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崇尚“沉默”的日本人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中旬 热度: 10538
张姝雅

  摘 要:语言是交流活动中最重要的手段,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人们用语言来传达感情、交流信息,以此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通过语言交流,文化产生并发展起来。可以说语言和文化互相影响。日本人在特定场合交流的时候语言就使用得比较少,甚至可以说是“沉默是金”,“惜字如金”。因此从日本人的这种语言特征入手,分析他们沉默的形成背景和沉默表现,指出这是日本高语境文化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崇尚沉默;沉默表现;形成背景;中日差异

  语言人类学者认为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的。在日本人看来,沉默是金,沉默有时不仅能起到语言表达的作用,还有可能更超过语言表达的作用。日本人有这样一种倾向,即本来很想说出来,但为了不给对方以坏印象,也就把话咽了回去。对于有了不满无论如何也要全部发泄出来的美国人来说,这种日本式的美德不过是产生误解的无用的坏毛病。对不用明确的语言交流而是通过五脏六腑做到心照不宣的活动,日本人有一个专门的词汇来形容它,叫做“腹芸”。“他们绝不相信言词,认为言词往往只能说明表象而无法表达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内心感情。”西方人依靠语言的部分,日本人是靠腹艺或沉默来传递的。总体来说,相对于西方人把表面上表现出的语言作为独立的成分来处理,日本人更尊重语言外部的情感,依靠语境的程度极为强烈。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产生交际障碍,让异民族的说话对象产生困惑。因此,和日本人交流的时候,并不是会日语就能使交流顺利进行,还必须事先了解日本人的国民性和文化。

  第一章 ?日本人沉默的表现

  和不爱说话的日本人进行交流的时候,事先了解和掌握他们沉默的表现方式是很重要的。但是,日本人的沉默不仅限于话少,从他们的生活到各种谚语,以及艺术形式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日本人的这种内向性的国民性。

  (一)从谚语看日本人沉默的性格

  谚语是从生活中总结出的人类语言和智慧的结晶,不管是亚洲还是欧美,每个国家都有体现自己特征和性格的谚语,每一个谚语都是民族意识和价值观的再现。人们总是用日常生活中的谚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言わぬが花”,意思是不说的部分更微妙,更有趣,更值得玩味。“花”象征着美好、诱惑、妙趣。假设人有什么想知道的事情,如果有人直接告诉他,听者也许会觉得也就那么回事;而如果不说,任凭对方想象,反而会更有诱惑力显得有趣。人类有了解事物的欲望,不过,当弄清楚了后,那个事物也就此被限定住,而被限定的东西已经不具有想象的空间,那样就构成了所谓的幻灭,可以说“到此为止”。弄清楚的欲望被满足的同时,诱惑力也随之消失。因此,从说话者的角度来看,即使对方想弄清楚,也不说给他听,让其心存幻想,反而为妙。

  又例如,“目は口ほどに物をいう”,意思是说“眼睛像嘴巴一样会说话”。人的脸部中最能传送感情的是眼睛。一般情况下人们表现意思都是通过嘴里说出的话,但是语言只能表达观念化的事物,也就是说,语言仅能进行间接的表现,而通过眼睛,虽然难以表达观念,却能传递生动的情感。通过语言可以歪曲事实、隐藏真实的内心,眼睛不具有这样的功能,有时,眼睛具有的力量超过语言。类似这样的谚语生动地描绘了日本人的性格,也突出了日本人语言表达的特征。

  (二)非言语交流——“以心传心”

  日本人长期受禅宗影响,讲究“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以心传心”原本是佛教用语,是禅师向弟子讲授无法用语言表述的佛法真谛时使用的以慧心传授的一种方法。日本人很推崇这种含蓄的思想,并将它融入到交流交际中,形成了依靠非语言形式来进行沟通的习惯。比如在许多交际场合,可以通过微小的眼神、语气的变化,甚至是肢体上的细微动作来传情达意。与勇于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欧美人不同,日本人用语言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意识非常薄弱。日本人彼此交流的时候,经常出现说出来不懂、不说出来反倒懂的情况。日本民族与其用语言交流,更加重视非语言交流,即“以心传心”的交流方式。日本人虽然有敏锐的洞察力,但是一般不会明确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的言语充满暖昧性,模糊不清的情况非常多。“以心传心”、“寡言慎行”在日本虽然被视作是一种美德,但是也阻碍了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

  作为“以心传心”的国民性的艺术表现之一,可以举出日本国粹的能乐和歌舞伎。在演绎能乐和歌舞伎的时候,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氛围和感觉来打动观众的心。这是因为日本人重视内心的理解,忽略逻辑性,认为过多说话不是高尚文雅的表现。而且,茶道不是像茶馆喝茶一样,一边品一边聊,热闹非凡,谈笑风生。茶道是人们追求美的情趣的艺术,讲究独特精神的茶道里融入一种“和敬清寂”的理,不能喝茶聊天,而是注重表演者的一种姿态和气质,只能从内心去领悟这种静寂的美。

  第二章 ?日本人沉默性格的形成背景

  不管哪个民族,都在悠长历史中形成自己的国民性和文化。大和民族也在地理、民族、历史的背景下产生了沉默的国民性。并且,在其国民性中也隐藏着宗教、心理方面的价值观和意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日本人沉默性格的形成背景。

  (一)地理环境因素

  日本是与大陆脱离的孤岛,物质的缺乏和其地理环境的因素使日本人有着强烈的危机感,人与人之间非常强调内部的秩序,因此产生了“以和为贵”的这样一种抑制自我中心的意识。为了实现这种意识,交流的时候就得控制不能说的话,互相谦让。并且,与西欧人经常和大自然作斗争的性格不同,由于日本列岛是地震、火山、台风的多发地带,在这种环境下,在显得人非常渺小的自然面前,不抵抗而顺其自然的日本人形成了自身的性格。因此,与欧美人非常愿意表达 自己的观点、乐于和人争论的性格相比,日本人总是光听他人的意见,不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民族的形态

