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群体压力下的自我防御之路——从石黑达昌的幻想小说看自我防御机制的交互性偏移

时间:2023/11/9 作者: 世界文学评论 热度: 15007
邱 晨

  群体压力下的自我防御之路
——从石黑达昌的幻想小说看自我防御机制的交互性偏移

  邱 晨

  内容提要:追随着日本当代文坛的幻想小说与纯文学相互交融的传统,石黑达昌的笔触跨越了医学、生物学与文学,其作品也逐渐被作家、读者、评论者们所重视,而在中国,对他作品的译介与研究却并不多见,实为令人遗憾。同时,在运用“自我防御机制”理论来分析文学人物心态的时候,单一主体的孤立、静止的心理机制也使得这种分析面临了一定的局限性。考虑到石黑达昌对人物内心精神状态的极度关注,文章以弗洛伊德父女提出的“自我防御机制”理论为基础,结合石黑达昌中短篇集《冬至草》里对该机制的集群性呈现来发掘自我防御机制的交互性特征,这对于自我防御机制的理论完善和石黑达昌作品意义的发掘有着重要意义。

  石黑达昌 幻想文学 自我防御机制 交互性

  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当代文坛涌现了多个创作活跃的青年作家,他们的主题往往朴素又具有时代性,他们的技法也别具一格,在深入探讨社会重大问题的同时也能较成功地抓住阅读者的心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可以说,这些作家更多地体现了一种跨界创作的特征。

  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有“日本卡夫卡”之称的安部公房先生就结合超现实主义、科幻小说的创作技法和他对现代人类生存困境、人性异化等问题的关注创作了长篇小说《第四间冰期》。日本纯文学泰斗,曾三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的三岛由纪夫,也曾追随安部的足迹创作过一部长篇科幻作品《美丽之星》。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日本纯文学与幻想小说交融的雅俗共赏传统。

  作为当今日本文坛备受注目的青年作家之一,石黑达昌也是类似的文学创作者。东京大学医学部出身的他,后在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肿瘤中心任副教授,正规的医科教育经历给他的幻想作品带来了独特的医学、生物学风格。同时出于对人生存状态和人性危机的担忧,他的大部分幻想作品也展现出了浓厚的纯文学特征,并多次获日本纯文学最高奖项芥川文学奖提名。由于他那一贯的悲天悯人情怀和对卡夫卡式文学幻想的熟练运用,他的作品在中外幻想文学界评价甚高。也许是因为文学与医学的双重背景、心怀天下的时代关怀和那力透纸背的冷峻笔锋,中日读者总喜欢把他和鲁迅相提并论。同样是怀着“医人不如医心”的信念,石黑达昌的笔法也许比早他一百多年的鲁迅更讨巧一些。

  石黑达昌作为当今日本文学界的一股独特的新兴力量,在日本当代文坛无疑正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他的创作与成长也无疑与日本当代文坛的发展相伴相随,那么对他创作的关注与论述就显得重要而有意义。

  然而中国翻译界、评论界对他的关注显然是缺乏的。

  从作品译介的角度来说,他的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冬至草》2014年3月才在国内出版,很多读者才知晓石黑达昌的名字。而他的成名作,被大江健三郎、筒井康隆高度评价的1994年芥川奖提名作品《平成三年5月2日,因后天免疫不全症候群急逝的明寺仲彦博士,暨……》,和他的处女作,第8届海燕新人文学赏的获奖作品《最终上映》在中国均未被译介过来,这种现状给国内的石黑达昌作品思想研究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从文学评论的角度来说,中国评论界对他作品的解读与评论寥寥无几。除了推介性质的书评和对其创作情况一笔带过式的介绍外,中国评论界至今未有人对石黑达昌的作品进行系统、完整地理解与解读,这是当今评论界的一大缺憾。即使在这些极少的成果里,一些研究文章也较明显地出现了理解偏差。

