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道德经》和平理念英译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世界文学评论 热度: 18709
孙 刚

  《道德经》和平理念英译探析

  孙 刚

  《道德经》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历来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成为被译介得最多、影响最大的中国典籍。《道德经》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该书提倡的和平理念,无论在战后世界的文化反思还是在应对当代世界问题方面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一理念在其英译本中也得以诠释。本文拟从《道德经》文本内容出发,对其和平理念的英译进行探析,以期在英语世界的老学研究中予以启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平理念在当今世界跨文化传播。

  《道德经》 翻译 和平理念

  《道德经》(又名《老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中国道家思想的鼎力之作,其内容包揽万象,被誉为“万经之王”,该著作之所以能够在古今中外历代社会中备受欢迎,经久不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所蕴含的和平理念。《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清静和顺、谦下不争、反战尚和、济世利人、服务社会等和平思想和理念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所共同需要的,尤其在现代化环境下对于人与社会、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道德经》蕴含丰富的和平理念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这种和平理念在中国的典籍中屡见不鲜,《道德经》自然是不例外。王力先生在《老子研究》中有言:“老子斥争、非战,即战矣亦唯为客而不为主,退尺而不进寸;有城可攻而不攻,有地可略而不略。”王力先生直观地肯定了老子的反战思想,表明老子所倡导的是一种斥争、非战的和平理念。日本学者诸桥辙次先生曾评论:“老子的说教中多有同孔子不同之处,但在人生最大的目的乃广泛地化育万物这一点上是相同的。所以,在说到‘我有三宝’时,举出‘一曰慈’。慈是恩惠,是万物成就生息的核心。在这些教诲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不用说,原原本本接受的是和平主义教育。”诸桥辙次先生的评论是基于《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表明老子文化中的和平理念对华夏儿女精神品格的塑造不可忽视,对后世影响深远。

  《道德经》上下共八十一章,书中多处章节体现出和平的理念。首先是体现在用兵和战争章节中,以第二十六、三十、三十一、四十六、五十七、六十九章较为直观,如第三十一章中:“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老子认为兵器乃不详之物,只会带来灾难,非君子所用,所倡导的是一种反战尚和的理念,还兵刀,离争斗,以和为贵。

  其次体现在管理和领导方面,在《道德经》的第四十八、六十、六十五、六十六、六十七、七十五、八十章中均有论述,如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第八十章:“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认为统治者应当怀慈尚俭,以道之治天下。倡导一种无为而治的和平和谐理念,让国家百姓休养生息,统治者能够和老百姓和衷共济,建立“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

  此外,这种和平理念还体现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上,《道德经》在第六十一章作了具体的阐述:“大国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老子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应该和平共处,大国对小国谦下友让,以获取小国的信任和依赖,而非恃强凌弱;小国对大国谦让以见容于大国,达到和平共处的状态。

二、《道德经》和平理念的英译

《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流传极广,各种译本层出不穷,影响深远,据丁魏统计,现行的《道德经》译本中,英语译本多达182种,而且几乎每年都会有新的译本产生。由于译者的多样性和主体性,再结合社会时代需求,《道德经》译本也不尽相同,其中很多译本突出地体现了《道德经》所蕴含的和平理念,在“二战”后的英语译本中尤为明显。

  “二战”给人们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创伤,加之战后的金融危机和一系列的社会思潮运动,使人类进入了社会和政治的动荡期,在对西方文明的失败感到绝望的同时,许多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东方,期望从东方文明中寻求希望。学者们在与东方文化的接触与碰撞中发现《道德经》中反战、斥战的和平理念对于缓解社会的冲突与动荡具有时代性的意义。他们厌恶争斗,反对穷兵黩武,向往《道德经》中所提倡的“无为而治”的和谐文化,认为在这样简朴的社会中公民与公民,国家与国家之间方能和平处之。因此,这一阶段,以Arthur Waley为首的很多西方学者在翻译《道德经》的时候都表现出了《道德经》中的和平理念。

  (一)战争思想中的“和平”传达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这句话是《道德经》中和平理念的重要表达。这里,老子选择战场上常用到的“马”这一形象来刻画战场的残酷,文字生动简洁、具有深刻的内涵。韦利的译文为:

  When there is Tao in the empire / The galloping steeds are turned back to fertilize the ground by their droppings. / When there is not Tao in the empire, / War horses will be reared even on the sacred moundsbelow the city walls.

