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 ? 吐温自传》的不可靠性
尚富君
自传的真实是近似事实的真实和不完全的真实。本文以《马克·吐温自传》的第一卷和第二卷为研究对象,拟从心理因素、叙事因素和虚构因素的角度探析《马克·吐温自传》的不可靠性,旨在揭示其不可靠性产生的动机和机理,还原一个更真实的吐温形象和更可靠的《马克·吐温自传》。
《马克·吐温自传》 心理因素 叙事因素 虚构因素 不可靠性
马克吐温对《马克·吐温自传》(以下简称“《自传》”)写作可从1906年给阿尔勃特·比杰罗·佩因口授算起,到1909年年底女儿吉恩病逝为止,四个月后,即1910年4月,吐温病故。吐温的口授自传,前前后后历经四个年头。实际上,按照吐温自己的说法,“我42岁,海伊40岁。然后他问我是否已经开始写自传了,我说没有。他说我已经浪费了两年时间,应该马上开始写……我决心弥补这个损失,决定立刻开始写自传。我的确开始了……在过去的8~10年间,我做了各种努力和尝试来写自传……”1904年,快要离开弗洛伦萨的时候,吐温想到了写自传的好方法,即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写,随着兴趣而定。由此可见,他在1877年初,就写过一个自传大纲,在之后的8—10年里也一直在做各种努力和尝试,1906年,只是正式开始口授。前前后后,吐温为《自传》呕心沥血逾30年。古人云“十年磨一剑”,《自传》的熔铸,又岂止十年,而是吐温历经33载才铸成的鸿篇巨著。《自传》共分三卷,本文以第一卷和第二卷为研究对象,将揭示《自传》中的对话性虚构和技术性虚构造成的叙述的事实与真实的事实相悖;吐温衰退的记忆和固有的偏见造成的口述的事实与客观事实偏离;《自传》中文本世界内部的自相矛盾和文本世界与文本外世界事实的偏差等三个方面。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还原一个可靠的《自传》和真实的马克·吐温。
一、心理因素造成《自传》的不可靠性
自传作家在自传的写作中会因为心理因素的作用,使叙述与真实的事实产生无意为之的偏离。下面分别分析心理学中的三个重要的心理要素,知觉,记忆和情感对《自传》可靠性的影响。(一)知觉影响《自传》的可靠性
“我们都假定世界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我们感官所反映的世界是一个客观而共享的现实。我们假定我们感官所表现的世界,就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关于知觉的假定是不正确的。”《自传》中吐温把知觉的感受当成了真实的事实。
“最近,有人从密苏里给我寄来一张我出生的那座房子的照片。在这以前,我一直把那座房子说成宫殿……我过去常常想起我兄弟亨利才一个星期大时,竟然走到了屋外的火堆里去了……多年来我一直相信我记得在6个月大的时候,便伺候过我爷爷喝威士忌棕榈酒。”(78)
吐温在没有看到照片之前,一直以为他出生的房子就是一座宫殿,吐温一直把他的知觉感受当成了真实的事实。此外,吐温认为弟弟亨利一周大的时候就能走到火堆里以及吐温6个月大就伺候爷爷喝酒,这些都是吐温的知觉产生的假想。从这个层面来看,吐温的知觉造成了《自传》的不可靠性。
(二)记忆造成《自传》的不可靠性
在1932年,巴特莱特(Frederic Barriett)就已说过,记忆不单是把我们接收的信息精确记载下来的问题,记忆还得让新信息融入原有的东西,并创造出一套有意义的解说。记忆就像知觉一样,既是带有选择性的又是带有解释性的。当代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一系列活动,涉及复杂的编码系统和解码系统,这些系统也运用组织的原则。记忆不仅是过去的照片,也是主动的、建设性的程序。
首先,记忆的解释性特点使口述的事实与真实的事实偏离。在口述莫里斯事件时,马克·吐温说道:“回忆以前的幸福美好岁月,就会有很多成果,最后归结成一本自传……这是因为生活不只是包括——或者很大部分的包括——正在发生和发生了的事情。它主要包括发生在人脑里一直乱着的思想风暴……因此,完整的自传从来就没有完成过,永远也不会是完整的。”(212—213)发生过了的可以视为传统的、先前的理解,即第一种视域;正在发生的可以视为现有状态的理解,即第二种视域;而脑中的乱者的思想风暴就是新产生的理解,即前两种视域的融合产生的第三种视域。《自传》正是在这种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记忆的解释性特点使《自传》与原有的事实产生出入,进而造成《自传》的不可靠性。
其次,记忆的道德化修正和美学化倾向特点是记忆扭曲变形。这种道德上的修正是不自觉的,很快就使记忆变形了。记忆是利己的,它做不到不虚美、不掩恶。记忆一旦遇到当事人的叙述,就会脱离事态的真相。个人记忆并不一定那么可信,写作的奇妙就是在修补记忆的过程中,促成了记忆的变形,这种变形具有某种弹性,带来了文学的奇妙和优美。
