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故乡》中的“绝望”与“从绝望开始”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中旬 热度: 11044
贾胜楠

  摘 要:鲁迅作于1921年的小说《故乡》是一篇颇具广度和深度的小说。《故乡》中写出了三种意义上的“故乡”,即回忆中的故乡、现实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在这三种意义的“故乡”里渗透着鲁迅的“绝望”意识,也表达出鲁迅的“从绝望开始”的人生信念。

  关键词:故乡;绝望;从绝望开始

  《故乡》是鲁迅小说中风格独特的一篇作品,它有着浓厚的抒情意味。小说以鲁迅1919年12月回到故乡的旅程为题材而创作,在小说中鲁迅写出了三种意义上的“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还有一个是理想中的。三种意义上的“故乡”有着不同的时空上的差异,也带有着不同的精神色彩。鲁迅在对三种意义上的“故乡”的描述上透露出了贯穿他的一生“绝望”意识和永不屈服的“从绝望开始”反抗绝望的挣扎和努力。

  一、“绝望”意识的生成

  故乡情怀在中国人的情感中一直是一个令人充满惆怅和愁思的主题,但是鲁迅对于他的故乡一向没有表示过深切的怀念。在他的情感世界中,故乡并不以乡愁、乡思的面目出现,而是以成年经验中的童年、少年生活的幻景出现,也就是《故乡》文本中所生成的“回忆中的故乡”的面貌。以幻景形式出现的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鲁迅对它充满着热切的眷恋。而现实中的“故乡”,又总是以一种灰色的色调出现,是鲁迅想要逃离的地方。从“回忆中的故乡”到“现实中的故乡”促使着鲁迅“绝望”意识的生成。

  “绝望”是理解鲁迅的关键词,日本学者竹内好在其著作中就提出了鲁迅“走向绝望,并从绝望开始”。鲁迅对于故乡总是在“走异路”、“逃异地”,他1898年离开故乡时就是因为对于故乡的绝望而选择了逃离故乡。在《故乡》中正是他“回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的反差使得他再次绝望的选择了逃离故乡,从形式和心灵上的决绝的逃离。

  《故乡》文本中,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寂静而富有动感,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故乡》中作者记起童年时的“故乡”时景色是明亮的,人是活泼而机灵的,少年闰土会捕鸟,会看瓜刺猹,知道许多稀奇的事情。“我”通过少年闰土知道了许多从前不知道的事情,看到了自己从没有看到过的世界。“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美好的世界,透过这个“故乡”,鲁迅对于人性和世界还有着一些美好的想象,但是,这种想象是虚无的,当鲁迅回到故乡,接触到现实中的“故乡”,这种幻景就必然会被打破,而曾有的美好只能加深鲁迅对于这个现实“故乡”的绝望。

  现实中的“故乡”景色是萧索和凄凉的,人是麻木而无生气的。中年闰土已变得麻木呆滞,一句“老爷”使我所持有希望和眷恋的“回忆中的故乡”彻底的幻灭,而豆腐西施杨二嫂尖刻自私的行为让我的幻灭感得到肯定,“我”的美丽的“回忆中的故乡”只是一个美丽的梦,现在美梦也被这令人绝望的现实而打碎。作者看到这样的“故乡”后内心的绝望意识逐渐生成,记忆中的明亮景色逐渐被现实中的萧索的景色所覆盖。正是曾经十分清楚的“回忆中的故乡”被“现实中的故乡”所覆盖而终至模糊,我却无法全部忘却时,绝望便从鲁迅心里产生了。在《呐喊·自序》中鲁迅写道“我在年青时候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却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对于回忆的不能忘却使得鲁迅不断地逃离现实中的“故乡”,然而现实却无法逃离,即在“我”的眼里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我必须离开这个地方,但是高墙又使我无法逃离,绝望于是产生。