  老子在其文中采用“马”这一意跟其所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春秋战国时期,“马”不同于今日,既是战力,又是畜力,这便赋予了它双重含义,象征着战争与和平,非常具有代表性。“却走马以粪”意即:让战马退还到田间里施粪肥耕田。实际上是说,当统治者治国有道时,就不会战乱频繁发生,百姓们就能够安居乐业;“戎马生于郊”意即:战马要在郊野产仔,暗指统治者若治国无道,则天下战事频繁,人民百姓生活在战争带来的苦难中。这里的“马”的境遇事实上反映出了人民百姓的生活状态。通过这样的对比,反应了老子强烈的反战、厌战思想,向往着“走马以粪”的和平生活。韦利在理解原文本时自然是充分认识到了“马”这一意象的重要性,翻译的时候保留了这一形象,前后分别用“galloping steeds”和“war horses”表示,并在下面的注释中解释了galloping: carriage-horses, used not for war but for traveling,两者也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to fertilize the ground by their droppings”再现原文情景,勾勒出一幅祥和的农耕生活画面;而后者“will be reared even on the sacred mounds below the city walls”,与前者截然相反,给人一种萧瑟荒芜之感,对比强烈,其中“even”一词加强了译者主观上的语气,表现出强烈的厌恶感。韦利的翻译精确再现《道德经》文本的初始意义的同时又表达出向往和平的愿望,在当时得西方社会引起了颇大的轰动。

  Stephen Mitchell在翻译《道德经时》则把这段话译成:

  When a country is in harmony with the Tao, the factories make trucks and tractors. / When a country goes counter to the Tao, warheads are stockpiled outside the cities.

  从译文中可以看出,米切尔的翻译与韦利的差异较大。为了让西方现代读者更容易接受《道德经》中的智慧言说,米切尔在翻译中通过归化的方式将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生活有关的东西替换成了西方日常生活习惯中的物象。在这段话中,米切尔将原文中“马”的形象替换成了“工厂、卡车、拖拉机、导弹头”等当时社会最具代表性的物象,更易于西方读者接受,物象的转变并不影响米切尔对老子思想的关注。米切尔将原文中“马”的形象变成了“factories”和“warheads”,前者是生产卡车与拖拉机的工厂,后者是堆在城外的导弹头,实则分别代表人民安稳有序的社会生活和战争一触即发的社会动荡,选择在于是否统治者是否“有道”,此二者对比与原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表现出了对安定有序、和谐社会的渴望。用词方面,米切尔翻译“有道”时选用“in harmony with the Tao”,而非“in accordance with”、“in line with”等同义词,意在给人营造一种和谐和平的氛围,强调了原文和平的理念。

  在第三十章中,老子正面论述了关于战争的问题:“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认为战争是人类最愚昧、最残酷的行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表现出反战、厌战的态度。韦利对这一论述翻译如下:

  He who by Tao purposes to help a ruler of man/ Will oppose all conquest by force of arms; /For such things are wont to rebound. Where armies are, thorns and brambles grow. The raising of a great host / Is followed by a year of dearth.

  韦利在此采用了直译的方式将老子的用兵之道与战争的后果传达出来,“oppose all conquest by force of arms”即“反对一切的武力征服”表现出强烈的反战意识,再现了原文的真实意义。Waley在翻译“其事好还”时还对“rebound”一词做了特别的解释:literally, "To be reversed". He who overcomes by violence will himself be overcome by violence. 通过解释性的翻译强调以武力征战的后果。同样,在翻译“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一句,也对“dearth”进行了更加详细具体的解释:This does not only refer to direct destruction, but also to the curse that war brings upon herds and crops by its intrinsic "balefulness".韦利认为战争除了带来人民直接破坏之外,还带来了一些潜在的自然灾难。译文中无处不表现出对战争的反对,传达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呼唤。

  (二)政治思想中的“和平”传达

  《道德经》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道德经》中对小国寡民政治思想的具体阐述,此为老子在古代农村社会基础上所理想化的民间生活情景,外译后在西方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关注。《道德经》小国寡民思想倡导的是一种和平安定有序的社会生活,唯有如此,方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对于这句话,米切尔翻译如下:

  People enjoy their food, / take pleasure in being with their families, / spend weekends working in their gardens, / delight in the doings of the neighborhood.

  米切尔在翻译此文时考虑了西方人的审美特点,巧妙地将老子所描绘的中国古代田园生活转换成了西方社会生活的日常,如此一来,更有助于西方人理解老子和谐生活的理念。在翻译中,米切尔所用短语诸如“being with their families”,“working in their gardens”,“delight in the doings of the neighborhood”等颇具画面感,营造出了一种家庭温馨,邻里互助,生活安逸的和谐氛围,在当时美国浮躁、盲目的社会中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也表达出来西方人民对老子这种和平理念的向往与追求。

  John H.McDonald将这句话译成:

  Let people enjoy the simple technologies, / let them enjoy their food, /let them make their own clothes, / let them be content with their own homes, / and delight in the customs that they cherish.

