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试评价中山市政府的行政组织文化设计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中旬 热度: 15410
摘 要:中山市高效务实的行政组织文化建设,加快了中山市公务员队伍建设,实现了政府的“瘦身”,促进了新老中山人的融合,以“中山速度”带动了城市的和谐、快速发展,具体深远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山市政府的行政组织文化评价研究,进一步探讨行政组织文化的重要性,希望可以给我国政府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见。

  关键词:行政组织文化;设计;评价

  行政组织文化是政府的生命力或活力所在,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如何客观、合理的评价政府组织文化的成效显得尤为重要。广东省中山市作为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项荣誉的一座现代化城市,其政府组织文化建设无疑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而中山市政府究竟如何能够以“中山速度”在广东、乃至全國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影响力这一话题更是值得探讨。在中山,高效务实的政府行政组织文化近十年得到有序推进和全面提炼,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得以形成并趋于完善,这最终铸造了“中山速度”,为建设幸福和美中山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行政组织文化的含义及其作用

  文化是人类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类生活的知识、能力、习惯的总称。在行政组织中,文化则表现为行政组织文化,“行政组织文化是行政人员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所形成的对行政体系、行政活动的价值观、态度、情感、信仰,以及人们所遵循的行政原则、行政传统和行政习惯等。” [1] 由于文化具有整合性、导向性、维持秩序、传续性等重要功能,因此,我们研究政府行政组织文化,就势必要了解行政组织文化的重要作用,只有深刻认识到行政组织文化对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性,构建一种良性、和谐、适合本地实际的政府组织文化,才最终能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最终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和水平。

  中山市自1983年撤县设市以来,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期和进一步改革开放,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深挖政府发展潜力,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行政组织文化内容,对中山市公务员队伍进行正确引导,加强教育,端正行政动机,树立了稳定、健康、和谐的行政组织心理,促进了中山市的和谐、快速发展。我们知道,行政组织文化是行政组织的灵魂,有什么样的行政组织文化将决定着行政组织的成败。中山市正是把握了这一关键点,努力打造高效、务实的政府组织文化,通过行政文化对中山市公务员队伍的行政行为进行全方位、科学化的引导,做到了行政行为的快捷、到位、灵活,行政管理的规范、严禁、高效,通过高效务实、开放性的行政组织文化塑造,促进了中山市政府机构整体办事效率的提高、行政人员素养的提升,推进了中山市行政组织文化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二、如何认识高效务实的中山市行政组织文化

  中山身处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全国创新审批方式改革试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必然要求中山市政府以“高效变通”的思维探索城市试点的改革发展道路,以“中山速度”引领中山经济快速崛起,让“高效务实”的行政组织文化得到提炼和传承,为中山人民谋取幸福,构建幸福和美中山。可想而知,高效务实不仅仅是中山城市发展的一个典型标签,更是中山市政府执政为民的诠释,体现了中山市政府务实、朴素的工作作风,体现了中山城市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打造高效务实的政府组织文化,加快中山市公务员队伍建设

  行政文化是政府官员或公务员应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在中山,政府积极打造一种高效务实的行政组织文化,完善中山市行政精神层面文化和制度层面文化,通过务实高效引导中山市公务员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工作流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树立正确的行政价值观,完善行政组织规则,重视行政组织成员的培养,是中山市高效务实政府组织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对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至于提高行政效率有重要的作用。除坚持严把招录关、重视人员培训、充实公务员队伍、注重公务员全面发展、规范公务员考核外,中山市坚持以群众满意标准来检验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好坏得失,建立民意调查测评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严格执行《中山市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科学规范管理公务员队伍,要求全市各机关单位、各部门加强合作、注重成效,高效务实,在工作中注重引导全体公务人员比德才、比实绩、比口碑。

  中山市鼓励公务人员学习提升,倡导优化公务员队伍知识结构。同时通过完善中山市公务员的档案管理、诚信管理、廉政建设、人才梯队建设,实现了公务员信息化系统管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保证了指令的上传下达,政策的有效落实和执行。

  (二)推动政府机构和行政事务的“瘦身”,提高行政效率

  笔者认为,政府要想取信于民,要想让百姓满意,必须务实高效,精简机构和流程,急百姓之所急,解决百姓实际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2000年9月起,中山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动,通过精简机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审批制度,简化行政程序,把政府职能限定在市场经济必需的范围内,最终中山市政府达到了降低政府运作成本,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的目的。

