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盛名享誉天下,其中的主要人物孙悟空更是深入人心,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而孙悟空加入取经故事、形象演化的过程就十分复杂。
一、孙悟空的前身:《西游记》之前的取经故事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初登场的形象就是一名自称“猕猴王”的白衣秀士。猴行者见多识广,对一路上风土人情十分熟悉。猴行者的职责比起护卫倒是更像向导,在“入大梵天王宫第三”中,他带着玄奘法师上天去见大梵天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降妖除魔的主力并不是猴行者,而是这三件宝物以及宝物背后的大梵天王,这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属于“讲经”诗话,主旨内容是宣扬佛法无边是分不开的。
根据朝鲜古代一本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引注的片段可以看出《西游记平话》中已经有了对于水帘洞的细节,齐天大圣的名号以及“车迟国斗法”的情节。能够大致推断《西游记平话》的故事情节比《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更为丰富、更加接近吴承恩的《西游记》。
杨景贤所做的杂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猴行者相比叛逆性格更强。在《出孙演咒》一出中,唐僧救出孙悟空之后,孙悟空甚至想要把唐僧吃掉,正是此时观音出现给孙悟空戴上“铁戒箍”,传授唐僧“紧箍儿咒”,这才将孙悟空给降服住。
杂剧中孙悟空身上有许多的和小说孙悟空中相似的地方,如一个筋斗“能去十万八千里路程”、“火眼金睛”,使用可以变小放在耳朵里的“生金棍”、可以“化作焦螟虫”等等等等本领。
值得注意的是,杂剧中的孙悟空盗取蟠桃仙酒并不是因为没有收到蟠桃会的邀请的负气之举,而是因为想要和自己掳来的妻子一起享用。寻欢作乐的孙悟空比起《西游记》小说中的孙悟空更像妖精。而掳掠女子与盗取仙酒两种行为的猴精在其他作品中也有出现。
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个四处掳掠女子的白猿精,而在话本中《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中的白猿精有兄弟三人,居住的洞府当中有仙酒、仙桃等各类可以长生不死的食物。
《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的作者已经不可考。此剧的齐天大圣本领高强,而他盗取金丹仙酒的动机也是为了和自己两位兄一起享用。齐天大圣败给二郎神后没有了先前的傲气,不停的低头求饶。虽然和小说中二郎神与孙悟空相斗一节有相似也有不同,但也进一步说明了孙悟空的形象发展到此处本领变得越来越高强、反叛精神越来越强。
二、孙悟空自身:《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变化
吴承恩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以前人作品中的护法猴形象为基础而创造出来的。孙悟空有着类似猴行者的向导职责,知道取经路中神佛设置的考验,继承了猴杂剧中孙悟空的本领。
在《西游记》前七回将前代作品中偷蟠桃盗仙酒一情节扩写为大闹天宫,而大闹天空的根源是孙悟空追求自在的天性。孙悟空并没有什么野心、妄心、不良心,有的只是自在心以及由此而生的自尊心、好胜心、名利心,只是想要追求自在。悟空追求个性自由与王学左派张扬个性的“童心说”有关,“童心说”的代表李贽就曾说出“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的大逆不道之言。
如果个人过度张扬个性却不遵守社会秩序只会走向毁灭,李贽最终在狱中自杀,孙悟空也受到了押在五行山下的惩罚。在被唐僧搭救脱离五指山之后,孙悟空即踏上了取经的之路。取经路上的孙悟空并没有完全改掉自己的反叛精神。虽然时有需要向神仙求助的情况,但是孙悟空敢于嘲笑如来佛是“妖精的外甥”、怪罪弥勒佛和太上老君纵然坐骑下界为妖、指责玉皇大帝不辨是非,而面对这样的孙悟空,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佛菩萨也只能赔笑而已。这一点前代作品中皈依佛门后性格恭顺的孙悟空是完全不同的。孙悟空并没有向最高统治屈服,仍然敢说敢为,他仍然追求自在心,但是他所追求的自在从一开始个人的自在变成了众生的福祉。孙悟空张扬的个性变成了为了造福大众而不畏艰险的冒险探索精神,帮助凤仙郡求雨、解救陈家庄的两个小孩等一系列行为均出于此。
孙悟空的转变,就如同人的成长一般,从一味追求个性自由的顽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