  唐纳的译文表达方式与米切尔略有不同,以一种诗歌的方式呼吁人们享受和平安定的生活,如“enjoy food”、“make clothes”、“be content with homes” 以及“delight in the customs”等。译文中连续四个 “let”加强了译文语气,表达出了译者内心对这种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亦是对老子和平理念的直接传达。

  (三)三宝思想中的“和平”传达

  “三宝说”是老子思想的重要内容部分,众多的西方汉学者在研读及翻译《道德经》的时候也注意到了其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和平和谐理念,并在其各自的译本中传达了出来。老子在阐述“三宝”思想时,说:“慈,故能勇”,“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唐纳在其《道德经》译本中分别将这两句话翻译成:

  With compassion, you will be able to be brave./ The compassionate warrior will be the winner and if compassion is your defense you will be secure. / Compassion is the protector of Heaven’s salvation.

  这两句话中,老子以“慈”为宝,把慈善看成一种政治行为,是凝聚民心、克敌制胜、维护统治以保国家和平稳定最有力武器,而非尖兵利器。唐纳用“compassion”来翻译“慈”,从个体的角度出发,认为“compassion”是个人成就自我的重要品质,个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方可克服困难,成为胜者。“Compassion is the protector of Heaven's salvation”,唐纳结合西方基督教的思想,强调“compassion”的重要性,将其上升到了救世主的高度,促进了西方世界对《道德经》这一理念的传播和接受。

  辜正坤的译文为:

  Being merciful,one can be brave / Being merciful, one will triumph in the offensive / And be impregnable in defense. If heaven wants to save one, It must save him with mercy.

  作为中国本土的译者,辜正坤选用了更贴近于老子原意的“merciful”来翻译“慈”,即“仁慈”之意,也更能代表老子慈爱的精神。“triumph in the offensive”,“impregnable in defense”,仁慈的这种道理,用于进攻时能够战无不胜;防守时亦能固若金汤,而非尖兵利器所能比拟,实际倡导的是以仁慈求和平,反对尖兵利器,反对战争的思想。

  此外,不同的学者对于“慈”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译法,如:韦利译成“pity”,马德五译成“charity”等,说明在《道德经》的英译中,译者对于“慈”的理解没有太大的差异。“慈”是一种同情恻隐之心,是柔和的处世之道,是塑造个人品性及处理错综复杂的国家社会关系的“利器”,这一理念的英译以后,在西方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对于战后的和平和谐国际社会建社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道德经》和平理念的英译是当今时代的需要

伽达默尔曾有言,“在经典解释的过程中,即使是历史方法的大师,也不可能使自己完全摆脱他的时代、社会环境以及民族立场的前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古代典籍的认识也不断进步,表现为不断迎合时代的需求。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一方面,科技不断为人类提供诸多便利,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不可调和,局部战争、种族冲突也时有发生,人们对于和平、稳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道德经》中蕴含着反战尚和、谦下不争、清静无为等丰富的和平理念,恰好适应了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主题的需要,在其英译过程中这一理念不断被重视和认可,西方世界通过《道德经》的译本了解这一理念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对推动各国人民践行和平的理念,建设和平和谐的国际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注解【Notes】

  ①本文系2016年中南大学研究生自主探索创新项目“《道德经》和平理念英译探析”(项目编号:2016zzts187)的研究成果。

  ②辛红娟、高圣兵:《追寻老子的踪迹——〈道德经〉英语译本的历时描述》,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81页。

  ③吴冰:《译随境变:社会历史语境下的〈老子〉英译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83页。④Waley, Arthur.Tao Te Ching. 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7, p.99.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王力:《老子研究》,天津市古籍书店1989年影印版,第93—94页。

  [2]李均洋:《异文化交流中的〈老子〉》,载《光明日报》2007年12月27日第7版。[3]Waley, Arthur.Tao Te Ching. 北京: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1997, p.99.[4]Mitchell, Stephen.Tao Te Ching: A New English Version, with Foreword and Note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89, p.57.[5]Waley, Arthur.Tao Te Ching. 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7, p.63.[6]Mitchell, Stephen.Tao Te Ching: A New English Version, with Foreword and Note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89, p.91.[7]辜正坤译:《老子道德经》(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8]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78页。

  Title: Analysis on the Idea of Peace in Tao Te Ching in the English World

  Author: Sun Gang is from Th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pecializing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As a gem of Chinese culture,Tao Te Chinghas long been admired and highly regarded by scholars and experts both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 fact, it has become the most translated Chinese classic for its abundant ideas and connotations. The "peace" idea advocated inTao Te Ching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oth postwar re fl ections and thoughts on world problems, which can also be seen in its English versions. Depending on the translations ofTao Te 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eaceful idea conveyed in the English world, hoping to enlighten the studies ofTao Te Chingand promotes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the "peace" ide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ao Te Chingtranslation peace孙刚,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