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简爱》是一部以女性主义为主题的杰出作品。小说主人公简爱随着她成长环境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我反抗过程,从一个寄人篱下的孤苦女孩逐步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女性。简爱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自尊、反抗、坚强、独立的精神值得所有女性学习。
关键词:独立;反抗精神;女性主义
一、简·爱的性格成因
在舅母里德太太家生活的时期,是她性格的萌芽阶段。年方十岁,父母双亡的简爱便寄居在这个贵族之家。她孤苦伶仃的身世,并没有得到舅母的同情与关怀,这个寄人篱下的穷亲戚,反而被视为额外的负担,连一个佣人还不如。表哥约翰骄横残暴,像个杀人犯,却从来没有人责骂他;乔奇安娜凶狠毒辣,大家却纵容她;伊丽莎白任性自私,却受人尊敬。而简爱循规蹈矩,却动辄挨打受骂,肉体和精神上备受折磨。起初她对约翰的责骂,想的只是如何去忍受。但她领悟到忍受是无济于事的,她终于起来以牙还牙了。她打了少爷,结果被关进里德先生断气的红屋子。她向里德太太求饶,但里德太太还是狠心地把她推回了闹鬼的屋子里。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她始而伤心落泪,既而思考觉悟,最后终于斗争起来。针尖对麦芒,这是她回答严峻现实的唯一办法。逆来顺受只会招致更多的拳头、更多的凌辱和更悲惨的结局。于是,简爱像弹簧一样,被压迫下去就必然蹦跳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里德太太家倒像是一块特殊的土壤,培养出她那反抗的性格,这正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她的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绝望中的反抗,她的性格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逐渐萌芽的。
二、简的反抗精神
简·爱是个不甘忍受社会压迫、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女性。无论是她的贫困低下的社会地位,或是她那漂泊无依的生活遭遇,都是当时英国下层人民生活的真實写照。作者能够把一个来自社会下层的觉醒中的新女性摆到小说的主人公地位,并对主人公为反抗压迫和社会偏见、力争取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追求幸福生活所作的顽强斗争加以热情歌颂,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是难能可贵的。其中作品中反映出的女性四次不屈服的抗争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
(一)第一次反抗
小说刚开始写到简小的时候父母双亡,自幼寄宿在舅母盖茨海德家中,里德先生去世后,舅母对她态度转变很大,对她咒骂甚至毒打,甚至将他关起来当牲口一样圈养,这些幼小的简都默默的记在心中,她不去反驳反抗不是因为她的懦弱,而是没有一个好的时机。直到,布罗克赫斯特先生的出现,将她带出了舅母家。临上车的时候,简在舅母家大门口将她这几年的怨恨全都说了出来,用最恶毒的话诅咒了虐待她的舅母和表弟。这是简第一次勇敢对自私,冷漠,恶毒的报复。
(二)第二次反抗
从盖茨黑德“出逃”后,简来到了罗伍德。她本以为逃出了“地狱”,但是她所面临的又是另一个噩梦。布罗克赫斯特先生是个外表正派,却极度虚伪的人。从第一次见面,布罗克赫斯特对简就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简刚来时,他让简站在高高的凳子上,当着所有孤儿的面批斗她,说她是个罪人,只有主才能拯救她,洗涤她的灵魂。而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简的内心是无比的愤怒的,她甚至出现了“呼吸困难、喉咙紧缩”的状况,然而,海伦的出现和坦普尔的教诲及时了制止了这个有极强自尊心的女孩子的愤怒。就是这样两个对简来说极其重要的人并没有一直陪伴在简的生活,而正是由于他们的离席,成就了简又一次的抗争。海伦过早的逝去,这是简一生中直面的第一场死亡,但是与海伦的最后一场谈话让简明白死亡并不可怕,这给这位本就勇敢的女人生命中加入了更多的无畏。加上坦普尔的教诲,简再一次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和面对自己。 这一次的反抗相较于第一次而言更拥有一种自主意识。简在身边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时候,敏锐的意识到应当到更大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价值。这样一种主动的反抗正是女权主义极力提倡的。
(三)第三次反抗
简遇到罗彻斯特后,面对他喜怒无常,蛮横无礼的性格脾气时,简总表现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因为简的这种性格罗彻斯特也慢慢的喜欢上了简,而简也对罗彻斯特开始产生好感,继而一片痴情。但是因为伯莎梅森的存在,想到自己根本比不上伯莎梅森,她无时的不克制着自己的感情,无时无刻的不与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做着斗争,因为这些想法她的内心做着挣扎,最终决定离开。如果说,前两次的反抗是基于情感支配下的冲动,那么第三次的反抗是简建立在理性思维后的反映。这种理性依然依附于其本身对于自由而平等的爱的渴望之上,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理性思维结果。
(四)第四次反抗
面对圣·约翰的求婚,简从惠特克劳斯逃走了。这一次的逃走意味着简的两种反抗。一种是对宗教的反抗。圣约翰.里佛斯是一个野心勃勃,洋洋自得、个人英雄主义想法极强的基督徒。他企图简牺牲自己的情感需要去成就道义上的责任。简的反抗是对虚伪的宗教的反抗。另一种是对传统爱情观的反抗。简回到了桑菲尔德,回到了已没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的罗彻斯特的身边。简的这一举动是一个颠覆,颠覆的是传统的门当户对、颠覆的是以往的童话故事。最终,她在追求真爱和独立的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简在其抗争的一生中得到了思想上的巨大飞跃,更成就了一个伟大了女权主义的诞生。简的反抗不仅是对一些人,一些事的反抗,而是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些制度的反抗。
三、结语
简·爱作为一名只身闯入社会,四处谋生的弱小姑娘,她没有低声下气、乞求怜悯, 相反, 她把自己看得很重,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自己的人格。家庭教师这差事是低贱的,然而,简·爱却是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地出现于罗切斯特府上。渐渐地,简发现自己从心底里爱上了自己的主人。这爱情本身就是向社会及偏见的大胆挑战。只有简·爱这样敢于与逆境相抗衡的人才做得出这种挑战。她将自己放在与主人同等地位上宣述──“你认为我是机器没有感情吗?你以为我弱小、贫穷、平凡就没有心吗?那么,你错了!我和你一样有血有肉。我的灵魂在对你的灵魂讲话!我们在上帝眼里是平等的!”地位卑微的家庭女教师向作为男权代表的男主人罗切斯特喊出了长期以来压在女性心头的郁闷,向男权社会提出了挑战。在教堂上,理查·梅森的出现使得婚礼被迫中止,一切真相大白之后,是忍辱偷生还是维护个人尊严,这当中没有选择的余地。简爱勇敢地跨出了特恩费得的大门,冲破世俗的樊笼,这出走的举动令人敬佩,突显了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对平等自由的爱情的执着追求。简爱的反抗精神至此发展到了极顶。最后更是在罗切斯特超自然的呼喊中反抗圣约翰,回到罗切斯特的身边幸福地生活着。
简爱使我们相信拥有独立人格并可以自尊自信自立自爱的女子 ,即使是一株野百合也会有自己的骄傲,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译林出版社[M].1994,6.
[2]王佩.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简·爱》[D].西北大学,2010.
[3]刘丹.论《简·爱》的成长主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5.
[4]陈姝波.论《简爱》中的性别意识形态[J].外国文学研究,2002(4).
[5]赵竹轩.《简爱》的叙述语言与主人公的个性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