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翻译译例赏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中旬 热度: 17411
杨芙蓉

  沈阳大学 外国语学院

  摘要:翻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交流,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很难全部表述出来。本文针对大英博物馆中我国的一些珍品进行了翻译译例赏析,比如元青花缠枝莲鳜鱼纹菱花盘、元青花折枝牡丹孔雀大罐、玉琮等,希望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翻译译例;赏析

  大英博物馆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设置有中国展厅,收藏了不少佛像、瓷器、兵马俑、青铜器、壁画等。据统计,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共有两万三千多件,收藏于十个储藏厅中。对其中的文物翻译进行赏析,有助于理解文物的内涵、背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元青花缠枝莲鳜鱼纹菱花盘翻译赏析

  大英博物馆中收藏了不少我国陶瓷的珍品,比如元代后期尤其是至正年间的一些青花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一件元青花缠枝莲鳜鱼纹菱花盘,该盘为菱花口,总计十六瓣,板沿、圈足、深腹,砂底无釉。这一盘子的颜色白中泛青,盘中画有一条在水草间畅游的鳜鱼,四周还漂浮着水浮莲与金鱼藻等植物,仿佛随波飘动,栩栩如生。盘子内壁上画有青花缠枝莲,边沿上画有锦地菱形纹,属于较为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大英博物馆对该件藏品的英文介绍内容是:“Porcelain dish painted with a fish among water plants. Yuan dynasty,14th century A.D. Overseas trade boomed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Among the imports from Iran was cobalt. Its use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1300s on the high-quality white porcelain from Jingdezhen had a fundamental impact on ceramics throughout the world.”對应译文为:“瓷盘,上绘一鱼在水草之间,制作于公元十四世纪,元代。当时海外贸易发达,十四世纪早期景德镇就将由伊朗引进的钴料运用于优质白瓷制造,并对全球制瓷业造成了重大影响。”

  我国元朝时期的青花瓷,具有体积大、胎骨厚、花样新奇多变等特点,并且纹样和制瓷工艺科学融合在一起,经常出现莲瓣图案或形状。从瓷器的砂底可看出,元代青花瓷的胎质淘洗通常略显粗糙,存在刷痕、砂眼等,并且缩釉与底足的部分还经常出现鸡心点、火石红。这类瓷器的釉料当中一般含铁量大,釉层较厚,颜色白而泛青。上述菱花盘制作所采用的钴料,又称作苏泥勃青,富含多种矿物质,属于玻璃类别的晶体矿物。在制作过程当中,其钴料会经由高温烤制,产生浓艳的色泽,并且颜色深浅不一,能带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缠枝莲是将莲花作为主题,其图案细腻而优美,极富艺术价值。元代青花瓷的缠枝莲,每一片花瓣之间都留出了空白,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而莲叶为葫芦形,是我国文化的典型元素。而“鱼”的形象,在我国代表着“年年有余”,也是富贵、吉利的象征。所以,在翻译内容中,将这些重要元素表达出来,能凸显中华元素的深厚文化底蕴。

  二、元青花折枝牡丹孔雀大罐翻译赏析

  大英博物馆中有关我国文物的介绍翻译,通常都较为简洁明了。比如元青花折枝牡丹孔雀大罐,其具有圈足、直颈、素底、圆肩等特点,罐体上画有青花孔雀,一雌一雄,中间还画上了缠枝牡丹,其间穿插了竹子和芭蕉等,罐子颈部还画有波浪纹路。其英文描述为:“Guan jar, porcelain with under-glaze cobalt-blue decoration of a peacock and peahen.14th century AD. The jar is thick and heavy, which is typical of early large pieces from Jingdezhen,before the strength of the ceramic material had been fully discovered.The decoration on this example is amongst the boldest to appear on 14th—century wares.”对应的中文为:“罐子,釉下彩青花,饰有一雌一雄两只孔雀。制作于公元十四世纪,形态厚重,属于景德镇早期大型瓷器,生产于发现制瓷原材料的强度以前。其纹样表现出当时景德镇瓷器的粗放特点。”如果认真品读如上文字,就会发现其中似乎并未展示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在中国,牡丹属于百花之王,是繁荣、富贵的主要象征。孔雀则代表了吉祥如意、天作之合。芭蕉意味着开枝散叶,竹子则象征高风亮节,波浪纹路则含有永生的意义。但这一翻译没有将上述丰富的文化元素充分表达出来,因此很难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玉琮翻译赏析

  大英博物馆内收藏有新时期时代的委角玉琮,这是我国良渚文化中的主要礼器之一。该礼器是较矮的委角形方柱体,外方内圆,上下皆属于圆状,切割非常平整,中间有对穿圆洞。礼器周身经过了泥土的浸润,呈现出朦胧的白色,且装饰有神兽图案,将四角线作为中心,分为四部分。其中人物的眼睛、眉毛等,都是用细阴纹刻出的。关于该礼器,其英文表述为:“A tube of sqaure cross -section pierced with a circular hole,later known as a cong. The corners of tong are decorated with faces,indicated by eyes and parallel bars suggesting hair and a nose. such as those found in the Neolithic Liangzhu burials at Fanshan in Yuhang county in the jiang province,Neolithic type c.2500 BC.”与其相对的中文为:“管状物,孔圆形方,后人称之为琮,四角均带有纹样,平行线代表头发、鼻子,和眼睛一起组成人的脸孔,和浙江省余杭县反山中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梁柱墓葬内的玉器极为相像。此器物属于良渚型,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公元前2500年。”此译文缺乏对器物必要历史背景的阐释,难以体现文物的考古价值和历史意义;任何语言都需要扎根于实际的文化当中,而文化应当也要以语言构造为核心。在翻译时,必须要注意让参观者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感受到艺术真谛。

  四、结语

  我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社会背景等均有较大差异,因此中西方在思想、行为等方面也存在许多差异。翻译是为了进行交流和沟通,因此必须要重视强化对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翻译,将器物的特点更为准确地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陈张帆.中国博物馆文物文本资料翻译现状浅析[J].海外英语,2014,21:144-145.

  [2]欧艳.文物博物馆翻译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06:84-8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