  同时,石黑达昌先生出于对当今社会人们精神状态的关注,他的小说中涉及了很多关于自我的心理问题,那么对他小说的解读就离不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由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所创立,他与布洛伊尔联合发表的《癔症研究》标志着精神分析运动的起始。“精神分析正式建立以后,就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弗洛伊德最初的追随者荣格、阿德勒等人纷纷与之决裂,各自提出新的理论;另一方面,一些分析学家坚持弗洛伊德的基本原则,但进行了修改和扩展。”[1]

  由于本我的原始和难于把握,弗洛伊德后期从深蕴心理学转向了“自我”研究,其幼女安娜·弗洛伊德注意到了自我在三种人格结构中的“媒介作用”、“观察者特征”和易接近性而把分析“自我”作为解决所有精神问题的根本突破口,开辟了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领域。她在总结其父晚年压抑(防御)理论的同时,提出了系统的“自我防御机制”理论。她认为,“自我的抵抗提供给我们一个观察自我的潜意识防御操作,并把它带入意识的好机会”[2]。安娜总结的“自我防御机制”大致有十五种,现在经常被归入逃避机制、自骗机制、供给机制、代替机制和建设机制五大类。

  笔者认为“自我防御机制”在弗洛伊德父女的论述中是单一的、孤立的、静止的,而多个主体的自我防御机制共同作用时必然会与单一主体的自我防御机制表现形式相差别。在理论上,多个主体自我防御机制的“交互表现”会使得自我防御机制本身的效果发生扭曲,而表现出群体性特征。

  因此,本文以自我防御机制为主体,并参考社会心理学派的相关观点来给予自我防御机制以社会性思考,从石黑达昌幻想小说中所关注的精神问题来探讨自我防御机制在社会集体中所发生的交互性偏移。该研究对“自我心理学”的完善和石黑达昌幻想作品内涵的探索有着双重意义。

  石黑达昌在他的中短篇集《冬至草》里大量运用自我防御机制来塑造人物形象,这些自我防御机制在文学作品里经常是孤立地存在着。而在其中的《冬至草》、《手心的月亮》和《直到瞑目的短短瞬间》中,这种自我防御机制则体现出强烈的交互性特征。

一、感染式偏移

感染式偏移就是某一主体的自我防御机制受其他主体自我防御的影响而产生类似效果的现象。感染式偏移往往是通过与其他运用自我防御机制的主体多次接触、产生认同后出现的。感染式偏移是其他交互性偏移的基础,在石黑达昌的《手心的月亮》中,感染式偏移以接触式感染、认同式感染的形式被表现出来。

  《手心的月亮》描写了主人公在现实的压力下逐渐发疯的精神状态:一天夜里,主人公在用望远镜观测彗星的时候,天上的月亮突然从眼前跑到自己的手心里去了。这对现实生活中婚姻离异、整天过着按部就班生活的主人公来说是一个奇观,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感受。他注意到了公园里行为诡异的老人和楼下饱受家庭暴力的小女孩,甚至注意到了无人光顾的叫作“月亮专卖店”的地方。他开始经历各种离奇的梦,甚至开始认同老人和小女孩的世界。

  这是一部对现实、幻想关系进行探讨的作品,这里的月亮代表远方,代表打破现实庸常的力量,石黑达昌通过手中月亮的意象来与读者讨论如何处理现实与幻想关系的问题。

  (一)接触式感染:幻想的溢出

  接触式感染在小说中表现为,在多次接触之后,一种运用自我防御机制的主体逐渐感染上了另一个主体在自我防御时所表现出的症状。如果两主体原来的机制相同,那么程度就逐渐加深;如果两主体原来的机制不同,那么弱势的一方就被感染成强势一方的自我防御机制。

  主人公在离婚后一直百无聊赖,每天几乎过着单位、住处、电车两点一线的生活。也许是内心始终酝酿着冲破现实庸碌的渴望,所以在故事开头,标志着幻想的月亮突然从天上转移到主人公的手心里。一开始,主人公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感,甚至怀疑是否是自己的精神出现了问题。然而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他逐渐适应了月亮在手心里的如影随形。幻想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主人公在这里其实运用了幻想式的代替机制来化解现实中的痛苦与烦闷,使自己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

