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这三部作品无论是在时间上的延续、空间上的重叠,还是人物之间血缘关系的传承都是一个整体的建构,主题内蕴也有着内在的逻辑统一。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故事中,花家舍的兴衰象征着人们对乌托邦精神追求的衍变,聚焦了中国知识分子内心精神世界的发展与裂变,思考了历史与个人的深刻命题。
关键词:江南三部曲;乌托邦;精神书写;历史时代与个人
一、乌托邦神话的消解
乌托邦是古今中外文学文化的重要母题,是人类思想意识中的美好世界,如西方“空想社会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国寡民社会、大同世界以及陶渊明的“桃花源”。在“江南三部曲”近百年中国历史的衍变中,花家舍作为乌托邦的象征始终存在着,并交织着乌托邦的建构与消解。
格非在《人面桃花》以空缺的叙述方式写了陆秀米回乡创办普济,希望通过具有现代形态的学堂和革命,构建人人都自由平等的社会,然而最后被叛徒出卖而失败,展现了人们对乌托邦的极度渴望以及乌托邦的不可实现性。谭功达(《山河入梦》)是陆秀米的次子,不仅是在血缘上的传承,在精神上也继承了母亲乌托邦的衣钵。不同于母亲陆秀米的革命乌托邦,谭功达的乌托邦是对“共产主义”由理想到现实的追寻。但谭功达的乌托邦实践是幼稚、冲动、不计后果的,从而造成了梅城的乱七八糟、民生凋敝。《春尽江南》中谭端午身处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却通过写诗、欣赏古典音乐游离于现实的边缘,不同于前两部作品中革命乌托邦和社会主义乌托邦的建构,着重于聚焦当下人们内在的精神状态,解构乌托邦。
二、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书写
《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叙述时间横跨中国百年历史,作者在对乌托邦神话深入思考的同时,探索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人们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从诉说精神追求的冲动到书写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中完成了对中国知识分子在百年历史中的精神状态的书写。
从开篇之作《人面桃花》到《山河入梦》再到《春尽江南》, 格非在对知识分子的精神发展轨迹的呈现是以三部作品的内在衍变完成的。《人面桃花》在文本叙述中将知识分子对历史革命的情怀与个人情感和苦闷紧密结合。先是陆侃官场失意寄托于建造世外桃源,最终疯癫出走。进士王观澄,在鸦片战争后,萌生隐逸之念,落脚于花家舍,不惜一切手段建造所谓的“桃花源”。这是当时文人墨客的一种执念,一种想要“流放千古”的名利欲望的执念。然而当自己的理想乌托邦与花家舍的实体乌托邦碰撞时,带给知识分子谭功达的是精神上的幻灭,也批判了当时知识分子脱离现实的弊病。前者揭示的是民国革命初期知识分子在启蒙现代性的诉求的刺激下萌生的夹杂着个人私欲的乌托邦冲动,而后者主要传达出在工业化进程中知识分子在选择实现乌托邦中的精神冲动。不同于前两部作品,《春尽江南》直逼当下消费泛滥、物欲膨胀的社会现实和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作品通过描写诗人谭端午和律师庞家玉(原名李秀蓉)这对夫妻及周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求索,切中了我们时代精神疼痛的症结,既物欲世界的当下现实中,人们精神和理想的靡顿。
“江南三部曲”呈现出百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图谱。从《人面桃花》中陆秀米、张季元所追求的革命乌托邦,到《山河入梦》中谭功达所向往的工业乌托邦,再到《春尽江南》中谭端午所陶醉的审美乌托邦,格非在精神文化层面深刻反思了当代历史进程中知识分子们强烈而复杂的内心纠葛——理想与欲望的交织、顽强与脆弱的互渗、持守与堕落的碰撞。
三、历史时代与个人的思考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带有厚重的历史感,在沉重的历史沉浮中,将其与个人命运紧密结合。通过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雕刻人物的内心,既写历史时代风云变幻中个人的心态命运,又写人内心激荡中折射出来的历史时代影子,展现了对历史时代与个人的深度思考。
《人面桃花》中将历史的起伏跌宕和人物的命运紧密联系。无论是张季元还是陆秀米身处不安定的时代,一心向往革命,改变现实,然而他们的革命理想一碰到现实就会支离破碎,自身也无安身立命之所。《山河入梦》中历史时代赋予谭功达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然而他却沉浸在社会主义乌托邦中不可自拔,然而最后理想的破灭和爱情的感伤表现了历史时代与个人内心的冲突,展现了在历史衍变中,个人命运的伤悲。《春尽江南》更体现了知识分子与时代的疏离。失意的诗人不断地逃避现实企图回归本身而不得,随波逐流的人不断迎合时代需求而陷入精神苦闷之中,勾勒了人们在时代中的各种无奈。在充斥着欲望的时代,作品更多展现的是知识分子精神的失落。
这些人物试图成为历史时代的主角,却逐渐成为历史时代的边缘人。作者格非通过以中国百年历史为背景,叙述人物的生命体验,呈现了对历史时代与个人的独特思考。花家舍变迁背后蕴含的主题是作品独特文学价值和魅力之所在,尤其对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关注和探析,展现了格非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种人文精神关怀。
参考文献:
[1]孟繁华,唐伟.面对百年中国的精神难题——评格非的长篇三部曲[J].南方文坛,2012(2).
[2]孟繁华,刘虹利.这个时代的精神裂变——评格非的长篇小说《春尽江南》[J].小说评论,201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