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思想自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也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因此,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时期,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我们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文章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出发,揭示出了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集团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①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词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没有,但在各个领域中已经开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诸子百家的观点对我们现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概述
(一)社会政治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在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扩大影响范围,导致周王室权利日益衰落。而且“士”阶层的作用也在逐渐扩大,“学在官府”的局面也被打破。各诸侯国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老百姓的思想政治教育,纷纷开始著书立说。
(二)社会经济背景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传统劳作方式得以改变,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小型家庭数量增多,加速了宗法制的解体。同时,商业也发展起来并且初具规模,致使贵族的社会地位不断被冲击。到春秋末年时,封建制度的私田所有制取代了土地国有制,使生产关系发生重大的变革。
(三)社会文化背景
周朝末期私学兴起,受教育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贵族,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促使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哲学家、政治家等。
二、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及其特点
(一)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
在“百家争鸣”的盛大局面中,形成了许多思想政治教育观点,主要有:
1.儒家观点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始祖,他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他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和“礼”的思想贯穿他的整个思想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达到“仁”,即爱人。孔子的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
孟子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的基础是性善论,他近一步深化了孔子“仁”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用“仁政”、“民贵君轻”的观点,来解决出现的民生危机。同时,在思想政治在教育过程中百姓也要做到对君主统治服从、恪守本分。
2.道家观点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鼻祖,他主张“大道无声,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认为自然世界是按照规律運行的,在顺其自然的同时,统治者要最大限度地使老百姓们安居乐业。“道”是老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观点。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他以“齐物论”的观点为理论基础,论述宇宙世界是万物同一的;反对有为政治,强调无为政治。
3.墨家观点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观点,兼爱是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核心。他反对一切进攻式的战争,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同时,墨子还反对任人唯亲,认为统治者应该培养贤才,为百姓尽心尽力的做事。从墨子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墨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注重道德教育。
4.法家观点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重视用法律来治理国家,认为礼教不能完全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法律教育才能解决。并且强调要以法律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同时还要采用官吏作为教育者,实行“以吏为师”的措施。这体现出韩非十分地注重教化。
(二)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观点的特点
1.以人为本,强调“人性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人性都进行了阐述,都关注道德问题,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都是从人的道德问题上去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孔子主张“仁”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孟子主张人性本善的教育观点。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认为人性本恶,社会成员之间的一切关系都是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之上的。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了人性论的观点。
2.突出爱国的思想观念
诸子百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中都包含着爱国的情愫。孔子渴望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并且孔子也为实现他的理想不断努力。孟子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提出了“仁政”和“民贵君轻”的观点,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荀子提倡用礼法相结合的思想来治理国家。墨子希望和平解决矛盾,避免伤害百姓。道家的鼻祖老子,他主张通过遵循规律,顺应自然来维护国家的安定。法家代表韩非的“法治”思想彰显了他对国家的热爱,渴望国泰民安的美好夙愿。
3.注重道德教化
诸子的思想理论都十分注重道德。孔子所提倡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往方式就是道德教化的一种。孟子的“四德说”和“四心说”是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韩非的道德观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出的忠孝观上,他曾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主贤臣而弗易也。”②在封建宗法制度的社会里,不论国家还是个人都十分重视道德教化,重视道德对政治统治的作用和影响。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对当今的启示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还体现了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教育的悠久历史。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对我们当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一)以人为本,秉承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性化思想体现在对人的本性的认识上。孔子根据“有教无类”的观念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途径: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进行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爱好差异培养多向人才;根据学生的工作差异跟踪继续教育等等。孔子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以人为本,提出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通过教化使人变善,不断推进和提高人性。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可以通过教化使其改掉恶的本性,不断朝着善的方向发展。孟子和荀子这二者都是主张通过教化来提升人性,出发点都是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以人为本,秉承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对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二)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其自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他认为当管理者自身行为端正同时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强制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自觉模仿行动起来的,反之亦然。孔子的这个观点启示我们,教育者在对受教者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以及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所以作为教育者应该严于律己,不断丰富学识,提高道德素质,并且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多种媒介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孔子為了他远大、崇高的理想,去各个诸侯国游说传播思想。孟子和墨子也是采用游说的方式传播和发展儒家的思想观点。从诸子的思想传播方式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很注重使用说理的方式进行道德教化。当今社会传播媒介日新月异,我们不能单纯采用灌输式教育,还应吸收和创新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将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传播媒介手段之一,这样就可以在教育过程中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受教育者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内心信念、外化为行为表现。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期,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要革故鼎新,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要不断地继承和发扬。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无论是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我们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共同致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注释:
①陈万柏.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②韩非.韩非子·忠孝[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
[1]孔德立.先秦诸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蒋海英.论隋唐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继承和发展[J].焦作:焦作大学学报,201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