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次课堂“意外”的反思

时间:2023/11/9 作者: 博览群书·教育 热度: 17319
刘菊莲

  课堂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团体,时刻都会发生变化,会产生一个个“意外”,也会出现一个个惊喜。那天,数学课的内容是《认物体》,尽管课前我做精心地准备,但还是出现了“意外”,让我始料未及。学生认识了各种图形后,让学生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哪些是球,哪些是圆柱。学生们纷纷说出了很多例子,这时,有一个学生说:“我家里提水的桶子是圆柱。”他刚说完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我认为那不是圆柱”、“圆柱上下圆一样大,提桶的口和底不一样大”,我认为是圆柱……顿时,课堂成了正反双方的辩论会,教室里可热闹了。课才上了一半,再这样讨论下去,这节课怎么上?但如果我及时制止,肯定会打消他们讨论的兴趣。

  我二话不说便拿起教室里未装水的提桶摆放在讲台上,“像这种提桶的口和底一样大吗?( )请仔细观察。”“不一样大”!同学们齐声回答。“是不是圆柱?”我又问,“不是圆柱”。反方喜形悦色,正文有占不服气,我赶紧说:“当然,有的同学家里的提桶口与底一样大,那才是圆柱,也许你们看到的桶子形状不同,才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方这才高兴。于是,我表扬道:“你们都有各自的观点和立场,敢想,敢说,乐于发表独特的见解,都是好样的。”

  這样处理看似很恰当,给了学生主探索的空间,并做了积极的评价,但课后,我总觉得还可以处理得更好一些。《数学课程标准》中得出: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不由得让我反思:当学生争论不休时,我过急地拿出铁桶给大家展示 ,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办法的能力。我为什么不问问:“你看到的桶子为什么是圆柱呢?”、“为什么又不是呢”、“你们有没有办法使人信服?”让他们各自充分说出自己的理由,也许他们只需要我稍加点拨,会想出和我一样的办法或更好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后自己想办法解决,就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而我却急急的包办代替了。

  其实,学生在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圆柱时,同一种物体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他们不受思维定势,不随声附和,这是思维 的发散,也是创新初步体现 。这点小小的意外—“辩论会”,对于别人来说不足为奇,可它却足以让我感到惊喜。

  我觉得,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生动活泼的课堂更应该有个性飞扬的学生。人要我们平时善于捕捉,正确对待课堂上看似微小的“意外”,并稍加点拨,课堂气氛就会一浪高过一浪,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更好的培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