  日本人自古就在封锁的环境中开始了稻耕文化,可以说这种稻耕文化给予大和民族的民族形态一定的影响。因为在农耕活动中,必须有严格的规则、一定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专断独行的人往往不能在稻耕作业中起到合作、配合的作用,所以个人的独断行为不为他人承认。古代日本的所谓“村八分”(一旦村民违反规定,全村人就和他断交的一种制裁)就可以体现出上述的状况。在此背景下,日本人之间的集团主义伦理观逐渐加强和深化。集团的利益高于一切,人们不允许道理和行动上的违背。因此,以沉默为美德的日本人不轻易说出“不”,也不轻易说过多的话,只是默默地按照规则做事。而且,在封闭中发展的大和民族,没有遭受到其他民族的侵略以及伴随着侵略而来的文化交流,所以在民族形态上体现出内向和自闭的倾向。

  (三)宗教的影响

  日本宗教的特征之一是对多种宗教的认可。众所周知,在日本除了本土宗教神道教以外,还普遍盛行从中国传人的佛教、儒教、道教,并都对日本人的意识和价值观造成巨大的影响。其中神道教的调和理念、佛教的因果报应等影响到了日本人的生活态度,所以在交流中日本人小心谨慎,面面俱到。并且,孔子的思想里特别强调了一种“仁爱”的观念,即建立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孟子提倡对立上的统一;老子“道”的思想自始至终重视“天人合一”的境界,不采用伦理的推理。这些都是内心的思想方式,和日本人的内向性有关联。欧美人强调逻辑性,热衷于激烈的辩论,而日本人则默默地感知周围的事物,意识里和严谨逻辑性的辩论是相反的。日本人能容纳多种宗教使之共存,这也是他们通融性和收容性的一种体现。

  第三章 ?中日两国文化中的“沉默”差异

  中日两国同处东北亚地区,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日的人际传播特征包含了一些共同点基本特征,如高语境、过程性、含蓄曲折、多使用非语言符号等等。并且,相较于西方,都对沉默抱有积极的态度。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中日文化语境中对待沉默的态度并非完全一致,而且隐藏在态度背后的文化因素更是差异颇大。

  (一)对于“沉默”的态度差异

  首先,日本文化对沉默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赞扬和推崇,与此相对,虽然中国文化也赋予了沉默积极的意义,但是依据语境背景的不同,也会对沉默的行为作出消极的评价。不同于日本人对积极发言的否定,中国人认为“争论”和“雄辩”也具有正面的传播意义。中国国土辽阔,民族构成复杂,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从未中断,当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的人们进行交流时,他们必须尽量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才能避免因彼此不熟悉而产生误解进而妨碍交际,在产生矛盾时,也需要就问题的重点进行讨论。也就是说,在中国文化中沉默的积极意义并不像日本文化中那样绝对。谷崎认为“自古以来,中国、西方有以雄辩闻名的伟人,而这在日本历史上根本找不到。相反,日本一向蔑视雄辩的人……所以,日本人不像中国人或西方人那样依赖语言”。①日本人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往往把沉默寡言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条件。赖原信、西乡隆盛、大平正方等人被誉为值得信任的沉默寡言的典范。与此相反,日本政治家岛田三郎,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可他仕途的最高点也只是当了个议员。评论家德川梦声将其失败的原因归结于他的口才。岛田三郎曾经因在帝国议会发表了一场雄辩而得到了一个明显带有蔑视意味的绰号一一“島田シャべ郎(爱耍嘴皮子的岛田)”。

  (二)“沉默”文化根源的差异

  其次,中日偏好“沉默”的文化根源不尽相同。日本人由于言灵信仰、文化直觉以及“間”意识等因素的影响,认为真正的信息往往要借助直接语言交流以外的其他方式才能获得,追求“腹艺”、“以心传心”的交流方式。简而言之,日本人对沉默的推崇实质是因为“无言”的美学意识。但是,在中国文化中,“沉默”更多的是包含着“慎言”的道德意义。孔子告诉人们说话时要审时度势,反复思虑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机、场合、以及话题,而“谨”、“慎”、“切”和“讷”的过程,就是沉默不语、反复思量的过程。孔子特别强调君子说话时的审慎,这既是对人格的一种要求。也是强调人际交往中语言沟通的方式。这两种意识在交流中分别表现为:日本人使用谈话中的沉默来传达自己的想法并体察对方的观点;中国人一般使用沉默来仔细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为之后的发言打好腹稿。

  四、小结

  本文从日本人话少的这样一种言语特征开始,分析了他们沉默的形成背景,列举了沉默表现,不仅仅在语言交流少这方面,还能在谚语、艺术等方面都能看到日本人沉默的方式。指出其形成背景里,有地理环境、民族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这构成了日本人高语境文化的特征,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了不少的影响。因此,通过对沉默表现和沉默形成的背景的了解,能更深层次地理解日本人的国民性。同时,中日文化中的“沉默”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能得到期望的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的效果,必须理解属于高语境文化的日本人的沉默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和交流。

  注释:

  ① 李朝辉.2008.《中日跨文化的话语解读》.知识产权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埃德温·赖肖尔.《日本人》.孟胜德,刘文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2]李光贞.《浅析中日思维方式的差异》.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

  [3]李朝辉.《中日跨文化的话语解读》.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4]刘越莲.《空缺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外语学刊,2008.

  [5]土居健郎.『「甘え」の構造』.弘文堂,199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