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两学一做”读出健康“三观”

时间:2023/11/9 作者: 博览群书·教育 热度: 10846
曹宇明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中央决定,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两学一做”对党员“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是决定性的。同时,竖立健康正确的三观,也有利于推动广大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形成廉洁的行动自觉。

  世界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客观世界既包括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也包括人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一旦形成,便会决定个人如何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物,以及如何处理问题等。同时,世界观还决定着人们处理事情、对待事物采取怎样的方法论。在古今中外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阶级、知识结构、生存背景的人类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对庞杂的、模糊的客观世界产生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其中,最根本的有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心主义世界观。而共产党员所坚持的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正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即世界是客观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承认世界是物质的,意识不是被动的,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观方面的正确认识。同时,上述世界观体现在方法论中,通过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得出结论,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而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总特征中,又具有矛盾的性质,因而衍生出矛盾的分析和思考方法。这要求广大党员在改造自然界、谋利于社会的同时,要以尊重世界的客观性为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些核心思想,无一不体现在“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各个内容中。

  当我们将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放置于人生问题方面进行思考,而形成对人生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时,世界观便具体表现为人生观。比如当我们思考究竟为什么活着,是安于现状,碌碌无为,还是争当革命激流,做螺丝钉也心甘?当我们思考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有意义和价值?是贪图享乐,实用为大,权势为最,还是丹心铁血,一心为公?以及由此当我们思考开始自己应当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是苦乐幸福,什么是荣辱成败、什么事业政绩,什么是财富友谊,我们就是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并由此形成自己的幸福观、荣辱观、事业观、政绩观、生死观、婚恋观、财富观等核心观念。所以,人生观的确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在人生行进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幸福观、荣辱观、婚恋观、成败观等,指导着人生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生活方向,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走向,决定着人们一生的价值目标和生活道路。而怎样的人生观才是正确的呢?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人们对于人生的价值、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等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形成不同的人生观。以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党章党规对无产阶级人生观做出了科学的回答。如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纲领,具有科学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而“两学一做”中,通过逐条逐句通读党章,全面理解党的纲领,党的宗旨,明确共产党员的基本标准和行为规范,使广大党员自觉形成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人生观,把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看作人生的最高目的和最大乐趣,既是对党员义务和权利的进一步明晰,又是对党员“三观”的进一步塑造,有利于推动广大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养成纪律自觉,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有利于党员的理想、信念出现偏失倾向从思想上得到的根治。更有利于实践中帮助一些党员面临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注意个人品德,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等不端行为时,形成一种正确的行为自觉。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和客观对象进行价值评价和判断的哲学观点和社会观点,它反映了人们对某种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认识和态度,价值观是由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如资本主义价值观在社会和个人的矛盾关系中,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看不见的手”原理为主旨,主张个人利益第一,社会利益第二,在实现个人“趋利避害”这一利已目标的同时,客观上推动利他目的的实现。“每个人都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 !相反,因为唯物主义世界观主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与此相对应的,在人对自身的价值评价方面,我们就可以从个人对社会关系的有用性角度,思考个人的价值,即人的价值必然是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上下四方之宇,往来古今之宙,不会因你个人追求享乐和长生而有丝毫停步;春华秋实,纷繁人世,也不会因你留恋红尘而有片刻驻足;瑰丽思维,更不会因你偏执守旧去放弃客观运行而改由上帝推动。因而在客观运行的世界当中,人的本质就必然是建立在劳动和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那些类似“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抑或“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等价值观的认识,皆属于正确的价值观。这同样既是对科学三观的重要梳理,又完全符合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同前在提及的西方的价值观中,“利己”是唯一目的,“利他”沦为利已目标的桥梁和手段,无视个人对他人、国家和其它社会关系的主动意义,从根本上否认唯物主义世界观在人生观领域的客观体现,因而只能是一种科学人生观显现下的伪科学有本质区别。因此,竖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克服党员宗旨观念淡薄、利己主义严重,漠视群众疾苦、与民争利、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假公济私、损害群众利益,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临危退缩等问题,也有利于在现实中,解决和纠正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如工作消极懈怠,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逃避责任,不起先锋模范作用等问题。此外,基于价值观的群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一旦共产党员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价值观形成,往往会为中国先进生产力代表所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只要我们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客观条件没有发生变化,该价值观就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两学一做”对正确价值观的纠正和塑造也完全有利,同样可以促进广大党员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形成廉洁行动的自觉。

  参考文献:

  [1]高国希:《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州学刊》,2007年11月,第6期.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卷.

  [4]《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卷.

  [5][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

  [6]李德顺:《普遍价值及其客观基础》,《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7]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