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城镇纽带建设中的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博览群书·教育 热度: 10613
张益弛 郭震 王文浩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和地铁规划审批的逐渐开闸,被各执的多个地铁建设方案又重新提上日程,伴随着地铁项目的审批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队伍,地铁建设的热潮开始蔓延开来。众所周知,地铁已成为当代大城市争相建设的宠儿,但是并不是所有大城市都适合建设地铁。需要与城市的发展规划、城市规模以及人口分布、空间结构相关。本文讨论了当代成都修建地铁情况,分析得出了了修建地铁在建和建成时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地铁建设;民生影响;对策;调查

  一、选题意义

  地铁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具有投资巨大、运营成本高、盈利能力差等特点。笔者建议地方政府能够对地铁规划、建设进行冷静的思考,慎重研究、科学决策,把地铁建设与城市中远期发展综合考虑,全面且充分地论证地铁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确保地铁建设和运营、维护之间的资金平衡,避免盲目地把地铁作为一个“大城市”的必需品来追逐。

  二、背景分析

  地铁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城市交通工具,国家对其建设要求和审批流程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目前,国务院对地铁建设设定了3项硬性指标,即地区GDP应在10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城市人口须在300万以上。如仅按上述3项指标衡量,我国有近50座城市符合地铁建设条件。

  一般来说,建设一条地铁少则需要数十亿元,多则需要上百亿元人民币,而建成通车后每年还需要大量的维护费用,以确保其正常运营。由于地铁属于市政公共事业,资金多数都直接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补贴。因此,各地方政府不仅应算好经济账,更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地铁建设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

  三、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运行排名前11名城市分析

  第一名:上海,2010年,上海已经拥有了11条线、总长420公里的地铁网络。第二名:北京,2010年,北京地铁总长度达到336公里,北京2015年561公里。第三名:广州,2010年,广州地铁总里程到222公里(包括广佛线广州段)。广州2011年的地铁通车里程。第四名:深圳,据悉,深圳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共包括5条地铁线路,总长170公里。第五名:天津,总通车里程达130公里,地铁线将贯穿中心城区东西南北,形成“米”字形骨架。第六名:南京,2010年通车里程85公里,超过香港,预计2015里程应该会超过南京,南京2015全球排名第11。第七名:重庆,2011年,重庆7-9月新开通约55公里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总里程约74公里。到2013年,全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约197公里,通达主城九区和北部新区。第八名:大连,通车里程64公里。第九名:苏州,2011年末通车里程52公里。2015年苏州地铁通车里程至少将达到126公里。第十名:武汉,通车里程28.8公里。第十一名:沈阳,通车里程27.9公里。预计沈阳地铁2013年运营里程为137.9公里。

  四、特大城市是否一定要采用地铁

  目前, 我国100 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已发展到35 座之多, 50 万~ 100 万人口之间的城市也已达到43 座, 但这些城市的交通方式, 绝大多数还是采用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 这种单一的传统公共交通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居民出行的需要。近年来, 由于各种原因, 公交车辆运营速度由60 年代40 km /h 下降为10 km /h 左右, 使得大量自行车涌向街头, 出租汽车增加,更加剧了交通的拥挤程度.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 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 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 人员出行频繁, 使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的局势。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建设地铁必须符合四个条件:

  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

  2.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3.城市总人口超过700万,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4.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每小时3万人以上。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未来城市交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超大城市、大城市解决交通拥挤具有很强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看,无论目前是否有地铁,在大城市总体规划的时候,都应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纳入规划之列;同时,把轨道交通系统与其他交通系统综合考虑,使之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使城市的整体交通体系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好的服务于市民,更好的为城市的经济建设服务。

  五、分析总结

  1.地铁和城市发展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地铁对城市未来规划布局、区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城市需不需要地铁、是否适合建地铁、需要建几条地铁都要经过慎重和科学的研究决策,同时必须将城市功能区域布局、土地开发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结合起来综合分析,统筹考虑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

  2.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地质、生态和文化环境。城市地铁在规划、建设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对当地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地下泉水丰富的“泉城”济南和地下古墓群较多的古城西安,在规划、建设地铁时更应该三思而后行。破坏易而恢复难,城市地铁建设必须经过慎重的勘测、规划、论证,在为居民提供便利出行条件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城市底蕴也是其应有的义务和责任。

  修建地铁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快速运送大量人群,改善和缓解城市规模快速膨胀所带来的交通压力。城市地铁只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提供便捷的换乘出行服务,才能保证足够的客流,为地铁持续、稳定的运营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我国个别经济发达的二三线中等城市,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城市生活圈和工作圈、提高道路设施供应量(增设环路、快速路)、发展快速公交系统等方式来解决拥堵问题,此类城市经过地方政府的慎重与科学的决策很可能不需要建设地铁了。这样一来,不仅避免了沉重的财政负担,还可以把这部分用于地铁建设的资金投放到文化、体育、医疗等领域,以改善民生。

  参考文献:

  [1] 《地铁与城市》. 李兆友 王建主编.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03 .

  [2] 《地铁科技文集 2007》.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2007.07 .

  [3]许丽丽.建设标准对地铁造价的影响研究.[硕士]北京交通大学,2006.1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