在口述“格兰特和中国人”这段经历时,马克·吐温的记忆进行了无意识的道德化纠正和美化。即中国人是被美国和格兰特帮助的,而不是被其瓜分侵略的,格兰特将军是中国人民的贵人,而不是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帮凶。吐温记忆的道德化纠正和美化倾向使《自传》产生了不可靠性。
最后,记忆的选择性特点使记忆与真实的事实产生偏差。《自传》中马克吐温把写传记比作写情书般自由,“回忆以前的幸福美好岁月,就会有很多成果,最后归结成一本自传……”(212)然而过往人生不仅仅只有美好幸福,《自传》像其他回忆录一般免不了保持“回忆的惯性”,远离“记忆禁区”。口述自传时,吐温的记忆总会不自觉的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一部分,而舍弃凸显自己“赤裸裸”一面的事实。所以,记忆的选择性特征说明了《自传》的不可靠性。
(三)情感偏见使《自传》主观化
自传的写作中应当避免感情用事,带着偏见写自传,必然会与客观真实有所背离。但必须承认,在自传的写作实践中,很难避免情感因素的干扰。吐温曾有一封信写给著名作家兼友人豪威尔斯:“明天,我要口授《自传》一章。我的后代如果胆敢在2006年以前出版,他们势必会给活活烧死。我估计他们还不会。如果我还能多活三四年,这样的章节将会更多更多”、“在这本自传里,我将牢牢记住,我正是从坟墓中向世人说话,我确确实实是从坟墓向世人说话。因为这本书出版时我已经死了”。显然,这种偏见预示着马克·吐温将将愤恨和盘托出,也可以任凭记忆随处漂流,评记忆而论,评情感而述。正是这种信马由缰的口述方式和肆无忌惮的抨击口吻,给《自传》蒙上了一层浓重的主观色彩,产生了不可靠性。
比如,吐温见S伯爵家世显赫,也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显赫祖先。“我只想装作不经意的提一下,但一直没有用找到机会。我猜菲尔普斯先生也和我一样。实际上,他看起来时不时有些心神不宁-仿佛是想找个偶然的机会……他终于坐不住了,尝试了一下……我不介意他的出身,这也是我最值得称赞的地方。我对他的态度从未变过,一直是平等相待。”(69)
如吐温所说,S伯爵品行好,胸怀宽广。对初次见面的S伯爵,吐温却戴着有色眼镜。口述时的措辞用语如“心神不宁”、“坐不住”等贬义词以及“我猜”、“仿佛”等揣测的词汇无不彰显着吐温的情感偏见以及这种偏见赋予《自传》的浓厚的主观色彩。打击过S伯爵之后,吐温还自以为是,骄傲地说不介意S伯爵的出身,一直在想炫耀他自己能有这种想法。吐温这种过于主观的揣测和评价有失公允。吐温对S伯爵的情感偏见背离了原有的客观事实,显现了《自传》的不可靠性。
二、叙事造成《自传》的不可靠性
“当同故事叙述者所讲述的故事、人物、思想、事件等内容或者与文本规范(文本逻辑)有出入,导致前后矛盾(因此是在文本世界内的不可靠),或者与自传所指涉的文本外世界的事实不符(因而是在与‘真实’世界比照时出现的不可靠)时,是文本外不可靠性。”第一,在《自传》中,文本外不可靠性体现在叙述事实与历史事实的偏离上。在《格兰特将军和中国人》这篇文章中,吐温自始至终将格兰特将军塑造成一位德高望重、乐善好施、邻邦友人的救世主形象。“他非常乐意在合适的时间尽力帮助开展这个计划,在他看来,没有什么补偿能比帮助中国人更快乐。”(17)然而,历史事实却揭示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格兰特。
回顾19世纪80年代的世界,资产阶级方兴未艾,帝国主义国家崛起,奉行封建君主制的国家一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甚至完全沦为殖民地国家。“在1879年3月30日,日本正式宣布废除琉球国,改置冲绳县。李鸿章挽请格兰特出面调停。格兰特在调停之际却乘人之危,完成了一项美国政府的非正式使命,要挟清朝改约,同意就华工问题举行改约谈判。在格兰特返回美国后,中日双方围绕格兰待的建议展开了多轮谈判,始终未能达成协议,日本吞并琉球遂成了既成事实,而格兰特及美国方面也无声无息了。”因此,《自传》的关于格兰特和中国的描述与历史事实不相吻合,文本外不可靠性显而易见。
第二,《自传》中文本内不可靠性则体现在《自传》所用的新闻体裁上。
当谈及莫里斯太太病情恶化时,马克·吐温在文章的末尾处说道:“‘新闻’和‘往事’在吸引兴趣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新闻是往事最佳、生动迷人的形式的展现,而往事则是苍白无力,平淡无奇地反映新闻。”(249)吐温自己在口述自传时,同时也是在谈论他的往事,他势必不会将自己的往事叙述得像历史学家那般无趣,而是主张像新闻体裁一样,“变换如虹”以凸显人物个性。如此一来,《自传》就会具有不可撼动的趣味性和不可磨灭的可读性。《自传》中吐温采用的是新闻特写,而“新闻特写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体裁”。《自传》中的“格兰特将军和他的半身像”,“难忘的梦”中亨利的遇难,海伦·凯勒摸手识人等等,这些事例都已成往事,吐温放大和再现了这些当年往事。这种镜头特写叙述事实再现夸大了真实的事实,使二者产生了出入和差异。在处理这些传记事实时,吐温的主观能动性不容忽视。他加入自己的判断,创造和心灵的融合。如此一来,叙述者的真实已然不同于事实的真实。
