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维能力是重要的语文素质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课改;有效策略;思维;语文素养
现代教育学认为,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人,其主体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掘教材中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因素
教材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主要材料,是进行语言训练的主要依据。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许多思维因素,可直接用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充分利用教材,发掘教材中有利于提高语言水平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因素。注意引导学生推敲课文的语句,启发他们把握作者的思路,促使学生对文章的各种材料、各层意思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例如《科利亚的木匣》一文中,讲妈妈挖出箱子和科利亚挖不到匣子两个自然段,在理解时可引导学生对比着进行分折。妈妈的话强调了一点:算术有用——数数挖坑——易找到。科利亚虽然也依照妈妈的做法行事,结果却相反。数数挖坑——找不到——算术不管事,问题出在哪里?这里记录了科利亚的思维过程,得到的便是“这里一定有原因”的判断。科利亚经过自己的思考,终于找出了问题的症结。从中能够看出他非常善于动脑筋,善于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就能受到作者在文章中渗透的思维训练。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小学生好奇心比较重,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教学留白的时候,其实就是给学生留下了充分探究问题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动性。但是,小学语文教师还必须了解,小学生受挫折的能力有限,抗打击的能力较弱,所以在留白的问题上一定要控制好问题的难度和探究问题的密度。问题太难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失去探究问题的信心,那么他们就不会去主动地探究问题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会感觉到非常得累,那么也对以后的教学埋下了隐患。如果问题太简单吧,学生就容易失去探究的欲望,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们就不愿意去思考了,这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教学留白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的分析学情,把握好问题设计的度,做到难易程度适中,这样收到的效果就会大大增加。同时,如果教师留白的问题过多,学生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以应付教师的的问题,精神过度紧张,很容易 出现学习疲劳,不利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反之提问过少,学生没有学习方式的变动,不利于学习情绪的调动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也不利于学习。鉴于此,教师一定在课堂留白中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和密度。如在学习《木兰从军》的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这样设计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与探究。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花木兰是男的还是女的?她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留白,其实就是告诉学生在学习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重点问题,解决了这三个问题,那么文章的大意也就掌握了。问题看上去简单,但是又能包含课文的主要问题,这样的教学留白才是有效的。关于语言的留白,唯有所留之“白”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生出“实”来,才是能启迪学生思维的教学艺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小学语文的学习就是小学生通过对文字的接触,结合自身的思考来诠释作者的意境。为了让小学生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主旨,那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语言留白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文字的阅读了解作者真正的意境。小学生思维能力较弱,对于抽象的理论化的问题不感兴趣,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简化语言,该说的少说,不该说的不说。在语言的应用上强调语言的精准,让语言背后透漏出阅读者的情感和思想。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把讲授的内容和盘托出,有时候要根据课堂的需要,讲究语言含蓄,通过设置悬念向学生慢慢地介绍问题,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问题中;还有一种教学所必不可少的语言变化方式是教学停顿,它所造成的暂时性的、短时间的语言“留白”,目的是给学生机会,来咀嚼、回味已讲内容,便于进一步使“教”和“学”顺利进行。如在学习《狐假虎威》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简单的表述文章的大意,用簡单的语言告诉学生思考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动物都怕狐狸?是真的怕吗?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存在?一步接一步的悬念设计,一下子就能让学生明白狐假虎威的真正寓意,也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告诫学生切记“狐假虎威”。
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感情变得丰富且强烈,对课本中的情感因素的感受也会变得十分敏锐。他们的思想就如同没有点燃的烟花,需要教师学会用情感的火苗去点燃。一旦点燃了,必定焕发着绚烂无比的光芒。再比如,小学生的情感变得十分不稳定,极容易两极化。很可能这一分钟还觉得精神十足地想要去奋斗,而下一分钟,就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件事,变成了霜打的茄子,变得消极,萎靡不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会很好的引导学生的情感,给予及时的调控。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中的先进教学理念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目前小学语文的教育目标已经不是单纯的学生成绩与理论知识的累积,而是学生能力及语文素养的提升,其中的情感教育就必须给与重视和落实。在小学语文的情感教学中,极为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既定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情感的触发,引发他们情感的共鸣。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具有极强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教材中所选择的内容很多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又是德育教育和情感熏陶的有效素材,只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给与关注和深度剖析,一定会促进情感教学的发展。情感教学也并不能凭空而生,它也必须以语文课教材为载体。当前学校正在全面推进新课改,而课改的关键东西就是教材。小学语文课的教材一路走来,从一开始较为晦涩不易懂,不断地进行改编,这其中流露出了许多教育者的感情,所以教材内容本身就不可避免地蕴含了大量的情感因素。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地去挖掘教材,其中的情感教育资源一定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在学习《司马光》的故事时,我们要号召小学生学习司马光的睿智与聪明,同时也要学习他那种不怕困难,乐于帮助朋友的奉献精神。
目前,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塑造,唯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优秀的学生。教育不仅仅有教书还有育人,所以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认知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的多角度提升。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策略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应试教育的思想,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革新教育思维,优化教学过程,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春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3年第7期.
[2]田英,浅谈小学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 2015年第7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