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解构主义和超文本概念的相互印证
李 洁
内容提要:超文本作为一种信息关联方式,适应了人类处理大量信息的需要,同时,也将后结构主义思想,尤其是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实例化。笔者从反逻各斯中心主义、文本的开放性和互文性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讨论,旨在说明:超文本和解构主义虽然分属不同的领域,但它们却表现出聚合的态势;超文本环境下阅读能够清晰地阐明后现代批评理论中很多重要的意义。
德里达 解构主义 超文本
1965年,泰德·纳尔逊在美国计算机器协会的全国会议上提出了“超文本”(hypertext)的概念。超文本依靠电子链接技术组织文本,超文本中的文字含有可以链接到其他字段或者文档的链接标志,允许读者从当前的阅读位置切换到超链接所指向的文本。这种链接是非线性的,给予读者多路径的选择权。万维网就是一个超大规模的超文本。超文本适应了人类处理日新月异、数量庞杂各种信息的需要;它与后现代主义的氛围相契合,正在悄然改写关于文学与审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超文本的概念与解构主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例证了雅克·德里达(以下简称“德里达”)等解构主义理论家的一系列言论。超文本概念的成形与解构主义的发展几乎同时,但它们的相聚绝非偶然,因为二者都源于“对印刷书籍和层系思想这类相关现象的不满”。马克·波斯特认为:“后结构主义的理论价值在于,它非常适合于分析被电子媒介的独特语言特质所浸透的文化。”
一、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在雅克·德里达(以下简称“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他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这意味着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它近乎于“神的法律”。(一)反逻各斯颠覆了传统的线性叙事
超文本以非线性的书写系统代替传统的线性叙事,情节走向和因果不再是严密的对应关系,文本内部结构呈现出无序的“根茎”状;语意断裂,却又相互映射关联。读者可以从任何一处切入、浏览,然后或长驱直入或另辟蹊径;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引入其他他认为能够充当佐证的链接来进行补充、说明、延续和完善自己的叙事。超文本的非线性叙事结构破坏了故事的直线式单一发展。网络文本没有边界,有的只是无尽的延伸和扩展,因为每个超文本页面都可以是通向其他页面的入口。
而解构主义寻求的是一个阐释过程:将文本拆散为碎片,在解构的动态过程中形成意义。如德里达所言,创造性叙述的核心从作家转到涉及文本联系的制作者手中,或是利用这些联系的读者手中。传统文本中的固定框架撤除了,读者冲出精切式叙述逻辑的拘禁,凭借鼠标从一个空间跃入另一个空间。在超文本中,各种不同的书写和阅读空间同时呈现在电脑屏幕上,形成一个非线性的话语空间。这种“非线性”访问形式更重视自由联想,相对充分地体现了读者的能动性。当读者阅读一部超文本作品时,他可以自由地穿梭于文本之间,不断改变、调整和确定自己的阅读中心,获得属于自己的意义,使读者所把握的文本的意义也随着他的动态阅读而“播散”。
(二)反逻各斯崇尚读者的主动权
“作者”是西方思想的伟大传统所刻画的主体形象,文本由作者生产,作者为生产文本经历了痛苦、承受着煎熬,因此作者对生成的文本负责,同时对文本拥有决定权和终极意义的阐释权。对于这一点,德里达认为:“古典哲学的对立中,我们所处理的不是面对面的和平共处,而是一个强暴的等级制。在两个术语中,一个支配着另一个(在价值论上、在逻辑上,等等),或者有着高高在上的权威。要消解对立,首先必须在一定时机推翻等级制。”因此,德里达对传统哲学中的二元对立命题进行解构,也就是力图限制和动摇逻各斯中心主义。他主张解构性的双重阅读:①阅读复制作者或原文的意图;②阅读则解构第一阅读中已经被明确和决定的意义,即“批判性的阅读”。在《论文字学》中,他认为,作者以某种语言或逻辑写作,他的话语本质上“无法完全支配这种逻辑的体系、规律和生命”。阅读始终必须关注在“作者使用的语言模式中他能够支配的东西与他不能够支配的东西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作者本人也尚不了解。“这种关系不是明暗强弱的量的分配,而是批判性阅读应该创造的指称结构”。这样,第一阅读中制造的意义在第二阅读中被“散播”了,文本失去了围绕作者意图这条中轴线所决定的最初的、明显的语意要素,生产出一些不相融合且不能确定的意义。读者本来试图维持一种一致的阅读立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致的特性,但这种企图在文本的对抗性语言中被分解了,这种语言使他偏离了中心。
基于超文本技术的文学作品将故事内容或信息以多种方式编排,其结构具有很强的伸缩性,每一个节点都能够衍生出若干个节点,成辐射状散开,构成了多个层面的文本迷宫。作者在情节发展的每一个转折点都提供了若干选择,但他不能预测读者会跟随哪一个,这就意味着每条链接都同等重要。读者通过作者设计的链接,对阅读的进程、方向和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超文本技术促生了新一代的写作者,但同时也对读者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催生出新一代的读者。作家和读者之间的等级几近消融。
二、文本的开放性
