……第十三世:保腾,万历五年仍袭厥职……第十四世:保世爵,万历十四年袭职……第十五世:保安国,万历三十七年袭职,至清兵入滇,与沐氏合力拒之,战败而殁。生子七 (原文如此——引者):保榖、保厘、保震、保衡、保疆、保藩。第十六世:保榖,字端秋,自清初失败后,携兄弟三个四人,移宜良可保村以北,购地居住,起名为保郎村。生子三……”

  至此,《保氏合族三代先远宗亲灵》碑刻 “明始祖指挥保帖木长子指挥保铭”,“明始祖指挥保帖木次子保鑂”,“保铭”与 “保贞配”“保贞祥”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军职一目了然。保铭、保鑂与保贞祥为子父关系,长子保铭 (第八世)承袭的是父亲保帖木 (保贞祥)的军职——指挥同知,第九世保裕至第十五世保安国皆袭此军职。保安国即 《续修二轮 〈宜良县志〉供稿 (汤池镇)》:“封安国公世袭指挥职,传九世。”

  “明始祖指挥保帖木”的表述证明保郎村保氏心目中的直接始祖是保帖木(保贞祥),而保郎村保氏鼻祖 (开村之祖)应是保氏第十六世保榖。第七世保贞祥 (保帖木)——第十五世保安国驻地应在澄江。保贞祥既是腾冲保氏始祖,也是澄江、宜良、保郎村保氏始祖。但是明朝没有在澄江设置卫所,更无 “澄江中卫中左所”建制,应是 “云南中卫中左所”之误。

三、保氏改变族属的原因

(一)保郎村保氏与沾益、昭通、寻甸保氏的关系

1990年冬洛阳第二文物工作队发掘赛因赤答忽墓,出土了 “赛因赤答忽墓志”,表明扩廓铁木尔生父为元末翰林学士、太尉、兼承旨阶银青荣禄大夫赛因赤答忽,蒙古伯也台部人,曾为察罕帖木儿部将。母亲蓟国夫人佛儿乃蛮氏,即察罕帖木儿的姐姐,蒙古乃蛮部人。也有学者认为乃蛮部属于突厥族,操畏兀儿语,信仰伊斯兰教。

  《云南昭通保氏族谱》:“吾族原于蒙古,初以特穆尔为氏,元之右族也。自库库台特穆尔尊号保保,而入滇始祖以阿保名,于是改姓保氏。”(百度百科)

  《保氏族谱续编》表明保姓在曲靖沾益、昆明寻甸、昭通全是回族,祖先皆为蒙古帖木儿。“而保姓、铁姓、余姓,其先辈本是蒙古贵族,他们的先民长期与回族生活在一起,最后带着汉姓统合于回族当中,成为回族的重要成员。”“平定之后,明朝命回回人沐英率数万人镇守云南,很多回回士卒从此落籍云南。由于汉、白、彝等族杂处,以通婚形式吸收了其他民族成分融入回回民族中。”

  “扩阔帖木儿”“扩廓铁穆迩”“扩阔特穆尔”与 “扩廓铁木尔”为同一人的不同译写,沾益、保郎村、昭通、寻甸的入滇始祖就是 “阿保帖木儿”或“阿保特穆尔”。阿保帖木儿随沐英南征入滇之时就已经融入回回,成为有蒙古族血统的回民,后因政治原因保郎村保氏后裔改为汉族;沾益、昭通、寻甸后裔至今保持了回族身份。

(二)保郎村保氏改变民族成分的时间及原因

1.明初入滇祖先改为回族

  《古滇保氏族谱》卷一 《系图》:元末阿保帖木儿自河南移居江苏通州 (今南通),明初自通州移居云南沾益,贞配为罗平保氏始祖,贞祥为腾越、澄江保氏始祖。

  阿保帖木儿后裔迁居南通后为何改族改姓?

