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摘要: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1)的调查数据,借助一般线性回归的统计技术,可以了解中国基层民主发展与治理的真实情况。研究发现:村民自主性、民主制度实施、民主重要性等对目前乡镇政府的民主政治建设状况有影响。
关键词:基层治理;民主政治建设
一、研究背景
乡镇处于中国行政区划的最基层,是联结乡村与城市的重要纽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农村基层管理体制也进行了相关改革: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镇政府,开展村民自治。近30年过去,乡镇体制改革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在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境,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为深化乡镇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石。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举足轻重,“19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事实证明,农村的兴衰治乱是一个国家稳定与否的基石和标志,国家的乱始于农村,农村的治必然带来国家的兴盛与安宁,这几乎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普遍规律”。[1]2005年10月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正式废除了在我国存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国家不再从农村汲取资源,同时增设各项补贴,开启了从农村抽取资源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向,推动并加速了中国乡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社会转型,使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們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乡村社会既有的历史积弊加之免除农业税后出现的新问题,使得乡村治理依旧困难重重,如乡村公共服务短缺,一些乡镇府仍然沿袭“官”本位的行政理念,资源分配不均,由此引发了农民的极大怀疑与不满。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假1:乡政府和老百姓的关系对民主政治建设有显著影响。即双方关系越好,民主政治建设越佳。
假设2:政府越重视村民意见如征地、调整土地,民主政治建设越强。
假设3:村民去乡镇府办事,政府干部态度越好,民主政治建设越完善。
假设4:村委会、人大代表选举的公平性越高,人们对乡镇民主政治建设越满意。
假设5:民主制度解决我国面临的各种问题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提高民主政治建设水平。
假设6:乡镇府干部越重视民主,民主政治建设性越高。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是201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项目。该调查是是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社会调查小组发起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大型抽样调查项目,其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国基层民主发展与治理的真实情况,调查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对乡镇政府工作的评价、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评价、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对腐败的评价、对基层民主发展的评价以及其他一些有关政治意识、政治行为方面的问题。本文引用并通过分析此数据发现乡镇民主中存在的问题。
(三)变量设置
首先,需要考虑的控制变量是年龄以及性别变量,其中性别为虚拟变量,本文在对被调查者进行性别测量时,将男性取值设为1,女性取值为0。年龄以调查时(2011)的实际年龄为主。本文采用的数学模型是一般线性回归,该模型反映的是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变量具体设置如下:
1.因变量:民主政治建设(对目前本乡镇政府的民主政治建设状况满意度)
2.生活环境变量:外部环境(乡政府和老百姓的关系);村民自主性(政府是否重视村民意见如征地、调整土地);政府干部态度(去乡镇府办事,政府干部的态度);政府干部选举(村委会、人大代表的选举的公平性)
3.政治观念和行为变量:民主制度(民主制度能否解决我国面临的各种问题); 民主重要性(民主与经济哪个重要);性别 (女性=0, 男性=1);年龄(被调查之日的年龄)
(四)模型分析
如表2所示,p<0.05,说明在显著度为0.05时,模型在总体中有意义,通过检验。
如表3所示,R2经检验具有0.05显著度,说明模型有意义,自变量会影响因变量,加入控制变量年龄、性别后,调整R2为0.176,减少误差0.176,模型拟合程度较好。
影响因变量民主政治建设的各个自变量中,村民自主性即政府是否重视村民意见如征地、调整土地对其有一定影响,村民自主性越差,民主政治建设越弱,即村民对目前本乡镇府的民主政治建设状况满意度低下;同时自变量民主制度越强即乡镇府能解决我国面临的各种问题能力强、效率高,民主政治建设越完善;自变量民主重要性越高(相对于经济),民主政治建设越好;村委会、人大代表选举的公平性越高,人们对乡镇民主政治建设越满意;乡政府和老百姓的关系对民主政治建设有显著影响,即双方关系越好,民主政治建设越佳;村委会、人大代表选举的公平性越高,人们对乡镇民主政治建设越满意。
三、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影响乡镇民主治理的因素有民主重要性、乡镇政府干部选举公平性、政府干部与村民的关系、政府对待村民的态度等。同时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乡镇民主治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乡镇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深入,公民民主意识得到显著提高,且随着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乡镇自治制度在广大乡镇的普遍推行,乡镇民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当前乡镇基层民主建设还处于欠发达状态。一方面,基层民主建设中的程序民主过程尚有待加强;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农村基层民主重要内容的乡镇政权民主建设存在高度滞后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战略任务,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系统工程,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政治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和发展基层民主,在现有的乡村政治体制下,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已成为保持农村进一步稳定,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整个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厚安,徐勇主编.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M].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2]汪玮.转型期中国乡镇民主治理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处,2011.
[3]姚锐敏.推进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民主进路探析[J].当代政治,2011,5(185):30-35.
作者简介:陈晓丽(1992—),女,山西阳泉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