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贾岛对杜甫诗的接受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中旬 热度: 9863
郭湘阳

  摘 要:本文主要从贾岛受杜诗影响的原因和对杜诗的继承两方面对贾岛对杜诗的接受进行探讨,并从内容、艺术、风格几方面具体分析贾岛如何效法杜诗。

  关键词:贾岛;杜诗;继承

  杜甫作为唐诗发展史上一座承先启后的丰碑,先后影响了一大批文人。白居易、元稹、韩愈、孟郊、杜牧、李贺、苏轼、欧阳修等都是杜诗的效仿者,其诗作中都能找到这位诗圣的影子。而贾岛亦是众多学杜者其中之一。

  宋初孙仅有云:“公之诗,支为六家:孟郊得其气焰,张籍得其简丽,姚合得其清雅,贾岛得其奇僻……”。贾岛之所以能接受杜诗的影响,并在继承其创作、思想的基础上将其一脉发扬光大。究其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生活背景、经历的相似

  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也是“诗兴”的产生源泉②。贾岛自幼家境贫寒,早年出家。后被韩愈伯乐识马,受教于韩并还俗参加科举,却累累举不中第,一腔抱负与满腹才华难得施展,壮志难酬。毫无背景、家世、金钱、地位,生不逢时再加上贫苦的生活条件,使得贾岛与晚年生活经历相似的杜甫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这些相似的条件也是触发他们产生“诗兴”的催化剂。

  第二、性格的相似

  杜、贾二人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狂”的特点。由于贾岛自幼出家,导致其难脱“僧讷气”和清冷孤寂的性格,各种压抑客观因素刺激着他思想情感深处的“暴力因子”,使他共鸣到了杜甫晚年感伤式的“诗狂”。他又将这种“诗狂”深度发展为对诗歌艺术创作的“痴狂”。他不惜为一句诗、一个词或一个字煞费心血、反复推敲、苦吟成性。即使身在红尘,思想也不自觉超脱其外。

  第三、集前人之大成

  杜甫和贾岛在对待他人作品上,都秉持着继承传统诗歌的态度,均是集众人之大成、传益多师后自成一家。

  不少学者认为贾岛诗与韩诗、孟诗一样,源出于《诗经》《离骚》。在现实生活中,他又具有浓厚的屈原、贾谊式的忧愤色彩③。同时,他又远效陶谢,近师老杜、王孟、大历诗人,还受到韩孟、张王、姚合等人的影响。

  另外,贾岛的伯乐韩愈亦是杜诗的爱好者与学习者,且在继承杜诗方面颇有成效。这无疑间接地在贾岛意识里添上了一层杜诗的色彩。杜甫对贾岛的影响看似无形却有形,贾岛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其某一方面的创作特色发扬光大:

  一、内容上的继承

  (一)关注时事政治,反映战乱生活

  贾岛继承了杜甫咏史诗独特之处,并将其成功融入到其五言排律中,即:用诗歌反应民生疾苦等社会内容;用七言律诗、绝句反映时事政治并发表政治见解。

  杜、贾都亲身感受过动乱时代带来的灾难,这给他们是诗歌创作造成了影响。中晚期的杜诗中有大量战乱生活题材的作品,如三吏、三别等,形象表达了战乱中的民生疾苦和当时的政治黑暗,因此其诗被誉为“诗史”。

  贾岛也并非是一味躲在深山老林伤怀悲己的狭隘寒士,其诗作中也有不少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战争民生的作品,如:《逢旧识》、《原居即事言怀赠孙员外》、《送李廓侍御剑南行营》、《赠李文通》、《寄沧州李尚书》、《颂德上贾常侍》、《别徐明府》等等,表达了对战争的关注,描写了战后残败不堪的景象,反映了战乱给人民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和对民生的破坏,表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对能人功臣的敬佩与赞扬之情,委婉批判了政治的腐败,统治者不恤民生、大兴土木,指出了国家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描写祖国各地秀丽山河

  杜甫和贾岛都曾游历过祖国各地山河美景,各地山川都留下过他们的历史足迹,二人也都写过不少纪游诗。杜诗诸如《望岳》、《野望》、《秦州杂诗二十首》等纪游诗丰富多彩、刻画生动、脍炙人口。

  贾岛交友甚广,自己也时常游历各处山水,描绘了许多祖国山川美景。如《马戴居华山因寄》、《送姚杭州》、《送朱兵曹回越》、《送崔约秀才》、《喜李馀自蜀至》、《送雍陶入蜀》、《巴兴作》等等。他与杜甫的不同在于,诗中更多是写送友奔赴各地时沿途所见之景。

