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黑暗的心》;镜像阶段;东方主义;自我发现
一、拉康和“镜像阶段”
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1949年发表论文“来自于精神分析经验的作为‘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像阶段”,提出人的自我建构离不开自己,也离不开自我的映射——镜中之像。
“镜像阶段”指的是6—18个月的婴儿对自己的镜像特别感兴趣,虽没有肢体协调性,却能用连贯的姿态认识镜像。拉康认为认同是“主体在认定一个形象时,自身所发生的转换”(p4)。婴儿将自己和镜像联系起来的同时发生了转换:自我转换为镜像,而婴儿和镜像是联系又分离的、异化的。
随后,拉康指出“‘镜像阶段就像是一出戏,被一种内部的力量所推动发展,这种力量推动个体从对自身身份的缺憾发展到一系列的期待再最后到对一个异化了的身份认同。在第一步中它为渴望身份认同的主体制造了一系列的幻象,从支离破碎到最后的完整,我把它称作是一个逐步矫正的过程”笔者拟从这个认识自我的过程分析《黑暗的心》中马洛的自我发现。同时,萨义德东方主义的殖民话语将被用来解析马洛和库尔兹的同一殖民者主体。
二、萨义德和“东方主义”
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是欧洲对东方及其命运的表述,他探讨下过渡到东方和西方的二元对立:理性、文明、发达的西方与非理性、野蛮、落后的东方。西方从文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到这些家等受教育人群,都接受了东西方这一“差别”。
三、《黑暗的心》和马洛的自我发现
《黑暗的心》是康拉德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中篇小说,讲述了马洛在刚果河上寻找白人殖民者库尔兹的故事。国内外对小说的研究视角大多集中在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女性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生态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本文拟用拉康的“镜像阶段”和萨义德东方主义理论重读马洛的自我发现之旅。
马洛的自我缺失。去刚果前,马洛渴望探索未开发的非洲、北极等未知世界。“我小时候非常爱看地图。我会一连几个钟头看着南美洲,或是非洲,或是澳洲,梦想着探险生活的各种荣耀。那是地球上还有许多空白,当我在地图上看到一块特别吸引人的空白式(而所有的空白看起来都特别吸引人),我就会用手指头按着它说,我长大了一定要上哪儿去。”(P7)
从这里看出,马洛对自己现有身份不满意,他渴望新的自我—探索世界的殖民者英雄。
马洛、库尔兹同一的殖民者主体。在萨义德《东方学》的殖民话语下,马洛和库尔兹是同一主体:西方殖民者。他们眼里的东方(包括非洲在内)及其人民是落后的、野蛮的、需要教化的。
马洛在非洲看到被链条捆绑的罪犯,他们“他们在离我六英寸处走过、看却不看一眼,带着不幸的野蛮人特有的彻头彻尾的,死一般的冷漠。”(P24)这里,马洛将被奴役的黑人描述为“野蛮人”,可见其在了解土著人前,就认定他们的野蛮形象,这正是他在殖民话语下认识的非洲人。
库尔兹西方殖民者身份,体现在他17页的报告里:“我们白人,在他们(野蛮人)眼中必然带有超自然生物的特点—我们是带着神一般的威力去撵近他们的。”这是库尔兹在到非洲前受委托写下关于禁止野蛮习俗的一份报告,表明在库尔兹的认识里,非洲也是野蛮、落后的。由此,他和马洛同属一个殖民者主体。
镜像形成。马洛目睹了白人对被殖民者的迫害以及他们尔虞我诈的卑劣行径,这和他想象中殖民者的形象大相径庭。于是,马洛将希望投射到“英雄”殖民者库尔兹的身上。这时,马洛看到和自己有关系的影像—库尔兹,并认定那就是“自我”。
马洛第一次听说库尔兹的时候,知道“他是一位一流的代理人...”(P22) “也许,将安慰以及对家的牵挂都抛在脑后。他将目光投向荒野身处,投向他那一无所有的荒凉的贸易站,我也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动机,或许他只是一个全心全意为工作而工作的好人”(P41)库尔兹一心一意为欧洲事业做贡献的形象跃然纸上,马洛也将其奉为偶像。
主体和镜像的异化、形成新的自我。马洛怀着美好幻象开始寻找库尔兹。但在接近库尔兹时,他失望地看到了库尔兹的贪婪和残暴。“他有时候是非常可怖的”。(P74)而库尔兹住所外柱子上悬挂的人头彻底颠覆了他在马洛心中的形象,“我看见他裂开大嘴—这使他的面貌显得不可思议地贪婪,好像要吞掉整个天空,整个大地,和所有他面前的人”(P79)马洛认识到库尔兹不同于自己,自我和镜像异化。
库尔兹死后,马洛积极拯救其灵魂,“我试图破掉那魔法—那荒野沉重而无声的魔法—它似乎在唤醒他已被遗忘的兽性的本能”(P88)。这不仅是拯救库尔兹,更是拯救自己。回到欧洲的马洛“两颊深陷,黄面孔,背脊挺直,一副苦行僧的模样,两只胳膊垂下来,掌心向外翻,活像一尊菩萨。”(P2)至此,马洛完成了自我发现之旅,拥有了更稳重、睿智的自我。
参考文献:
[1] Knowles, Owen & Gene Moore.Oxford Companion to Conra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 康拉德.约瑟夫.黑暗的心[M].薛诗绮,智量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3] 拉康.拉康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90.
[4] 萨义德,爱德华·W.: 东方学. 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作者简介:赵薇(1988–),女,汉族,城固人,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13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