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评《苍老的北塔》

时间:2023/11/9 作者: 世界文学评论 热度: 17246
桂延松

  评《苍老的北塔》

  桂延松

  《苍老的北塔》是江鹄诗集《诗水流年》中的一首短诗,诗人围绕“北塔”这一意象进行了一系列的回忆。在诗中,诗人江鹄运用了孩子童真的独特视角,营造了一种朴实而生动有力的画面,诗中作为核心意象的“北塔”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性内涵,使得全诗真切自然而又蕴含深意。

  画面感 视角 象征性

  Author: Gui Yansongis a postgraduate student of School of literature, China Centre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specializing in Europe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Email: 13116095561@163.com清代诗评家黄子云说:读一首诗,“当于吟咏之时……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窨冥惚恍之问,或得或丧,若存若忘,始也茫焉无所遇,终焉元珠垂曜,灼然毕现我目中矣”。近日品读江鹄诗集《诗水流年》,读到《苍老的北塔》一诗时,内心为之一颤,感受诗中的画面和氛围,真是“灼然毕现我目中矣”。

  《苍老的北塔》是一首很简单的诗,全诗共30行,叙述的也是诗人孩童时有关“北塔”的一些很简单的回忆,让人一目了然。然而《苍老的北塔》又是一首很复杂的诗,因为仔细品读之后我们会发现诗中意象的丰富象征性以及隐藏其中深远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境界。

  诗是以诗人的独特感受为生命的。诗人不是通过对审美对象的“知”与“不知”、“懂”与“不懂”产生诗的,而是通过对审美对象发生某些独特感受,并由这种独特的感受激发着胸中的激情才有诗的。《苍老的北塔》正是诗人对“北塔”独特的审美感受,以一种朴实而生动有力的方式表达出来。

  诗人对回忆的青睐,并非悖离诗歌的抒情传统,而是在追叙的基础上,更深一步地逼近诗歌艺术的真实本质。诗歌的艺术魅力不是来自空泛无力的辞藻堆砌,而是对生活真实体验之后的情感自然流露。《苍老的北塔》结合诗人对“北塔”的回忆,真切自然地营造了一种朴实而生动有力的画面,让人读来眼前充满着画面感。

  “北塔是一位苍老的祖辈/在爷爷的爷爷出生之前/它就很老很老了”,诗人以拟人的方式描绘着北塔的历史之悠久,他没有直接叙述北塔的“苍老”,而是通过“在爷爷的爷爷出生之前/它就很老很老了”来映衬北塔的苍老,这种方式让北塔从物转化为人,显得亲切自然。吉尔伯特·赖尔(Gilbert Ryle)认为“回忆能够采取忠实地用词语叙述的形式”。这正是本诗的一大特点,通过简洁的词语来进行回忆叙述,自然而生动。诗人描绘小时候的傍晚也是形象而生动的。“母亲用北塔的妖怪/把我早早关进家门/父亲用北塔的大蟒蛇/把我塞进被窝”,母亲和父亲出于对孩子深深的爱,编造了“妖怪”和“大蟒蛇”的故事,让孩子能早早地上床睡觉。“关”和“塞”二字看似粗鲁,其实饱含着父母对孩子的爱,以及作为孩子的“我”对这种行为的不理解。“北塔”在童年时代的诗人心中是一种恐惧的象征,以“妖怪”和“大蟒蛇”等对儿童心理能产生恐惧作用的事物来渲染这种氛围。诗人幼小的心灵充满着想象,“我羡慕盘旋在塔顶的老鹰/妖怪抓不住它/它能随时冲下去/啄瞎大蟒蛇的眼睛”,诗人运用了“盘旋”、“抓”、“冲”等动词,勾勒出一幅充满力量的画面。

  “上学时的早晨/老师用北塔保佑、祈福的功能/把北塔砌在我的心中”,一个“砌”字凸显出“北塔”在诗人心中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时“北塔”在诗人心中是一种神圣的向往,“我一直盼望能攀上去/打开那扇/从来都紧闭的小门/把塔里装的/扬善、慈悲、佑福的光芒/都放出来/照得更远更广”,一个“攀”字就形象地描绘出北塔的高大、耸立,诗人上学之后希望将扬善、慈悲、佑福的光芒照得更远更广,孩童内心纯真而善良的愿望通过诗句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滂沱雨夜/北塔用苍老的身躯/与闪电铸成的剑/雨绳拧成的鞭/搏斗了一番之后,终于散了骨架”,“闪电铸成的剑”将闪电比作剑,“雨绳拧成的鞭”将大雨比作鞭,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滂沱雨夜的激烈场面。“铸”和“拧”二字分别突显了闪电的猛烈以及雨势的强劲。同时作者又一次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北塔的坍塌比作“散了骨架”,映衬了首句“北塔是一位苍老的祖辈”。

  乔治·桑塔亚那在《诗与哲学》中指出,诗歌应当表现出生活丰富的深层、感觉的特质、语言的诗韵、游戏的意趣和灵魂的梦想。通过品读《苍老的北塔》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其独特的描写视角。