  在现实生活中,原本挂在天上的月亮只能在手心里看见,而在梦境里,月亮则又重新回到了天上。石黑达昌在这里把幻觉与现实的情况做了一次颠倒,达到了真幻相杂的境地,而在这个过程中,月亮的位置成为了识别虚实世界的唯一标识。

  但是,主人公并不是故事里唯一一个运用自我防御机制的人物,公园里的老人新井也经常混淆现实与幻想。他年轻的时候去过满洲行军,也许是对那个烽火狼烟时代的怀念,或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抑或是一些俘虏给他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创伤,他同样运用幻想式的代替机制来使自己沉湎于过去的生活,幻想着自己依然在行军,后面跟着一大帮士兵与俘虏。同时,主人公楼下的小女孩爱美因为父亲酗酒、母亲好赌而经常被父母虐待,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更多的伤害,就运用代替机制幻想自己不是爱美,而叫玛丽。她与空气对话,抱着羸弱的小猫东跑西跑,这种混淆现实与幻想的双重人格倾向也给了主人公很大的影响。

  月亮跑到手心里之后,主人公并没有放弃生理与心理上的治疗,然而治疗的徒劳无功让他逐渐关注、接触以前没注意到的细节,在与大量运用自我防御机制的新井、爱美多次接触后,他也感染上了现实与幻想的混淆症。他开始相信手心里月亮所带给他的常态,相信月亮跑到手心里之后的每一个情境,哪怕它们是梦境,这种接触式感染把主人公推向了最终发疯的歇斯底里。

  (二)认同式感染:现实的消弭

  认同式感染是接触式感染发展到极端状态的一种形式,它在小说中表现为自我防御机制程度较低的主体开始认同自我防御程度较高主体的一些行为,从而使该主体自我防御机制的运用程度达到、甚至超过其他主体的一种状态。主人公与新井、爱美多次接触后逐渐产生了对他们的同情与关心,甚至发展为一种认同感,他认同他们的世界观,也认同他们的做法。

  主人公把被父母殴打致伤的爱美送到医院包扎,把女孩送回家离开的时候,远远听到她被母亲殴打的声音,他开始认同女孩双重人格的做法。玛丽从爱美的人格中独立出来,成为了爱美悲剧的旁观者,在他看来,这有利于减少爱美的不幸感,是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

  主人公继续到公园与老人新井做些“没什么现实感”的对话,老人看着夜风里水池的表面和周围的混凝土,指了指说是骨头和血。主人公就不禁看到了“无数碎骨包围的水池里满满一池黑血”①的可怕景象,并感到焦躁不安,恍惚不已,仿佛“自己的死迫在眉睫”(186),这是对老人世界观的一种认同。从主人公意识到老人新井是除他自己之外唯一一个能看到他手心里月亮的人之后,主人公就与老人产生了某种亲近感,并主动多次与新井接触,企图获得一些讯息。在接触的过程中,主人公以新井式的奇特幻想方式与老人对话,并在对话中逐渐认同了老人的虚实观。

  近于真实的噩梦越来越频繁,主人公的自我防御机制也从接触式感染偏移,逐渐发展为认同式感染偏移,虚幻从溢出逐渐发展到了与真实相互融合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现实一点一点消逝了,又一个完全混淆了真实与虚幻的人就这样以看似合理的方式诞生了。

二、共振式偏移

“共振”是一个物理学名词,它表示一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受到强迫振动(Forced vibrations)的频率和自然频率(Natural frequency)相接近时可以产生更大振幅的一种现象,而在多个主体运用自我防御机制做交互活动的时候也有类似的表现。