此外,文本内叙事的不可靠性还体现在下面例子中。
我这本《自传》与其它的自传迥然不同……自古以来,历代传统的自传是一扇正打开着的窗户,自传作者坐在窗口,对过往行人留心察看着,评论着……这并非指所有的行人,而是指衣冠华美的著名人物,指极伟大的诗人与伟大的政治家……那些他有幸与之有交往的显赫人物。当这类人走过的时候,他爱对他们招招手,表示是相识的,他还存心要做到,叫旁人也注意到这个姿态,并为之羡慕不置。不过我的《自传》可不是这样的自传。我的《自传》是一面镜子,始终是我在瞧着镜子里的我……有的时候,一位国王,或者一位公爵走过来,能对这本《自传》派些用场,这我也很高兴……不过他们只是稀客,但认真干起活儿的时候平头老百姓才是我的依靠。
然而纵观《自传》,大篇幅的涉猎名人名家的例子不一而足,不是格兰特将军(美国第十八任总统和陆军上将),亨利·哈·罗杰斯(美国资本家、商人、实业家、金融家和慈善家),就是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等等。此刻,《自传》中的传记事实的甄别选用与传统传记的“名人效应”契合了,而却与他一再反复强调的有别于传统自传自相矛盾。吐温在这点上的言行是相悖的,这种文本内叙述的不可靠性也说明了《自传》的不可靠性。
三、《自传》中虚构造成的不可靠性
一切历史著作和人物传记的真实性,都只能是相对的;客观事实的先天不足,自传资料的匮乏常常诱使自传作家运用想像来填补空白,重构一生。虽然真实是自传的最高标准,但虚构是不可避免的,因虚构而产生的不可靠性是客观存在的。《自传》再现的对象不是纯粹的历史事件,而是吐温活生生的人。“传记既不是纯粹的历史,也不完全是文学性虚构,它应该是一种综合,一种基于史而臻于文的叙述。”因此,《自传》内在的文学性也不可避免的产生虚构,进而产生《自传》的不可靠性。目前,我国的钢铁生产水平还比较低,附加值也很低,很多高性能的产品依赖进口,制约了高性能钢材在建筑、桥梁、隧道、煤矿等领域的应用,因此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已刻不容缓。“高强高性能”不仅指材料的强度和延性,还包括实际工程应用中对钢铁产品的抗疲劳、抗松弛、抗冲击、耐腐蚀性、抗震、耐低温等具体性能指标的要求。例如用作铁路隧道支护的锚杆钢筋,要求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来抵御突发冲击地压;铁路大桥桥墩中的高强度箍筋,由于具体的使用要求,必须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2]。这些都需要钢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高强高性能钢筋产品。
第一,《自传》中的对话性虚构使自传产生不可靠性。《自传》开篇讲到“田纳西田产”时,文中讲述吐温的父亲买到7.5万英亩的以及交完那一大笔钱后,父亲转过身,站在詹姆斯敦法院门口,望着属于他的那片土地说道:“不管我将来会有怎样的遭遇,我的后代是衣食无忧的。虽然在我有生之年不能亲眼看到这些田产变成黄金白银,可我的孩子会……在这块地里,铁矿石多,还有其他的矿物质……总有一天,移民会争相涌进田纳西芬特雷斯县。我的孩子会等到这一天,到时候,他们也会有7.5万英亩的良田而成暴发户。”(1—2)接着在1834年美国陷入经济危机,吐温家的财产遭到严重缩水,无奈之下,全家踏上了去西部的旅途,最后在密苏里州门罗县弗罗里达安定了下来,吐温则于1835年生于密苏里州门罗县弗罗里达的不知名的小村里。由此可见,当吐温的父亲在买地之后说那番话时,吐温还未出生。所以《自传》中吐温所描述的买地事件中有历史空白,这一空白正是吐温本人未能亲历的事件。为了消除空白,吐温就借助于某种逻辑或者想象使事件连贯起来,这就产生了虚构,而这一虚构说明了吐温《自传》中不可靠性。
另外,在讲述到克莱门斯家族和兰普等家族史时,吐温谈及一个与他有泛泛之交的公爵费尔法克斯,期间提及费尔法克斯与讨厌鬼弗格森的一段轶事。恶棍弗格森拿一把左轮手枪报复公爵费尔法克斯,费尔法克斯猛地出击从弗格森手中夺过手枪,正要开枪时,那个人跪下来求他:“求求你不要杀我。我还有妻子和孩子呢。”(66)
这件逸闻趣事戏剧性和文学性极强,况且,吐温并未亲身经历此事,对一个与自己只是泛泛之交,有名无实的公爵,吐温口中桑格森的话有道听途说和杜撰之嫌。所以,为了追求他自己一再强调的做自传的方式:“单纯娱乐消遣,消磨时光,完全不费劲儿”(166),吐温戏剧化的处理了弗格森的话语填补了其不在场时造成的空白是合理的。这一对话式的虚构同样也造成了《自传》的不可靠性。
除了对话式的虚构产生的不可靠性外,技术性虚构同样也使《自传》产生了不可靠性。技术性虚构是指对语言的修辞处理、对话的戏剧化、叙述的聚焦过程都或隐或现地参与了对事实的改变。技术性虚构是为了创造一个美学效果。