  《苍老的北塔》运用了孩子童真的独特视角,使全诗内涵丰富而充满童趣。诗人用童年孩子的视角来描述“苍老的北塔”,将北塔看作一位苍老的祖辈,不直接描述北塔的形体、年代,而是用“在爷爷的爷爷出生之前/它就很老很老了”这两句诗凸显了北塔的苍老,使诗中充满着童趣。这样的表现方式简单而生动有趣,让人读来倍感亲切。北塔里原本是没有妖怪和大蟒蛇的,但是借助孩子想象的视角,北塔被“妖怪”和“大蟒蛇”所占据,间接地刻画了北塔在诗人小时候内心所形成的形象。小时候的诗人羡慕充满力量盘旋在塔顶的老鹰,因为它是一种力量的代表,在孩子心中,“妖怪抓不住它”,老鹰还能“啄瞎大蟒蛇的眼睛”,也只有借助孩子的这种视角才能真切而自然地表达出“苍老的北塔”的那种神秘感和恐惧感。上学之后“我”眼中的北塔超出了实体物质的范畴,而成为了一种能够扬善、慈悲、佑福的正义力量的象征,“老师用北塔保佑、祈福的功能/把北塔砌在我的心中”,北塔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力量已经融入到了“我”的心中。描写滂沱雨夜更是运用了孩子的视角,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滂沱雨夜,北塔“散了骨架”好像是与“闪电铸成的剑”和“雨绳拧成的鞭”搏斗一番之后的结果。因为在孩子的眼里,世间的一切奇妙都是可能的,通过儿童的视角对“北塔”进行描写,使得全诗虽主要描写“苍老的北塔”,却充满着童趣。

  在深入品读全诗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苍老的北塔》中“北塔”这一意象所蕴含的象征性内涵。“塔”这种建筑是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佛教经典中记载,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舍利”的建筑物,后来随着佛教引入中国,与中国的建筑风格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建筑。塔的用途在中国由原来单一的礼佛性质发展到装点山河风光,弥补风水之不足,倡导淳朴文明和谐的民风民俗及振兴文风,还有筑塔镇邪恶之祈愿的寓意等等。

  在《苍老的北塔》中,“北塔”这一意象所蕴含的象征性内涵是具有变化性的。“北塔”在诗人的眼中是“一位苍老的前辈”,它充满着神秘感和传奇性,“妖怪”和“大蟒蛇”这些对人类具有威胁的意象更是衬托出“北塔”的恐怖和不容靠近。这时候“老鹰”这一意象就成为了一种能战胜恐惧的充满力量的象征,这也体现着小时候的“我”对一种正义力量的向往。

  上小学之后的“我”通过老师的教育,赋予了“北塔”以“保佑、祈福的功能”,北塔作为一种实体建筑一直都存在在那里,这种内涵的变化其实是诗人“我”内心成长之后的一种反应。北塔不再是一种恐怖力量的象征,也不再是不容靠近的了,而是“我一直盼望能攀上去/打开那扇/从来都紧闭的小门/把塔里装的/扬善、慈悲、佑福的光芒/都放出来/照得更远更广”,“北塔”真正具有了它一般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一种善和祈福的象征。

  在滂沱雨夜,“北塔”成为一位苍老却充满力量的搏斗者,“闪电铸成的剑”和“雨绳拧成的鞭”成为一种“恶”的象征,而“北塔”则充满了力量和正义。虽然它“终于散了骨架”,而这时的“北塔”已不再是那么神秘和不可接近了,“我慌忙与北塔对话”,此时, “对话”二字彰显了人与塔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我”与塔的关系从恐惧和不容靠近到盼望能攀到塔上去,到“我”与塔之间能形成对话,彰显了人与自然万物逐步走向融合的过程。诗人将“北塔”赋予人性,象征着社会的善良和正义的力量,由“北塔”联想到人,“想发挥功用/首先要恢复青春和体力”。诗歌在此蕴含着人与社会发展的深层内涵,看似简单的两句其实提升了全诗的境界。“北塔”想要发挥“保佑、祈福的功能”,首先要恢复青春和体力,苍老的“北塔”最后只能是“散了骨架”,而对于我们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想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首先要保持自己的青春和活力,这样在面对社会的恶势力时才不会轻易地“散了骨架”。“我”与“北塔”的对话,其实就是由塔及人,从而含蓄地表现出这一道理。这也体现了诗人江鹄对自然、社会洞察之后的顿悟,“对话”既是一种空间性的——“我”与“北塔”的对话,也是一种时间性的——“我”与过去的对话。

  在《苍老的北塔》中,诗人运用了孩子童真的独特视角,营造了一种朴实而生动有力的画面,诗中作为核心意象的“北塔”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性内涵。该诗传达的内容如此之多,传达的方式如此丰富、如此精妙,以至于如果我们试图通过在精巧、深奥方面不及诗歌本身的媒介来传达的话,诗所传达的东西就会被扭曲、被破坏,这也许就是“诗无达诂”吧。

  注解【Notes】

  [1]王夫之:《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47页。

  [2]江鹄:《诗水流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3]谢克强:《行走的美学——序<邹惟山十四行抒情诗集>》”,载《邹惟山十四行抒情诗集》,长江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

  [4][英]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45页。

  [5][美]乔治?桑塔亚那:《诗与哲学》,华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6]见王小兰:《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The Old North Toweris a short poem which wrote by Jiang Hu,the poet created a series of memories around the "North Tower".In this poem,the poet creat a simple and vivid picture from a child's unique perspective.The "North Tower",as the key image of the poem,contains a rich symbolic connotations,which makes the poem real and natural and contains profound meaning.the feeling of images perspective symbolic

  桂延松,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欧美文学。

  Title:A Review OfThe Old North Tower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