  “在元朝鼎盛时期,作为统治民族的蒙古人没有必要改姓。但当元朝衰败没落之后,蒙古族人不改姓就很难在汉族地区生存下去了。元末农民起义喊出的‘杀鞑子’口号,矛头所指就是蒙古族人。在战乱中,为了躲避祸乱,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仿照汉族人的姓氏改姓。明朝初年,出于 ‘统战’的需要,对于归服朝廷的,皇上也可以赐姓。无论是改姓还是赐姓,其主要对象当然是蒙古族人。改姓、赐姓,加上通婚,蒙汉两族就逐渐融合起来了。”

  据 《南通保姓历史溯源与民族成分及其他》言:“还有视为回族的南通保姓人,其实是明初奉旨 ‘流寓’入滇的一支后裔。”

  南通保氏为何 “流寓入滇”?

  一是保氏家族与其他蒙古贵族元末被起义军视为 “蛮夷”“鞑子”;二是朱元璋察觉南通保姓始祖元善家族人丁兴旺、民甚德之,恐生兵变,下旨南通保氏集兵征剿云南不服统治的土司、匪夷。

  上说表明:阿保帖木儿从河南移居江苏南通后,留居当地的后裔 “保姓始祖元善家族”因为上述原因改为汉族;奉旨 “流寓”入滇的一支,因为沐英军队中将士多为回回,遂被同化信仰伊斯兰教,云南平定后,大部分留居云南,少部分带着穆斯林身份返回南通,成为今天南通保氏回族先人。

  《古滇保氏族谱》卷一 《系图》中载:阿保特穆尔奉旨率保氏一支入滇征剿不服明王朝统治的地方土酋,土司,明初始自通州移居云南沾益。此后,保氏家族繁衍分支、迁移分离,其民族成分也由蒙古族改为回、汉、彝等,并多数信仰伊斯兰教。”

  “始祖帖木公随黔宁王至滇寓兹土,迄今三百余年矣”: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下旨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平定盘踞在云南的元朝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以及大理段氏势力、麓川思氏势力 (上文所言 “土酋” “土司”)。沐英军队多为江南人,且回回众多,已经归顺了明朝的阿保帖木儿当然就是沐英属下将领 (“指挥”),随沐英参加了以上征战。

  阿保帖木儿为六世祖,既是南通保氏先祖,也是云南保氏入滇先祖。迁居南通后,民族由蒙古族改为汉族,时间为洪武元年至洪武十四年 (1368—1381);入滇后民族改为回回,时间在洪武十四年以后 (1381年以后)。贞配、贞祥为七世祖,也是入滇始祖。

  阿保帖木儿的迁徙轨迹 “三步走”:河南沈丘—江苏南通—云南沾益。移居沾益后,随着家族繁盛,再分支到罗平、腾冲、澄江、宜良、昭通、寻甸等地。因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致使其后裔成为不同的民族,而以回回为最多。

  2.“清初改为汉族”有一定可信度

  《古滇保氏族谱》凡例言:“自吾入滇始祖阿保公,始从回,至于清初改从汉以奉儒奉佛者,如保郎村陆良诸族是也……”

  因何在清初改回族为汉族?

  《云南省宜良县保氏族谱》“一、汤池镇保郎村”:“4.民族演变:保氏祖先源于蒙古,为右族,属回,奉教。元朝入华,明初入滇后,战争四起,战败逃亡,避蛮夷间,与夷同化,又因宗教之故,以至于互相间隔,其分支派别,由右族离为回族、汉族等。保氏或改姓马氏者均有改为回族,奉儒奉佛者,都源出一脉,都属于蛮夷戎狄也。”

  此族谱说不清保郎村保氏民族成分的演变过程,而且 “明初入滇后”就“战争四起,战败逃亡,避蛮夷间”,时间上与事实上显然有误。明初随沐英征滇镇滇的将士,是朝廷倚重的力量,战力和支持度都是最强的,怎会战败而亡蛮夷间?战败者只能是元朝梁王势力、“土酋”“土司”势力;对右族的理解也错误,右族即望族,表明保氏远祖出于蒙古望族忽必烈后裔。

  在 “凡例”末尾,保廷梁提到 “清光绪中,予父清丞公于滇西龙陵山陬,得族人数百户,与夷同化。询之,即明末败于清兵,以逃避于是者。”明末只有永历皇帝朱由榔兵败被俘于吴三桂,有什么证据证明保氏先辈参加了保卫永历帝的行动?

