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求学的路是漫长永无止境的。知识就是力量,人这一生就是在不断武装自己,不断强大自己,才能活到精彩,活出自己的漂亮。
学习不单指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掌握技能也是一种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与行是并列的,而不是谁先谁后,从读中获取知识,丰富感情;从行中收获方法,掌握技能。《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句话,四次赶考的经历让他游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对农业技能的了解不断加强,最后整理出了第一部关于农业生产的书,为后人敬仰。
许多人曲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认为行万里路就是去各种地方旅行,感受美丽的风景,从而是自己诗兴大发,拍一张照片,配上自己写的一段话,上传微博和朋友圈,就算是“行”了万里路。这样你只是一个旅者,而不是学者。在行中学,在行的过程中把自己所不会的,没有见过的技能掌握。就算是下楼散步,看了俩老头的象棋对局,你学到了收获了,这也算是在行中学,就是如此简单。不在于行的目的,而在于行的途中的收获,实践是最能教会人本领的一种方法。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认为行的作用更大于读。读了万卷书,你能下笔如有神,出口成章,知道了世間万物变化的规律。通晓地理,历史,能与朋友常谈政治,议论领导人的政策,咏诵诗词欣赏千古绝句。但你也许不知道如何三步上篮,不知道怎样踢出弧线球,不懂赛车如何漂移,甚至不知道如何煮一碗阳春面。读教会我们做事的方法,而行是去实践。但行中却也有方法,是我们自己的方法。从实践中感悟比从书中得来的真切的多,书大部分是作者的感悟,也许适用于作者,但不适用于读者。读是他人引导,行是自我感悟,所以行的作用更大于读,对我来说是如此。
我们亦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取得自己的一种平衡,读先于行,行先于读,读行并列。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选择,但目的都是求学,从中获得力量,活的精彩,活出漂亮的自己。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