  多主体自我防御的共同作用如果能达到很强的群体性效果的话,就会形成一个“共振场域”,共振式偏移就是某一主体的自我防御机制在这种“共振场域”中所产生的一种模式变异或者效果增强的现象。共振式偏移往往使单一主体很难摆脱自我防御机制的影响,使自我防御长期化。而在石黑达昌的《冬至草》里,共振式偏移以群体性共振和竞争性共振的方式被表现出来。

  《冬至草》故事描绘了一种新兴的却难觅踪迹的罕见植物,它的根系异常发达,其花、茎、叶呈现出透明的白色。最奇特的是,它的DNA基因变异程度很高,并带着较强的放射性,它专门生长在墓地等堆积尸体的地方,以尸体、人血为养分,人血中的养分含量越低,它的花开得就越旺盛。同时它极力排斥其他植物,有着超强的繁殖能力,从生物学层面上也就意味着它自身有着极强的毒性。

  石黑达昌先生把冬至草比作当年弥漫全日本的狂热的军国主义精神,它不断吸收国民的养分、辐射国民的精神、给国民制造狂欢式的幻觉。它盲目排外、党同伐异,并像病毒一样在短时间内急剧扩张,快速积聚力量。它随着帝国野心的膨胀而繁盛,随着帝国战争的失败而灭亡。这是一个非常恰切的隐喻,冬至草的幻想在石黑达昌理性而冷峻的笔锋中彰显着人文主义光芒。

  (一)群体性共振:从代替机制到建设机制

  群体性共振在小说中表现为在运用自我防御机制群体的认同之下,个体的自我防御机制由代替机制升华为建设性防御机制的一种状态。

  在故事中,冬至草的发现者半井从小因右腿麻痹、身上有颗巨大丑陋的痣等缺陷而被父母所遗弃,在饿得奄奄一息的时候被驻地部队发现并送往孤儿院。由于身体残疾,在农业学校学习的时候经常被其他孩子欺负,他只好在闲暇时间去学校旁边的植物园打发时间,并逐渐对植物学产生了兴趣。由于没能进入中学,半井给自己找了几个可以在闲暇时间拖着残腿游荡高原、山林的差事,甚至不惜前往环境恶劣的北海道,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机会发现植物图鉴里没有的全新物种,这成了他存在于世的最大意义。可以说,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植物的探索和发现中了。这是采用一种积极性的补偿式防御机制来代替生理上的缺陷,从而降低焦虑,获得满足。

  而这种满足感在他发现冬至草时达到了顶峰,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这一全新、奇特物种的研究探索之中,甚至耽误了自己的正常工作。无意之间,他又发现了冬至草的可燃性,这对于“二战”时期遭到盟国封锁的日本政府来说无疑是天降喜讯,从此,半井的研究被政府视为关于新武器的研究而受到了校方的重视与保护。在那个特殊年代,由于军国政府的宣传和现实经济、能源危机的困境,人们集体陷入一种幻想式的代替性防御机制里面,如此说来,当时的村落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共振场域”。半井的补偿式防御机制与其他群众的幻想式防御机制产生碰撞,进而产生了一种认同感,使半井对冬至草的研究性质得到了升华。简单地说,半井与民众的代替式防御机制相接近,产生了“共振现象”,半井自身的代替性防御机制就升华为建设性防御机制。而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这种建设性防御机制是有民族局限性的,因此它最终引发了冬至草研究的悲剧结局。

  半井与校长分配给他的助手——劳工张本躲在古寺里用自己的鲜血培育冬至草,因为冬至草的特性,他们经常依靠绝食来消耗自己体内的营养,这样冬至草会开得更艳丽一些。在食不果腹的年代,由于这种状态的长期延续,他们也总是无力参加村里的战争动员活动和军事演习。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发展,这些活动似乎不可避免。所以,他们的“堕怠”行为引起了村民的严重抗议。