  保廷梁在 “凡例”前半部分解释为:“逃避蛮夷间与夷化而仍以保为姓者,云南龙陵天马关外诸村落族人是也 (清丞公光绪间开矿于龙陵山陬,见诸村落夷人姓保,问之则曰:我祖因吴三桂征滇时,战败逃亡于此,故不觉与夷同化云)。”其 《贞祥公传》:“无何,大明云亡,清兵入滇。安国集族众,将兵合沐氏拒吴三桂于曲阳,安国力战死。”

  笔者据此分析,从六世祖阿保帖木儿到十五世祖保安国,回族身份保持了约282年。保安国因随沐天波保护永历帝而战亡,其子四人从澄江逃到宜良可保村之北建房居住,全村皆姓保,起村名为保郎村,改民族为汉族,时间当在康熙元年 (1662)之后。

  但是保佑泰等2008年5月29日至6月6日到保山龙陵、腾冲、施甸、隆阳区、昌宁进行调查,并没有保廷梁所言 “龙陵天马关”这个地方,也无保姓人士,只有昌宁县两个乡有保姓,而且都是外地来此工作或经商的。因此笔者对“清光绪中……以逃避于是者”一说存疑。另外云南也无 “曲阳”地名。

  保榖弟兄开辟保郎村而不是寄居于某村内,不但未改姓氏,还将村名叫做“保郎村”,不是更易暴露行踪吗?又在雍正年间修建保氏祠堂,距离开村仅60余年,这些举动都是高调的。可解读为:逃到汤池仅只为了避一时之难,因为不久吴三桂反叛清廷失败,危机已过;单独建村为了保留民族习俗不受周边汉族影响,故此时不必改民族成分。

  3.“清朝后期改为汉族”有依据

  “保先烈,清嘉庆十四年进士,云南昆明人,回族。”“保肇基,清道光三年进士,云南昆明人,回族。”二人为父子关系,籍贯保郎村,寄居昆明。

  《明清回族进士考略》(二十)收入云南籍者41名,排名第2(见下表)

  

  ?

  嘉庆十四年即公元1809年;道光三年即公元1823年。表明至少清朝道光年间,保郎村保氏还保持着回族身份。后来爆发了云南回民起义,由于保郎村保氏是回回,又有起义领导者马小老以此作为根据地,因此起义失败后受到迫害,被迫改教。

  (1)马小老起义曾以保郎村为据点

  据 《宜良县文史资料》1990年12月第二辑纳兰珍撰 《宜良回族概况初探》言:1852年,东川回族矿工在马二花率领下举行起义,1854年进入寻甸。宜良回族马小老等推举马鸿轩为首,与马二花合作。后来起义失败,马小老逃回宜良,不久以汤池保郎村为据点东山再起。纳兰珍在 《马连升起义与大理政权》一文重申了此观点。

  民国十年 (1921)版 《宜良县志》卷三 《建置志·戎事》:“清咸丰六年乙巳 (1856)二月二十四日,宜良回 ‘□’马小老等推马鸿轩为帅,马良玉副之,焚杀抢掠无算。先是,咸丰四年,东川回 ‘□’马二花、马三花等谋反。马小老等赴寻甸助战,至五年,经官兵剿灭之。二花等余众溃散,马小老等窜回宜良,推马鸿轩为首,始谋反。”“(咸丰八年)十一月,‘回□’分扎汤池、江头村、城东村等处”。“(咸丰九年)‘回□’复犯宜良,省城率师赴援。千总刘国正 [昆明人]阵亡桃花村,千总李应春 [昆明人]阵亡汤池。”