  二、艺术上的发扬

  (一)“语不惊人死不休”之炼字

  炼字是杜甫律诗的一大新成就,目的在于表现神情韵味。学界普遍认为,炼字在晚唐更发展成苦吟一派,其代表诗人就是贾岛。他继承并发扬了杜诗雕琢字詞的创作艺术,具体表现在:

  其一、诗眼的推敲。唐诗至老杜起始创奇字为眼,但隐藏于杜诗中的“诗眼”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引起专家注意。经过贾岛的发扬光大后才鲜明地呈现出来并逐渐引人注目。如“天上中秋月,人间半世灯”的“灯”,“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的“敲”,“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的“分”、“动”等诗眼,经过了反复推敲和锤炼,达到了一种精奇灵动的效果。

  其二、叠音的使用。杜诗中常使用跌字、叠音词和复沓来营造一种回环对称的音乐美,贾岛的绝句中也常见这种方法。如:“习家池沼草萋萋”、“长川几处树青青”、“碣石山人一轴诗,中南山北数人知”等。迭字的间接性重复出现造成意义和音节的双重回环,使得意味更加隽永。

  其三、吸收民间口语,不避俚俗。杜诗中常有吸收民间口语的现象,如“数物以‘个,谓食以‘吃”。贾岛的亦如此。如“黍穗豆麦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床头枕是溪中石,井底泉同竹下池”等,句法多变且语言俚俗,平易自然,意味悠长。

  其四、离析常语,重组新词⑤。杜诗中有离析词语的用法,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等。贾岛由于熟悉佛语,因此在常人基础上,得心应手地结构佛语中的词素,巧妙地与汉语词素搭配,组成新词。如“去腊催今夏,流光等逝波”、“掩扉当太白,腊数等松椿”等等。

  其五、杜甫在语言创作上一再创新,坚持“唯陈言之务去”,也会在诗歌中使用一些诘屈聱牙的怪癖字词,在诗歌中创造一些奇特的诗歌意象,使得其诗也具有奇险的一面。这一表现贾岛一直延续在其诗作中,因而形成了幽僻、孤傲、精奇的风格特点。

  (二)“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句法

  杜诗句法多变、句式新奇的特点被贾岛学习沿用,并融合自己的风格进而发展成独具特色的“苦吟”一派。

  其一、对偶与变体。杜甫打破传统的平仄格律,导致变体诗律“拗律”的产生。同时,大胆突破“虚实自对”的对偶规范,有意识地采用虚、实构成对偶的范式⑥。这种新奇且异于常规的对偶范式自中唐起不断得到效法,影响逐渐扩大,被贾岛大量使用于五律中并创作出变体律诗,它也是导致其贾诗风格奇僻、清峭的一个重要因素。诗如:“晚角吹人梦,秋风卷雁群”、“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岸遥生白发,波尽草烟中”。

  其二、颠倒语序,使用倒装。杜甫常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句子成分倒装,锤炼出精警动人、内容丰富的诗句,如“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贾岛有感于其句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变体创新,在其五律中也常用倒装句。如:“梨栗猿喜熟,云山僧说身”、“孤灯冈舍掩,残磬雪风吹”等。贾岛诗风的峭拔意味就得力于倒装之处。

  三、风格上的接受

  杜甫常采用散文化的叙事方式,宣扬“以文为诗”,句式常打破固有音节。而贾岛的某些从总体上看体现乐府民歌特征的无言古诗往往也有怪奇和以文为诗的特征,如《游仙》、《双鱼谣》。

  另外,杜诗的主导风格即沉郁顿挫,如三吏、三别。而人们一般认为贾岛的诗风是幽僻、清苦、精奇。其实,贾岛常年与底层百姓接触,深刻了解当时深沉的社会背景,其五律也多方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他发展了杜甫的沉郁之风,其诗作中也存在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沉郁顿挫之感。他也有不少咏怀诗,其中有表达自己不遇悲伤的诗篇,也有抒发愤懑不平的劲健之作,例如《秋暮》、《病鹘吟》等等。

  总之,贾岛从内容、艺术手法、风格等方面都对杜诗有所效法,且在此基础上变格入僻,将五律的发展引向高峰,是当时的一大创举。虽然他在灿若繁星的唐代诗人中总体成就不算高,但他为五律體裁的创作贡献以及对其后诗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注释:

  ①刘新生,刘开扬.杜甫诗集[M].四川:巴蜀书社,1998.

  ②吴明贤.杜诗论析[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③张震英.寒士的低吟——贾岛艺术诗歌新探[M].

  ④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⑤⑥齐文榜.贾岛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王明居.唐诗风格论[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2]李一飞.杜甫与杜诗[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