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博览群书·教育 热度: 12994
张巨兵

  摘 要:新课改的推广,要求初中学生不仅能掌握书本上必要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明白知识产生的过程,以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在此提出目前初中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并结合实际例子,说明方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创新教学

  初中数学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学好课本上的内容,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寻找导致课堂低效的原因,针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创新更为高效的教学方式,同时注重提高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圍,让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一、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含义

  有效的数学课堂,个人认为陈勇胜教师的阐述比较清晰明了,具体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达到数学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性思维水平,增强教学效果,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因此,有效的课堂主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注重课堂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乃至运用知识;二是注重课堂的效率,争取在尽量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的目标。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几乎就是教师照着书上的公式定理给解讲,讲完了就让同学做题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应付考试升学等。很多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打个比方,对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但具体到这个公式是从何来的,学生一概不知,考试时运用,记得公式的就做对了,不记得公式的就只能望卷兴叹,学生掌握不到位,课堂效率低,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这是对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教学时几乎一视同仁,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一把尺子量到底。在一个班上很可能就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听懂了,有一部分了解了,需要课后进一步学习才能掌握,还有一部分可能就是直接没懂。这是低效的体现,没有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学生没有实现学习目的,导致学生白学,教师白教。这些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主要听,教师提问少,学生真正参与到其中的很少,久而久之,兴趣降低,自然不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效率自然低下。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令人担忧。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及必要性纵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普遍效率低下,这不利于新课改的推行,实现不了教学目的,教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学生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资源浪费。面对种种函待解决的课堂教学问题,高效课堂的构建显得尤为必要。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使上课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积极调动,学习潜力得到充分挖掘,教师的引导作用得到完全展现,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等等。这些都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是未来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构建,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地迈向更高的阶梯。

  三、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学生的兴趣是高效的动力

  学生要想学好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是关键。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数学就是写写算算,很是无聊,可是喜欢数学的人不会这么认为,他们会认为在数学王国中遨游是很幸福的事情,穿梭于公式定理中其乐无穷。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样学生就能热情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进而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本身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高效课堂构建的动力,真正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保障。

  2.老师的引导是高效的拉力

  新课改的提出,强调了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教学模式。老师是主导,教学的主动权还是在老师手上,一堂课的整体节奏是老师在控制,所以教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有正确的认识,不只是简单地记得公式定理就可以的,而要让学生知道前人推导出来的很多东西并不是那么神圣与高难度的,只要敢于钻研,自己也可以得出结论,要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老师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理念,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与端正的科研态度,真正地构建高效课堂。

  3.多媒体的推进是高效的推动力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主要是以讲为主,偶尔会在黑板上写写板书。但是对于老师的板书大都让学生不容易理解,数学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以数字为主,如果学生上课没有百分百投入到教学中很可能会对一串一串的数字感到茫然,就算是一直跟着老师思维走的学生也有可能在摘抄笔记时忘掉老师之前的数字表达的是什么内容,这些都是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端。要实现高效,不仅要向老师要质量,还要效率,对于学生而言,生动形象的事物是最能让他们接受的,学习知识也不例外。借助多媒体,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省去板书这个环节,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老师可以从学生的表情或动作中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的充分利用。再者,老师可以将书本上呆板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譬如在给学生讲解圆柱的面积时可以用多媒体将圆柱分解为圆和矩形,让学生一目了然,甚至可以制作成动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高效课堂的构建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课堂作为师生互动的重要平台,课堂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关注课堂有效性的内涵,寻找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探讨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平.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3(03).

  [2]杨官平.浅谈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06).

  [3]宋龙宝.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

  [4]张东.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5]姜昊.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