  马小老即汤池梨花村 “马氏祠堂祖先灵位碑”所刻 “马小老”。其活动范围以宜良为中心,并以距梨花村仅四千米之隔的保郎村为据点。马小老响应杜文秀领导宜良回族起义,史志表明马小老是回族,说明在清朝咸丰年间,梨花村马氏还是回族。

  汤池大木希村李芳园也参加并领导回民起义:“禀膳生李芳园入过义学,后在宜良任教,应宜良回民邀请拜师,立为起春弟子,率部经澄江至大理,入杜文秀义军之中,官至司寇。”

  (2)起义失败回民惨遭迫害

  同治十三年 (1874),云南各族人民起义失败,清政府对回民实行了消灭肉体、没收房地产业、没收田地、继续迫害劫后余生回民、不准回民参加科举考试、不准回原籍复业、不尊重回民风俗习惯、强令回民迁居等项措施,使云南各地回民人口锐减到起义以前的1/6—1/5。空前浩劫之下,回民只有改变风俗习惯,或者改姓才能有活路。

  汤池是宜良通往昆明的粮道,汤池老猫村、吴海营都发生过激烈的战斗,清军、义军死伤无数。据民国十年 《宜良县志》卷九上 《人物志·忠义》记载,此期间仅宜良籍为伍,参加镇压回民起义 “殉国”而有名有姓者656人,战斗之激烈,斗争之惨状可想而知。起义民众无论回汉,皆被称之为 “匪”“贼”。统治者对起义者之仇恨可见一斑。

  一有马小老,二有李芳园,都是汤池人兼起义领导者;三有保郎村,作为马小老起义军的据点,清政府对宜良、汤池回民,对木希村李氏汉民的残害可想而知。

  如此疯狂的仇恨、杀戮、迫害,回民改姓、改教在所难免。梨花村、木希村、保郎村,马小老、李芳园,三个村子两个人与回民起义紧密联系,遭到的镇压、迫害甚于他处。汤池梨花村、草甸龙池村马氏以及保郎村保氏回民,为了避祸被迫改变信仰和族属。故现今保郎村全村皆为汉族。

  保卫永历帝与马小老起义两次事件相比,后一事件给保郎村保氏带来的压力更大。前一事件涉及政治军事压力,没有针对民族问题,仅避一时之难。可理解为保榖率三个弟弟到阳宗海汤池开创保郎村而未改民族属性;后一事件不仅有政治军事压力,还专门针对回族,因此保氏在此事件中改变民族身份的可能性更大。

结 语

保郎村保氏五世祖扩廓铁木尔具有蒙古与突厥族双重血统,其子阿保帖木儿洪武十四年从江南随沐英征滇镇滇,受军队将士回回人数多的影响,改为回族,成为云南保氏入滇祖先。保郎村保氏七世祖保帖木 (或帖木公)即保贞祥,官至云南中卫中左所指挥同知,世守澄江,后裔承袭其军职至南明十五世祖保安国,因同沐天波保卫永历帝而战死,其子十六世祖保榖从澄江逃至汤池开创保郎村至今。保廷梁言保氏先辈逃避于多地,逃到保郎村的保氏于此时改回族为汉族,有一定可信度。更大可能是保持回族身份至清朝后期,因咸同年间云南回民起义失败受迫害而改变宗教信仰,故至今保郎村保氏全为汉族。开创保郎村后,后裔名位较高者为保先烈、保肇基父子,寄居昆明,先后于嘉庆五十一年和道光二年考取进士,外省为官。

  保郎村保氏来历及民族的演变过程,反映了元明清时期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以及保氏与沐氏的关系,值得认真研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