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庄周梦蝶”这一典故,蕴含着先秦道家通达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此后,“庄周梦蝶”影响了“蝶文化”的发展,建构了新的文学思维模式,成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共同的梦。
关键词:庄周梦蝶;理论背景;文化影响
一、理论背景
“庄周梦蝶”语出庄子内篇《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①”因此,要探究“庄周梦蝶”的理论背景,首先要从庄子的物化观着手。
先秦道家首先为庄子的物化观奠定了基础。老子以“道”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并认识到“道”有着自身的运动规律,即“反者道之动。”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庄子的物化观继承了老子的转化思想,同时更进一步,消除了转化主体——自身与对立面的限制。“庄周梦蝶”中有庄子与蝴蝶的转化,有真实与幻境以人的意识为途径进行的转化,还有“栩栩然”与“蘧蘧然”之情绪的转化,将转化范围扩展到一切事物。
此外,儒家也承认客观世界的变化,孔子不仅留下了“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言论,更在《系辞》中着重强调了“变”的观点:“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由此可见,在春秋时期,儒道两家的运动观有许多共同之处,都认为宇宙万物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这也为庄子物化观的成熟提供了理论前提。
庄子在《庄子》内篇中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物化观,即形化、心化和事化。关于形化,《齐物论》中说:“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这就是说,万物一旦成形就处在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且无时无刻不与其他事物相接触、冲突,这种过程如马疾驰,是不能被阻止的。关于心化,庄子在《齐物论》中对人精神现象的不断转化有详细描述:“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关于事化,庄子在《德充符》中有言:“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人作为社会现象所经历的种种日常生活,也处于永恒不断的变化之中。在寓言中,庄周与蝴蝶的形体能够相互转化,即为“形化”;“梦蝶”这一精神活动即为“心化”;庄周梦蝶,首先以人的存在方式入梦,既而人类感知消亡,凭蝴蝶而存,此种存——亡——存的转化即为“事化”。由此看来,“庄周梦蝶”寓意之深远,能够简明扼要地囊括庄子物化观的三个层面。
二、文化影响
由于“庄周梦蝶”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和其中寄寓的哲学精义,蝴蝶开始成为中国文学中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意象,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蝶文化景观。通过庄子的创作,蝴蝶完成了由“个别意象”到“一般意象”的转变,成为了中国文人集体的心理沉淀。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的名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蝴蝶通常被认为是理想的化身,同时带有求而不得的悲剧内涵,这和“庄周梦蝶”的审美指向是一致的。蝴蝶在“庄周梦蝶”中是庄子“丧我”后的超脱自然,但庄周梦觉后方知之前的愉悦不过是一场虚无。由此衍生出的文学代表首推《梁祝》,在这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中,男女主角殉情后化身为蝶,抛弃了人的躯壳,以死亡为代价,用另一种方式双宿双飞,实现了爱情的终极理想。但在世俗看来,二人人世间不能相守,在宏观人类学上仍是悲剧。此后,人们也常用“化蝶”典故喻指为爱牺牲的情人。
庄周梦蝶牵涉到主客体的相互转化,这样的思维方式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庄周梦蝶时,庄周是主体,蝴蝶是客体;当蝶梦庄周时,蝴蝶是主体,庄周则变成了客体,人的主体地位被消解,将思维能力赋予“蝴蝶”这样的他物,使通常意义上的“客体”有能力审视“人”这样的主体。通过主客体视角的转换,读者在阅读时产生飘飘然的梦幻之感,使作品增添了神秘色彩,王国维称之为“以物观物”。受其影响,后世许多文学作品都尝试建立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主客体关系。例如苏轼《前赤壁赋》中说“物与我皆无尽矣”,将客体与主体放到了同等地位上,表现了苏轼豁达畅然的宇宙观与人生观。再比如唐代崔护的诗句“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里将桃花作为意识活动的主体,与人访桃花、佳人不再相互映衬,诗歌立刻便有了宏大的时空格局,引人深思。
翩翩蝴蝶梦里来。蝴蝶那轻灵曼妙的身姿,繁复绚丽的花纹,由庄周起,逐渐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象征。一直以来,后世研究者都在不断探寻,那娇弱翅膀煽动时所引起的种种遐思。
注释:
①郭象,曹础基:《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下同
参考文献:
[1]刘涛.分与物化:庄周梦蝶的主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
[2]陈清春.六合内外:庄子内篇道论研究[J].科学出版社,2012.
[3]胡荣兰.“庄周梦蝶”的思维模式对中国文学的影响[J].毕节学院学报,2013(1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