德里达说:“文本之外无他物。”就是说,我们生命的整个组织、结构和本质,包括历史,都是文本中的东西,我们的生活就是文本的生活。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东西完全是通过对现有知识的讨论来得出更多的知识;而所讨论的、所得的知识都只是文本上的。超文本即如此,它通过无穷的链接、指涉、包罗万象使阅读在这样的海洋中飘来飘去,没有尽头、永不完结。德里达认为文字能够把话语从其主体的意图中解放出来,开创一个“自足”的领域,使一切实际主体消失。在超文本中,不同的节点通过不同的链接和路径相互作用,编织成永远开放的网络。它具有无限扩展的可能性,没有一个节点具备相对于其他节点的优先权,各个要素的顺序可以任意摆放。任何一个超文本文件都可以与其他任何文件链接而产生无穷无尽可能的文本,这种通过链接所生发的辐射接近于无限,恰恰说明了“文本之外无他物”。在网络时代还没有到来之时,德里达就已经使用了“链接”(liasions)、“网页”(toile)、“网格”(reseau)和“交织”(s'y tissent)这些迫切需要超文本性来表现的词语了。他强调文本的开放性、互文性和特定文本之外与之内区分的无关紧要。他对文本的断言恰恰准确地描述了电子虚拟而不是实体形式下的阅读与书写的新型组织系统。德里达预言了一种新的,更加自由和丰富的文本形式,这种形式依靠的是独立的阅读单位,它与罗兰·巴特的“区别性阅读单位”(lexies)很接近,他在《丧钟》里解释说“这本书的目的,以及风格就是mourceau”,乌尔姆把这个词语翻译成“点、片、小块、碎片;乐曲;小吃、一口”,并且指出,德里达认为,“mourceau总是分离的,如同它的名字暗示牙齿,所以你不会忘”,这些牙齿就是指“引号、括号和插入语:当语言被引用(放在引号之间)时,产生的效果就是释放了对一个支配语境的控制和掌握”。超文本是个巨大的集合体,包含了“元文本”(metatext)和泰德·纳尔逊所称的“文献宇宙”(docuverse)。实际上,德里达用“聚集”(assemblage)一词指他认为是印刷的一个对手:“这个词似乎更恰当地暗示聚集在一起的某些东西,它有着交错、编织和网状的结构,允许不同的线索、意义和力量各行其道,并行不悖,彼此之间又相互交错,并且也准备好去会集且绑定旁物。”由此不难看出,解构战略就是这样来激活西方文化结构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使其处于游戏之中,进而繁衍出更多新的意义。
三、互 文 性
德里达的互文性理论认为:每一个文本,每一种话语,都是能指的“交织物”(interweaving)或“纺织品”(textile),这些能指的所指是由其他话语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确定的。这样,每一种赏析的或者批评的阐释仅仅是对一个文本所做的尝试性的和部分的“补充”,因为一个文本的种种能指只载有它们多重所指的“印痕”。同时,对一个文本的每一种补充本身已经受到先前话语对那个文本的“污染”,以及其他相关文本的“污染”。所以任何一个文学文本都既具有旧文本的因素,又拥有新品格,处在新旧之间。“一种写作场景永远在另一种写作场景中,周而复始,以至无限……无数的小册子,它们是放置、装配在其他小册子中的,它们只有通过对其他小册子的嫁接、凝缩、摘引、题名或借鉴才能产生。”在《双重部分》中,德里达还认为,文学是一个符号文本对另一个符号文本的“模仿”,如肖锦龙所说,“在这里模仿和模仿对象没有内外之分、高下之别,而是平等的位移、替补和播散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同也有异,既有重复也有流变。同时,它们的关系也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断的转化之中。”由此进一步指出,文本与文本间相互模仿而构成了文本的互文性。在德里达看来,任何文本都是由许多不同的文本构成的,它可以通过不断地模仿、交叉、嫁接、引用等多种形式指涉其他的文本,全部记号与文本的外在性、内在性的全部语境分开,潜在地被无限的其他语境所“利用”,不断接受新的解释。初期的超文本理论家,如大卫德·波尔特、麦克·乔伊斯、乔治·兰多、斯图亚特·摩斯洛普等人都不由地将这种分支式的文本和后结构主义者,尤其是罗兰·巴特和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的互文理论联系起来。现在,超链接这种能够进行分裂的可能性早已被接纳,如玛丽·劳瑞-瑞恩所言:“超文本的拆解效应可以追随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对在认识论上引起质疑的一致性、理性和叙事结构的封闭性等概念的挑战;同时,这种效应也剥夺了读者对于完满阐释的满足感。”在解构主义看来,互文性不仅仅表达了文本之间的关系,而且是文本交互后产生的实际生成品,是一种意义的循环和再生。超文本通过链接文本或元素,使任何一个文本成为庞大的文本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文本通过链接延展,不仅成为网络中横向组合的一个链条,而且成为纵向聚合中的组成元素。德里达认为阅读类似于X光照片。透过X光,原来的照片产生新的、本来就存在只是未被发现的图片。换句话说,在上一层画的画下面,发现了另一幅隐藏着的画,由另一画家或另一画家画的画。不管这人是谁,他因为缺少材料,或为了创造一种新的效果,利用了古代画布为原料,或保留了一幅新草图的断片。图画之间相互独立,但又可以互相联系;正如文本之间相互独立,但可以任意联系,即互文。文本无休止地敞开、叠合,不断发生裂变,生成新的文本;对于同一个文本,存在着同样合理的互相冲突的解释,这些不可通约的解释预示了文本无限可能的前景。“互文性”指涉的是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包括了文本与文本、语词与语词、语词与图像等元素之间的联系。与传统文本不同,超文本不必将它们的文本组织到与一个中心文件相关的关系中,它在结构上保留了所有组成文件同样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超文本可以指向其他的文本,这不但合理合法,而且也是给那些文本以新的生命,成为一种互相提升的“双赢”过程,而不再是简单的索取和给予的单一关系。互联网上的文本,因为超文本链接而增加了新的活力,网络也因这无穷的链接实现了自我组织、自我增值和价值扩散。