  “村民们怒吼着聚集到古寺的玄关处。‘过来跟我们一起挖防空战壕’,‘你们根本没在开发新武器’,‘战争都快输了怎么还没有动静’……诸如此类的骂声不绝于耳,但当他们在玄关前看到古寺里的凄惨光景之后,所有的叫骂便戛然而止。据当时在场的老人回忆,他们只看见瘦得不成人形的两个人,全身上下只有深深凹陷下去的双眼闪闪发光,脸上带着瘆人的笑容,从指尖挤出鲜血滴到冬至草上。整个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无法言状的血腥气,还夹杂着酸腐的恶臭。有人当时便忍不住逃出去呕吐了,气势汹汹来向半井泄愤的人群骤然安静下来,大家一句话也没有说,默默地偃旗息鼓折了回去。村民们得出结论:‘半井他们是在为祖国献身。’抗议活动自然也取消了。”(44—45)

  在这个意义上,《冬至草》中,民族的狂热孕育了建设性的自我防御机制,而建设性的自我防御机制也反过来加强了这种全民式的认同与狂欢。

  (二)竞争性共振:焦虑的堆积与自我防御的恶性循环

  竞争性共振在小说中表示为通过竞争的方式,几个主体的自我防御机制级别和程度不断加深,而使其难以自拔的状态。

  被抓来的朝鲜奴役劳工——张本道久从大坝上死里逃生,最终被选来做半井的助手。由于情势所迫,他把对日本人的恨通过逃避式自我防御机制而压抑到潜意识里,与正在运用建设性自我防御机制调节自我的半井一同躲在古寺里培育冬至草。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与半井长期单独相处,张本也感染了半井的建设性防御机制。

  冬至草就是这样一个物种,人的血液中营养越少,用该种血液所培育出来的冬至草就开得越加艳丽。到了晚上,冬至草甚至会发出透明的光芒,血液越加贫瘠,这种光芒就越加迷人。由于两人是分开来滴血养殖的,每日几次,每次几滴,半井的冬至草晚上放出的是红光,张本的却是蓝光,两人在一起总是争执、攀比谁的光芒更艳丽,谁的光芒更令人难忘。

  “两人想要知道冬至草的光芒能够鲜亮到何种程度,于是开始了更疯狂的挑战。他们尝试尽可能减少食量,看看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回顾那段岁月,在战时的饥饿状态下,自己又去主动挨饿,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两人还相互比拼忍耐程度,导致贫血症逐渐加重。但不管怎样不可思议,这样的事的确在这座古寺里出现了。那肯定是一幅异常奇诡的画面吧。”(42)

  在那个年代特殊的“共振场域”之中,两人用自我防御机制所产生的幻觉互相竞争、互相攀比,达到一种共振的效果,这种共振使得两人在自我防御机制抑制焦虑的同时产生了全新的、虚假的焦虑,而这种焦虑需要更强力的自我防御机制,两人就在这种竞争关系中不断堆积焦虑,提高原来各自所采用的自我防御的级别与力度,最终导致了身体的透支。

  最后,在帝国投降的时候,去古寺接管的美国兵看到了严重失血、奄奄一息的半井,而他口中还不忘重复着:“哪能输呢?”这是多么强力的讽刺啊!

三、冷却式偏移

冷却式偏移就是指在绵延反复的焦虑过程中,多个主体的自我防御在不断交互影响中所产生的一种使得焦虑冷却、使人脱离当前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现象。在石黑达昌的《直到瞑目的短短瞬间》中,冷却式偏移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由消极的防御机制所主导的逃避式冷却把情势导向人心冷漠、麻木的氛围,这是冷却式偏移转型的初级阶段;而积极的补偿机制所主导的代替式冷却,最终把人的焦虑转移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来结束防御。

  《直到瞑目的短短瞬间》是石黑达昌个人的第三次芥川文学奖提名作品,其浓郁的纯文学特征把幻想色彩降到了最低水平,而这种略带科技情怀的纯文学所散发的淡淡情绪和石黑达昌冷静理性的笔触相得益彰。

