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英语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是学生接触外语世界,获取外语信息,开展对外交流实践的重要途径。大量有效阅读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文化知识,还有助于学生比较深入、系统地了解欧美国家的民风民俗和异域风情。高考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变化要求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恰当导入,激发兴趣
语言学家hammer指出: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for this is to create expectations and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text ”。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培养阅读和思维能力,激发其兴趣尤为重要。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必须在新课标课堂导入环节上做足文章;只有恰当的导入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采取故事导入、音乐导入、悬念导入、互动导入等不同形式的导入方法。
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开始,既有情感方面的交流,也有对新知的探讨和思索。在不知不觉的师生问答互动中,教师巧妙、自然地引导学生很快进入良好的学习新知准备状态,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必然会全身心地投入新课学习中去。
二、把技巧训练落实到课文阅读中
阅读技巧是在课文阅读的实践中获取的。在新课标下,英语教师的任务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 not to teach students English”。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何跨越障碍、快速地捕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整合、归纳、探究。科学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是提高阅读课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阅读方法得当,阅读教学效率就高,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训练,使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技巧。
1.注重训练学生精读与泛读(extensive reading)相结合的方法。nsefc课文容量大,每一个单元既有必读课文,又有选读文章,要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读懂全文,就必须教给他们精读与泛读的技巧。精读是一种分析性阅读方法,重在对课文形式与内容两方面的剖析。在教学中简明扼要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子结构以及语法知识之后,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通过采用速读、略读、寻读、跳读等不同的阅读策略归纳提炼全文主旨、段义及中心思想等,有助于学生深刻领会语言要点,在头脑中形成对课文的系统认识。而泛读是一种扩大阅读量的有效方法,重在理解大意、把握要义。在教学中通常把必读课文作为精读来教,而把using language中的选读文章作为泛读来教,但这并不意味着把两种方法彼此割裂开来,相反,而是要训练学生学会把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2.注重训练学生将略读(skimming)和寻读(scanning)两种基本阅读技巧的交错使用。略读侧重于对语篇材料有一个大概印象;在具体操作中,通常采用抓语篇标题(大标题或小标题)或找文章中关键的起始句或结尾句来了解基本信息。而寻读则侧重于有目的地从材料中寻找某些特定的细节信息,这要求在阅读中要跳过一些不必要的干扰信息或细节。二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在具体实践中只能交错使用而不能同时并行。此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视读(visual reading)习惯。视读是发音器官不动而用眼睛的阅读,是让学生默读而不是朗读课文。一篇300字左右的课文,朗读完毕需要6-7分钟,而视读只需3-4分钟,这大大缩短了文字转换为信息的时间,增强了课文语义的连贯性。
三、重视语篇分析,整合各种阅读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对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句子的分析、理解”层面上,而应该上升到“培养学生对阅读篇章进行整体分析和把握的能力”上来。培养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如:1.根据文章标题预测课文内容;2.圈出具有概括性的关键词或句;3.从段落中划出主题句;4.从文章中找出主题段落;5.进行分段和段意概括练习;6.总的归纳或概括;……
这些方法各有侧重。但要达到理想的整体阅读效果,还必须在课堂阅读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并按照“由浅入深”、“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紧扣课文内容”的原则对这些方法进行整合运用,使课堂教学具有层次性、体现逻辑性、富有整体感。
四、通过阅读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一个引导学生强化实践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过程。可以说,没有英语语言的实践性,就没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高效率。语言学家hammer指出“one skill cannot be performed without another, people use different skills when dealing with the same subject for all sorts of reasons”。这表明,在课堂阅读过程中对所遇到的问题的处理方法与课后延展性的阅读过程所遇到的同一或相似的问题的处理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实践需求而有所不同;从这种意义上来看,阅读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阅读能力培养的终结。在实际阅读课教学中,我们有必要通过一系列巩固与运用练习以及课外阅读等“三结合”形式,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努力使课堂的教学效率体现在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延伸阅读实践上。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读说结合,即读后口述课文大意或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如在英语必修③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阅读课教学之后,可布置act the story out in groups 的作业。
2.读写结合,即读后改写、缩写、扩写、仿写等,训练学生概括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断能力。如在英语必修③ the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阅读课教学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以describe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 you know为题仿写课文。
3.课内课外结合,除了抓好课堂阅读教学之外,还必须狠抓课外阅读,增大学生信息输入量,增强学生的语感。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阅读2-3篇难度适宜的短文,并建立阅读档案,如以表格的形式记下阅读日期、材料名称、阅读字数、阅读时间(分钟)以及读后感等;积累一段时间后,还要抽查学生的阅读档案,并组织展示与交流活动。
总之,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不但需要激发学生兴趣,还需要在阅读实践中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技巧训练,更需要对这些技能技巧的训练进行整合、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整体分析和把握的能力,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真正意义上的飞跃。通过阅读实践,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