无论人们将互文性视为一种特殊的审美项,还是文学意义产生的基本条件,都必须看到,作为超文本基础组件的电子链接是实现互文关系的一种理想设计。任何两个文本都能被链接,而点击这个链接的读者将会处于文本之间。超文本促生了多义结构——它合并不同观点,而非强迫读者从中抉择,因此,这种特性也极宜表达知识界的美学与政治思想,即将保留多样性提升为根本的价值观。
注解【Notes】
①“将导引之文的能指切割为一连串短而紧接的碎片,我们称为区别性阅读单位(lexies),以其为阅读单元之故。阅读单位或含数词语,或含数句子……每一阅读单位,究其极,皆应有三或四个意义可枚举,是所望焉。”([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②《丧钟》于1974年出版。雅克·德里达将他对黑格尔哲学著作和对让·热奈特的自传体作品的阅读并置为一体。此书每页都分成两列,字号大小不一。左边是关于黑格尔的,右边是有关热奈特的。每一列中都包裹着来自于所述作品和来自于字典上的各式引用。它的风格与内容引发了人们对文学流派和写作性质的思考。
③元文本,即“最终文卷”,来源于以下典故:文字与图像之王迪奈尔与其信徒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最终文卷”。他深信这份文卷包含了多元宇宙的所有奥秘;他认为主物质界中每一份曾经存在的文字记录都可能含有“最终文卷”的零星片段——一个单字、一组字词、一本典籍中。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Landow, George P. The Convergence of Contemporary Critical Theory and Technolog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2, p.1.
[2][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3页。
[3][法]雅克·德里达:《多重立场》,佘碧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8页。
[4][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5][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6]Ulmer, Gregory L. Applied Grammatology: Post(e)-Pedagogy from Jacques Derrida to Joseph Beuy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5, p.58.
[7]Ulmer, Gregory L. Applied Grammatology: Post(e)-Pedagogy from Jacques Derrida to Joseph Beuy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5, p.131.
[8]肖锦龙:《德里达的文学本质观——〈双重部分〉的第一部分谈起》,载《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第127页。
[9]肖锦龙:《德里达的文学本质观——〈双重部分〉的第一部分谈起》,载《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第122页。
[10]Ryan, Marie-Laure. Narrative as Virtual Realit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1, p.7.
Hypertext, as a means of link mode of information, adapts itself to the need of people to manipulate large quantities of information, and meanwhile, instantiate post-structural ideas, especially Jacque Derrida's deconstruction idea. This presented thesis,which demonstrates this from three points: anti-logocentrism, openness of text, and intertexuality of text, aims to illustrate that despite of the fact that hypertext and deconstruction belong to different circle, they tend to converge; moreover, the reading under hypertexual context can clearly expound some significance of the postmodern critical theory.
Derrida Deconstruciton Hypertext
Li Jie is from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y, Ningxia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focus is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李洁,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
Title: The Mutual Corroboration of Derrida's Deconstruction and Hypertext Conception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