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博览群书·教育 热度: 15472
马惠芳

  摘 要: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单调,教学思想陈旧,创新意识淡薄;改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自主过程;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

  关键词:现状;自主;策略

  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师串讲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读写教学严重脱节,学生表达能力低下,作文内容“假、大、空”。

  2.学生学习被动,自己读书的时间少,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参与差。

  面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农村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因此,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教师应教给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课堂上安排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书。高年级以学生个人默读为主,并要求圈点批画,教給方法后,使学生形成读书动笔的习惯,鼓励学生读书后提出问题,检查读书的效果。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学生读书时,读思结合,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针对问题,对文章的词句段篇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这正是学生通过自己思维,理解语言的过程,达到思有所悟的境界。),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后,让学生交流、改进,再尝试,再读书从而积极主动的获取新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取。),四练(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课堂上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做,以巩固和扩大读书的效果。设计练习时,一是注意形式多样;二是设计具有启发性避免死记硬背的题目;三是尽量包含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性质;四是改革评价方式,用讨论汇报评价方式。探讨解题步骤,汇报解题成果,主人解题方法,变注重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的探讨。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让他们畅所欲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打开学生的想象之门,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地发言、讨论、交流,让学生真正感受学习的快乐。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好的导语尤为关键。例如:在教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先出示春景图,让学生感受春天,同时用设计好的导语导入: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地进行知识传递和吸收。此外,在课堂中要对对学生说一些鼓励地话语,如“你真聪明,你真棒!......”等等,让学生觉得他很能行,就会学得更主动。

  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 成功 ,体验到成就感;适当 组织学 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主动汇报,交流学习。2.互相讨论,及时评价。 3.大胆发问,鼓励创新,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可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

  三、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操作。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改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更对教师的的素质提出了挑战。需要解放课堂,建立新课堂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所有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