  故事讲述了某大学医生因为自己误用新药而导致爱妻身亡,他悔恨交加,一气之下带着爱女美绪去乡下接管了父亲的诊所。在医疗设备缺乏的情况下,主人公医生和诊所的护士们每天与病魔做着消极的抵抗,他们每天麻木地看着一个一个病人被送进来,麻木地看着一个一个病人从这里被送到市立医院去,又麻木地看着一个一个病人合上疲惫的眼睛从此睡去。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表示着无能为力,冷淡而缺乏情感。

  (一)逃避式冷却:多重压抑的冷漠氛围

  逃避式冷却在此篇小说中表现为,在漫长反复的焦虑打击之下,多个主体均采用消极式的自我防御机制而闭守心门。当焦虑随着时间淡去,整个互动空间也将变得冷漠而麻木。

  主人公在对适应症之外的患者身上胡乱使用新药,本应有显著疗效的抗癌新药与妻子体质严重抵触,产生了巨大的副作用,最终导致了妻子的提早亡故。主人公悲愤与悔恨相叠,便带着唯一的女儿回到乡下接手父亲的诊所。这其实是一种压抑式的逃避机制,主人公把这种悔恨压抑到了潜意识里面去,换个环境来迎接自己的全新生活。回到乡下之后,主人公拒绝向大学医院和新药的制药公司提供妻子的组织切片以供有关机构找出新药副作用所产生的原因,他其实采用了否定式的逃避机制,企图将医疗事故从记忆中抹去,让自己彻底忘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然而吊诡的是,主人公为以后美绪的健康着想,他并没有把切片当作医疗垃圾扔掉,而是把切片藏到了冰箱的深处。

  女儿美绪经常哼着母亲教的曲子,做梦的时候也经常喊着妈妈的名字,但是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候却从不提妈妈,她也是运用了压抑式的逃避机制,时刻压抑着对母亲的思念。父女的双重逃避机制给两人之间创造了很多交流障碍,父女之间很多对话与互动都流露出了极强的不信任感。同时,打击也接二连三地袭来,与两人关系密切的病人一个一个病危、死去,主人公的父亲、美绪的爷爷也得了老年痴呆被送往精神病院,两人更是封闭心扉,只保留了最低限度的交流。

  同时,医院里也是类似的情形,正如男护士志信曾经在这个医院为自己母亲的鼻孔塞上棉花一样,对于医生来说,很多与自己相关的人都在这所医院里失去了生命,越来越多的逃避式防御机制被运用起来,再加上医疗设备、器械、药品的不完备,大多数人也只能冷漠地表示无能为力。患者对乡村诊所的不信任感也越来越强,医生的自信越来越差,更多的逃避式防御机制被建立出来了,而这些防御机制互相影响而产生了更多的不信任和自我封闭,使得每个人的生活、工作热情冷却下来了,最终催生了冷漠、麻木的工作氛围。

  与共振式的狂热相区别的是,冷漠、麻木的氛围因其柔和的效力而慢慢被人接受、使人习惯,如果不能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焦虑就将随着时间淡去,冷淡的社会氛围就将作为防御机制交互的衍生结果而被保存下来。可喜的是,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

  (二)代替式冷却:主导转型的全新曙光

  代替式冷却在小说中表现为,由于多方面压抑、冷漠情绪的蔓延,处于防御机制的多个主体利用一个全新的领域去维系感情、化解矛盾,从而帮助这些主体脱离自我防御机制。

  主人公继承父亲诊所的同时也继承了父亲的玫瑰园,因为父亲晚年腿疾复发不能行医,就整天蹲在玫瑰园里摆弄玫瑰。在主人公的病人、朋友们逐渐病危、逝去等事件中反复出现的焦虑加重了上文提到的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抑的现象,这使得主人公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转移到玫瑰的培育和种植上去。他开始和既是朋友又是病人的松本及其家属正一讨论玫瑰的种植问题,这其实是用一种积极性补偿的代替机制来转移自己在医疗和家庭问题上所面临的焦虑。同时,他也开始与女儿讨论花,并让女儿自己照顾一株蓝玫瑰。因此,女儿也受到父亲的感染,产生了一种积极性补偿的代替机制来与父亲和父亲的病人相处。

