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克里姆特艺术语言的设计感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中旬 热度: 9849
摘 要:克里姆特作为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画家,他的绘画作品采用东西方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并且融入了设计美学和装饰美学,这使其作品不仅仅具有美术价值,更极具设计价值。通过分析他各时期代表作里面的艺术语言,从4方面总结出他对平面设计领域前瞻性的思考。

  关键词:克林姆特;维也纳分离派;象征主义;装饰艺术

  19世纪之前的西方画家一直以来追求的都是将要表现的对象尽可能的真实还原。从古典主义到印象派,从形象写实到色彩写实,虽然画技上有很大的创新,但是艺术追求的根本宗旨还是反应客观事物。18世纪下半叶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颠覆性的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思维获得解放,艺术观念得以变革,到了19世纪下半叶,各个艺术流派如涓涓细流汇成沧海。其中,维也纳分离派作为象征主义绘画的一支在艺术史上也留下了精彩的篇章。象征主义最大的特征是所表现的不是客观世界,而是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不以客观观察为基础,背弃现实再现,旨在借助特殊的方式来表达艺术主张及暗示各种思想。在画风上维也纳分离派虽然延续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从根本上摒弃了还原对象外部特征,多采用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以突出画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趣味为主。

  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代表画家就是居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了。他的绘画作品对奥地利乃至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都是有着巨大贡献的。无论是从艺术研究价值还有艺术市场上的表现来看,都是堪称最“贵”。他的代表作品有《吻》、《友第德》、《成就》、《生命树》、《女人的三个阶段》、《生与死》等。本文主要是从克林姆特的绘画作品中去分析他的艺术语言的设计感。

  首先,克林姆特的绘画作品不直接表现情节,而是用形式美感和构图去设计情节的展现方式。

  克林姆特的作品从选材来说,大多是探讨人生价值、情感与潜意识,生命的意义等深刻的话题,他的部分作品也有圣经题材,但是和其他艺术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表现角度。比如克林姆特在1901年的作品《友第德》。这个题材很多画家都尝试过,但是克林姆特的表现形式却完全不同,单从画面看,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画面时尚,富丽堂皇。仔细去看会发现画面的右下角露出半个滴血的头颅。其他同样表现此题材的画家大多是描绘一个美丽寡妇去砍下敌方将军头颅的情景,着重刻画场景气氛与人物表情。但是克林姆特确采用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表现,不被题材所束缚,对故事进行了抽象,仅仅截取一个片段,而不是一个场景,着重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并且在画面的构图上颇讲究平面构成,20%的深褐色与80%的金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重点。在绘画手法上更加注重画面的形式美感,将一些装饰意义的元素赋予深刻的内涵,突出画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趣味,将绘画与设计的界限表现的尤为模糊,从而与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表现效果。

  再者,克林姆特的作品通常画面用色大胆,将图案应用到绘画中。画面丰富,笔法多样,装饰意味浓,充满了设计感。

  克里姆特的绘画在色彩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偏爱用艳丽的色彩,尤其是在画面中大量运用金色或是金箔,以致形成了一段被称为“黄金时期”的艺术阶段。其成名作《吻》是克里姆特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吻》描绘的是一个男人的双手轻轻的捧着女人的头,低去亲吻她,女人紧闭双唇、右手握拳,表现出有点抗拒与纠结的内心活动。画面中人物的形象生动、构图新颖、画面采用符号元素去装饰,极具象征意味。在笔法中,他借鉴东方绘画的表现方式、采用平涂,舍弃对细节刻画,以抽象简化的形象表现出来。在装饰性元素上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男主人公长袍上的图案更加刚劲有力,而女人身着的服饰上是鹅卵石版的图案,非常的柔美含蓄,和男性的服饰图案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巧妙的是画面中男人和女人两个形体都是以金色为底色,本身没有清楚的线条去区分,只是通过图案的区别,远看两人浑然一体,近看又能分出彼此。画中使用了大量的金片,银箔等装饰性很强的元素,增添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使画面看上起金光闪闪,使画面十分具有感染力。

  对于金色的使用,大家褒贬不一,有人觉得金色的大量利用,太过华丽,使得画面太过市井,有的人觉得金色的应用恰到好处,使画面的表现力更强。其实克里姆特后期的绘画已经由华丽灿烂的色彩变成以沉重压抑的色调表现人性更深层的主题,例如克里姆特作于1816年的《生与死》。题材是他擅长的对人生观的思考。画面展现了生命的进程、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痛苦与挣扎、对死亡的恐惧等神秘而现实主题的思考。画面中展现的婴儿、男人与老妇象征着人的成长过程,由生长、发育、求爱到衰老死亡的一生。《生与死》的颜色上要含蓄压抑的多,注重色彩的对比关系、互补关系使画面厚重而丰富,加强了画面的视觉张力。

