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长征叙事”的新收获——读周承水的《长征演义》

时间:2023/11/9 作者: 世界文学评论 热度: 22420
樊 星“长征叙事”的新收获
——读周承水的《长征演义》

  樊 星

  当代文艺的史册中,“长征叙事”常写常新,值得注意。从当年陈其通的话剧《万水千山》、李昴导演的电影《突破乌江》、傅超武导演的电影《金沙江畔》、王愿坚的短篇小说《七根火柴》、马忆湘的长篇小说《朝阳花》、萧华作词的《长征组歌》、陈昌奉的回忆录《跟随毛主席长征》到1980年代以来乔良的中篇小说《灵旗》、黎汝清的长篇小说《湘江之战》、蔡继渭导演的电影《四渡赤水》、王朝柱编剧的电视连续剧《长征》、王树增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无论是正面讴歌红军长征的英雄历程,还是聚焦历史悲剧中的人性变异、人心悸动(如《灵旗》那样写一个逃兵命运的作品),“长征叙事”的层出不穷都昭示了长征在中国当代文艺家心中的耿耿难忘。是的,任何一次非常的历史事件,都为经历者和后来人提供了丰厚的文学素材,促使人们从中汲取历史的启迪、感悟命运的玄机。写到这里,笔者甚至想起了当年鲁迅先生曾经为红军长征的壮举所感动,计划写一部关于长征的长篇小说,却终于未曾如愿的往事,也想起了冯雪峰先生曾经写过的一部长篇小说《卢代之死》在灾难中失踪的悲剧……长征,足以感动一代又一代人!

  现在,笔者又读到了鄂州作家周承水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长征演义》。作者多年来潜心研读了大量有关长征的史料,笔耕六载,完成了这部百万字的著作,工程之不易,可想而知。在长征已经完结80年以后,作者以这部作品表达了后来人对长征的纪念,同时也丰富了当代人的“长征叙事”。作者不仅以开阔的气势真实记录了红一、二、四方面军曲曲折折的长征历程,也深入刻画了红军内部错综复杂的路线斗争与权力斗争;不仅生动描绘了那些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也揭示了他们心理变化的某些起伏曲线。看得出来,作者基本上是以史实为依据,以还原历史真实为追求的。作品中对那些后来出了问题的红军将领(如周昆等)的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也体现出作者对红军历史的研究有素。作品曾经得到过贺龙元帅之女贺捷生的称赞,可见难能可贵。

  另一方面,笔者也感到作品有进一步打磨的必要。中国的历史演义,历来注重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而相比之下,《长征演义》中的战争描写就显得比较简单化、平面化了。在这一方面,《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经验值得学习。此外,由于作者爱憎分明,对某些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刻画显然缺少应有的层次感,例如对于李德、秦邦宪、张国焘的描写就常常显得简单、苍白了些。近年来,中共党史研究越来越注重对那些历史人物性格复杂性的揭示,是值得作者留心的。

  樊星,武汉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