  在这个故事中,冷却式偏移成为感染式偏移的后来阶段,父女在感染式的认同之后,共同走向了脱离焦虑的道路。即使在父女最亲密的朋友松本去世的沉重时刻,玫瑰也是维系他们情绪的重要代替品,美绪把自己培育的蓝玫瑰送给松本阿姨,让她的尸体带着蓝玫瑰一起进入坟墓,而松本临死前送给美绪种子,让美绪在春天种出“希望”。可以说,玫瑰的种植为主人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让主人公从工作与生活的冷漠、麻木中解脱出来,也让美绪和病人们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解放出来,从而让大家培养出一种真正的释然感来拥抱现实而短暂的人生。

  在文章的最后,生活还要继续下去,然而经历了多个病人生死的医生们、经历了多个亲人朋友生死的父女都没有走向冷漠或绝望,他们之间有了“玫瑰”这一重要的感情维系品。尽管将来的生活同样充满隐忧,却不乏生机盎然。

  孤立地看待个体的自我防御机制是不完备的,从古至今,人们摆脱不掉自身的集群特性,而文学作品恰好是较为集中地讨论这种集群特性的场域。因此,依据文学作品来探究自我防御机制的群体性特征是不应该被忽视的。而坚持着严谨的理性思索和对人们精神生态的关注热情,在日本当代文坛处于上升阶段的石黑达昌先生也恰好为这种探究提供了较好的范本。

  在某种程度上,石黑达昌在中短篇幻想小说中很好地实践了弗洛伊德父女所提出的自我防御机制,他的作品在向读者传达深邃思考的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探讨了在群体性社会压力下自我防御机制的交互性偏移。

  概括地说, 感染式偏移、共振式偏移、冷却式偏移是自我防御机制的交互性偏移的三种主要形式。感染式偏移是一切群体性偏移的初级阶段,是后两者所产生的基础,而共振式偏移和冷却式偏移囊括了交互性偏移的两个极端方向。

  这三种交互性偏移方式的提出丰富了自我防御机制的学理内涵,并为心理研究者从“自我”入手观察“本我”与“超我”的对抗与交流现象提供了群体性理论基础。同时在现实意义上,石黑达昌对人们精神状态与自我防御机制的深入探索也为现代人理性人格的建立健全提供了有效的借鉴与参考,这种尝试对人心浮躁、人性扭曲的现象日趋集群化的今天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注解【Notes】

  ① [日]石黑达昌:《冬至草》,丁丁虫译,时代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86页。以下只在文中注明页码,不再一一做注。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沈德灿:《精神分析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29页。

  [2]沈德灿:《精神分析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33页。

  Following the tradition of Japanese literature which combined the spirit of the belles-lettres and fantasy literature, Tatsuaki Ishiguro has made his words pass through the medical science, biology and literature. His works have been taken seriously by more and more writers, reader and the critics. But in china, It's a pity that the translations and studies to his works haven't been common. And meanwhile, the static and isolated mental mechanism of a single subject has made the analysis segmentary when it comes to using the ego defense mechanism to analyze literary characters' psychological states. Because of Tatsuaki Ishiguro's attentions on people's psychological states, basing on the ego defense mechanism theories presented by Freud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llectivistic phenomena of the ego defense mechanism in his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Toujisou to show interactive excursion of the mental mechanism, which is helpful to perfect the ego defense mechanism theories and to explore the meaning from Tatsuaki Ishiguro's works.

  Tatsuaki Ishiguro Fantasy Literature Ego Defense Mechanism Interactivity

  Qiu chen is at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uhan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interest i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邱晨,武汉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

  Title: The Way of Egodefense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 collectivity—On the Interactive Excursion of Egodefense Mechanism in Fantasy Fictions by Tatsuaki Ishiguro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