  第三,绘画语言上,克林姆特的作品画面中对细节的处理充满了设计感。

  克里姆特他本人也是一名插画家,他十分关注空间的比例分割,擅长采用不对称构图,用大色块将画面进行区域划分,在强烈的颜色对比下又有虚实疏密的对比。画面中对线条,体,面,色彩,构成都安排的十分巧妙。尤其是他的线条,与西方的传统绘画的线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克里姆特的线条不再是单纯的为表现对象的外形轮廓而服务,更是融入了东方绘画中线条的精神内涵,不夸张的说线条本身就是极富装饰感和设计感。例如《女人的三个阶段》,这个作品从题材上具有很大的年齡跨度,画家采用线描的手法来勾勒人物的形象,表现年轻女性的线条柔和流畅又富有节奏韵律就如同中国传统的线描一样,轻盈婉转的表现出女性的柔美。而老妇人身上的线条就显得迟滞曲折蜿蜒,刚劲有力,体现出老妇人历经沧桑岁月,肌肤不再圆滑富有弹性,年华逝去。画家将对岁月的思考以及对细节的观察都揉在了线条中,使我们在观看的时候产生共鸣。克里姆特的线条深受东方水墨意境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中擅长用线条将画家的内心情感传达到画面中。从克里姆特的作品中亦可以看到画家运用线时内心的情感变化。比如在《生命树》这个作品中,克里姆特大面积的采用了规则的卷曲的线条。这些曲线充满律动感,仿佛充满生命力量,从而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在曲线中又加入了抽象而富有秩序感的几何图形来充实画面,给简单的外形中增添丰富的细节,从而营造出超强的视觉效果。

  最后,艺术主张中的设计感,从东方绘画中汲取灵感,在绘画中加入 “写意”,“意境”艺术精神,注重意义而非内容。

  东方主张表现对象,西方主张再现对象。表面上看由于东西方艺术观念的差异决定了东西方艺术形态也是对立的。但是随着信息交流日益频繁,东西方艺术相互借鉴、补充。克里姆特是将东西方的艺术哲学相结合的代表,他从很多东方艺术作品学到不用明暗阴影去区分体积,而是用线来框定形象,使画面图案化,平面化。1902年克里姆特所作的《艾密丽.芙露吉肖像》,是他绘画风格迈向高度个性化的代表作品。在這幅作品中,他大胆抛弃了早期的写实主义,转向装饰象征主义风格,造型形式由立体化转向平面化。以象征和装饰的手法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艾密丽.芙露吉的脸、手均采用写实主义手法,突出立体效果;而其他部分则以平面化形式展现出来。在对艾密丽.芙露吉衣服的描绘借鉴了日本浮世绘中和服的绘画手法,宽大竖起的衣领被主观抽象变形,以平面化的构图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在衣服掩饰下圆润的身体也没有了立体效果。绘画中平面化的形象与亮丽的色块、流畅的线条相交呼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其表现手法极像中国敦煌莫高窟唐代的壁画。色彩艳丽,用线条分割出单纯而鲜艳的色彩。其实同时代的东方绘画也于之较为类似。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中国工笔人物也出现了脸部手部刻画的十分有立体感,但是所着的服装还是平涂线描的画法。可以说那个时代正是东西方艺术文化交汇碰撞的时代。

  克里姆特他十分注重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在他创作中能够做到不断的求新、求变,对传统的绘画风格进行大胆的创新,借助华丽的色彩和神秘的线条组合,将设计语言和绘画相结合。通过我们对克里姆特绘画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他对东方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借鉴,并将东西方艺术完美的融合起来。克里姆特的作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诠释了一些内涵深刻的题材如生与死,爱情,性等,与其他的艺术家形成鲜明的差别从而有独树一帜的展现方式。可以说,克里姆特的绘画更像一幅巧妙构图的平面设计作品 。所以他的作品被很多设计师所推崇借鉴,他的艺术语言也为很多设计师开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曲俊. 象征到表现的传承――克里姆特与席勒绘画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 2009.

  [2] 马高燕.克里姆特作品中线条的精神化倾向[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09.

  [3]英·罗戈夫斯卡.克里姆特传[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金晶(1983–),2002年江南大学设计专业本科毕业,目前在读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从事设计行业工作近10年,目前就职于百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