  随着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行,随着中山成为全国首个探索全部审批项目上网的地级市,投资者带着报告四处盖章的情景不见了,到政府部门办事的人流稀疏了,部分政府部门还设立了流动办公室,办事人员带着手提电脑随时随地办公,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中山市政府精简了审批事项,规范了审批程序,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办事效率,也赢得到了中山人民的赞誉。据统计,中山市的1404项审批事项通过改革,最终仅保留了381项审批事项,市级设定的审批项目已全部取消,共削减1054项审批事项,减幅达75.1%。

  让百姓在政府“瘦身”举措中得到实惠,这显然是一件民心所向的大好事。2013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发布的《2012年度广东公众幸福指数测量报告》显示,中山是广东省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

  (三)执政为民,加强职能转变,提出“新老中山人大融合”

  目前,每两个中山人中就有一个是外来人口。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人口结构,让中山市政府深思“中山究竟是谁的中山?”。2011年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提出了“新中山人”概念,并表示,未来5—10年内,中山将着力破解城市人与农村人、本地人和外地人双重二元结构。于是,“同是城市建设者,同是中山人”的口号迅速在中山大街小巷传播,中山市政府为“外地人”改名,除了一本“户口”,新中山人与本地人并无二异。2012年,中山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将本市户籍人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取消“农业户口”,打破了目前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不同性质户籍随附不同待遇的局面,逐步统一全市城乡居民福利待遇和基本公共服务……中山市委市政府务实高效的作风,为新老中山人提供了安居乐业的平台,增强相互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增强外来人口对中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出“只有身在中山,每个人都是中山城市的建设者,都是中山的主人”,中山“兼容并包”的胸怀获得一致好评,让新老中山人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全民共享平等发展机遇,这无疑大大解决了新中山人的后顾之忧,调动了新老中山人的积极性,大大改善了城市管理环境,大大提升了中山市政府公信力。

  三、中山市行政组织文化的存在的不足

  在行政领域普遍存在的 “情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不依法行政的现象,行政领导、行政工作人员和社會公众心理上根深蒂固的“人治观念”,特权思想、等级思想、官本位思想等行政理念,让人们把在政府部门的行政工作看成是获取权利、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从而助长了拉关系、送人情、任人唯亲等各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部分机构冗员与庸才充斥,人浮于事,最终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2011年,原中山市市长李启红的落马,引起了社会巨大反响,给中山政府机关深刻敲响了警钟。此外,在“官本位”思想的支配下,一些行政官员对工作明哲保身、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一些官员为求个人升迁,热衷于搞各种“达标”项目、“政绩”工程。[2]于是,群众不满意、政府形象受损、社会资源的重复浪费等危害接踵而至,不仅破坏了中山市高效务实的组织文化氛围,也让公共利益受到损害。

  2012年,“中山市公务员招录考试舞弊案”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中山对此次事件的查处力度可谓空前,用“史上最严厉的”也不为过。公招腐败对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破坏,对政府公信力的伤害,民众深盼这一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在实际的政府管理中,中山市不同的政府机关同样存在着诸如“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在绿色政府建设、廉洁政府建设方面中山市起步晚,投入少,因此成效相对有限。官本位意识阻碍了政府绩效的提高,形式主义现象忽视了政府行为的目的,而这些,都是摆着中山市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也是需要政府持之以恒予以改善的重要环节。

  明确中山城市执政者的执政理念,倡导高效务实的行政文化要求下,中山市政府同样需要深入的探索和改革,突破目前行政管理的瓶颈和困境,对中山政府职能进行准时定位、及时定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向“有限政府、高效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绿色政府”综合功能性政府转变。

  四、中山市建立高效务实的行政组织文化的意义

  大力构建高效务实的政府组织文化,对中山市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第一、高效务实的行政组织文化有利于中山政府机关和广大公务人员更好的执政为民、取信于民。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作为行政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判断行政文化建设成果的根本标准。加强中山行政文化建设,要提倡一种更加积极、乐观向上的行政文化,要为行政人员的行为提供正确的引导,要强调服务、责任。

  五、结束语

  改革的成败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山市在大力推行高效务实的行政组织文化举措下,政府公信度得以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整个社会发展呈现和谐、快速发展趋势。作为中国多个重点项目试点城市,广东省中山市正以“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化改革试水区,探索发展新举措,突破行政文化建设的困境,提炼行政文化建设新思路,相信“高效务实”的中山行政组织文化必将推动中山市整体快速发展,实现人民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晓云.社会主义行政文化的反思与构建[J].东疆学刊,2004(1).

  [2] 邓智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破除官本位[J].学习时报,2005(5).

  [3] [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l 53.

  作者简介:陈静(1982–),女,汉族,广东五华人, 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秘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