吐温在《自传》中谈到早些年的一个靠咒语治病的女医生,专治牙疼。“治病时她会用手按住病人的下巴喊道‘信!’牙立马就不疼了。”(89)单单凭一个“信”字就能治好牙疼,很大程度上有夸张的成分,使读者产生联想。这种夸张夸大了事实,增强了文本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达到了美学效果。吐温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改变了真实的事实。这种夸张手法产生的虚构也构成了《自传》中的不可靠性。
总之,马克·吐温口授自传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如,从知觉感知得来的是假想,凭具有选择性和解释性特点的记忆回想的是扭曲的事实,靠情感偏见得来的是偏颇的审视和评价,以上三方面都造成了《自传》的不可靠性。然后,《自传》的文本内部的不合逻辑、自相矛盾和文本与历史事实的背道而驰影响了自传的可靠性。最后,吐温因填补不在场的空白所形成的是虚构也是形成《自传》不可靠性的原因之一。心理因素,叙事因素和虚构因素都是造成《自传》不可靠性的原因,但却因此还原了一个更真实的马克·吐温和更可靠的《自传》。
注解【Notes】
①[美]马克·吐温:《马克·吐温自传》,吴倩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81—183页。以下只在文中注明页码,不再一一做注。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常立:《关于传记(自传)的虚构问题的探讨》,复旦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8页。
[2]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209页。
[3]洪治纲:《“文学与记忆”学术研讨会综述》,载《文学评论》2010年第二期,第221页。
[4]全展:《第二十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综述》,载《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第6页。
[5][美]马克·吐温:《马克·吐温自传(前言)》,许汝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6]许德金:《自传叙事学》,载《外国文学》2004年第3期,第49—50页。
[7]胡礼忠、金光耀、顾关林:《从望厦条约到克林顿访华:中美关系1844—1996》,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4—99页。
[8]见好搜http://baike.haosou.com/doc/6146229-6359409. html[2016/01/02]。
[9]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4页、第76页。
Title: The Unreliability of Mark Twain's Autobiography
Author: Shang Fujun is from th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Schools, Henan University, specializing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The reality ofMark Twain's Autobiographyis relative and not absolute. The fi rst volume and second volume are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rder to recover a true Mark Twain and a more reliableAutobiography, it will explore the unreliability ofMark Twain's Autobiographythrough three factors: fi ctional factor, psychological factor and narratological factor.Mark Twain's Autobiographyfi ctional factor psychological factor narratological factor unreliability尚富君,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