  二、从绝望开始

  现实的“故乡”丧失了生命活力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整个故乡的颜色是灰色的,是萧索和麻木的,对于这种现状鲁迅无力改变只好想要逃离。而这次的逃离使得鲁迅在故乡的血缘基础和物质基础都不再存在,鲁迅决定彻底地逃离现实中的“故乡”,因为这故乡使他绝望。但是,鲁迅的逃离却不是单纯的逃避,他的逃离是具有这深层文化意义的“鲁迅式逃离”。竹内好分析到“从环境中不断的抽取自己是鲁迅固有的行为类型,这里也体现出来。可以看到他痛彻逃离的挣扎。鲁迅从未张扬过自己。他对他自己感到不安。那是因为他存在于抵抗感之中”。

  而之所以会想要产生一个“理想中的故乡”是因为小说中现实的故乡使作者对于回忆中和理想中的故乡产生了幻灭感,现实中故乡的景和物存在于一代又一代的循环中。在离乡的船上,“我”陷入了对人的生存的思考之中,现实的故乡中中年闰土以及水生和宏儿的命运让“我”更多地感受到了生命体验中的难以名状的悲苦。回乡过程中对于“回忆中的故乡”所持的希望,在见到“现实的故乡”后转为了绝望,而在离乡途中又转向了“理想中的故乡”所有的希望。只是很快作者又意识到希望是虚无的,“我”的希望也不过是我所手制的偶像罢了。于是转向绝望,并从绝望开始,从绝望往下走下去。

  鲁迅所希望和想要创造的“理想的故乡”不是我所在的那个城市的世界,不是闰土的麻木忍耐的农村世界,也不是杨二嫂的尖刻贪利的乡镇世界,它是一个新的世界,是我们从未见过的世界。对于这个“理想的故乡”能不能成为现实,鲁迅并没有给出答案。他对于现实的故乡的绝望,使得他对于希望是害怕的心态。希望只能使人绝望,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认为所有关于未来的许诺都是虚幻不实的,因为绝望总是根植于希望之上的。 所以鲁迅不从希望开始,因为希望其实是虚妄的,而这正如同绝望。所以鲁迅选择从绝望开始,现实的故乡令他绝望,他便从这绝望开始去创造一个“理想的故乡”。

  鲁迅之所以选择从绝望开始,是因为从希望开始是虚妄的。鲁迅以希望做盾,而结果是徒然的耗尽了青春,那么就该就消沉吗?鲁迅给出的答案是既已绝望,那么就从绝望开始,不能由于绝望而陷于虚无和消沉。正如小说中现实的故乡既已不能以希望改变,那么就带着绝望重新创造出一个理想的故乡。

  在这篇小说的最后,鲁迅给出了这样的结尾,“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无路可走是使人绝望的,但从绝望之处继续前行,路也就走了出来。即现实的故乡使人绝望,令人消沉,然而鲁迅却选择“走”,只要一直“走”着,走的多了,自然路就形成了。《故乡》中的“我”以“走”的姿态来表现对绝望的抗争,正如《野草》中的过客一样即使不知道前面是什么也要一直走下去,即使不知道“理想中的故乡”能否到来,也要一直走下去。

  三、结语

  在鲁迅的作品中,《故乡》被看作是一流作品,在艺术上几近完美。鲁迅将三种意义上的“故乡”加以组织并予以叙述,揭示了现实生活本身所不可能揭示的东西。多年前鲁迅从故乡逃离想要同这个世界进行抗争,二十余年后,鲁迅带着“回忆中的故乡”再回到“现实中的故乡”发现抗争是无效的,人生是一轮又一轮无意义无变化的循环。“回忆中的故乡”已幻灭,“现实中的故乡”令人绝望,只有未来或许还有些希望,然而“理想中的故乡”又有多少可以实现的可能呢?这又使人感到了虚无。最终,鲁迅在对人生和故乡的彻底否定和绝望后再次踏上了向前进的路。鲁迅通过《故乡》中的思考再次表达了其走向“绝望”并从“绝望”开始的思想,而小说最后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也再次表达了鲁迅以“走”的姿态来反抗绝望过的主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