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至今,已八百多年,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也有《司马光砸缸》的课文。文本将以现存的缸与瓮的相关史料和实物为依据分析司马光没有砸过缸。
关键词:司马光砸缸;真实性
在中国,司马光是妇孺皆知的人物,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当代学者对司马光的研究主要针对司马光政治家和历史学家的身份,如李金山的《重说司马光》(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江永红的《司马光传》(作家出版社,2015)。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文章和书籍也相对较多,笔者做了一个统计,在中国知网上,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文章共有161 篇,主要分为三类:《司马光砸缸》的教案设计与分析、司马光砸缸的原因、司马光砸缸的启示---逆向思维。在当当网上,书名为《司马光砸缸》的儿童绘本共有45本。但是,并无探讨司马光是否砸过缸的学术专著或论文。在司马光(1019一1086)生活的北宋,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实物都没有足以淹死孩子的大缸。此外,《宋史》载:“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司马光砸的是“瓮”而不是“缸”。笔者将这从两个方面分析“司马光砸缸”的真实性。
一、缸的概说
七岁的司马光选择“砸”缸而不是从上面拉小孩的方式救人,说明缸很大,那缸至少有多大呢?《宋史》载:“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群儿戏于庭”。司马光砸缸时应是七岁,“群儿”应在3-8左右,孩子太小,没有能力爬缸,太大的孩子可以自救。
2015年中国青少年标准身高对照表1:
由此表可以看出,3-8周岁的小孩的标准身高在99.1-129.5厘米之间。在北宋时期,小孩的标准身高应低于2015年的最新数据,应在90厘米左右。因此,司马光砸的“缸”的高至少90厘米。
(一)宋朝及宋朝之前的缸
许慎《说文解字》:“缸,瓨也。似罂,长颈,受十升。罂,缶也。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史记·货殖列传》:“醯酱千缸”。李商隐《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玳瑁明书阁,琉璃冰酒缸。”成都杜甫草堂里的唐代遗址中有一口缸,高约40厘米,口径不足50厘米。现存历史最久,器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缸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鹳鸟钓鱼大缸,距今约6000年,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缸的器形和名称远古时期就已存在,是用来盛水、酒、调料的器物。就目前存世的史料和文物来看,缸在北宋时就已存在,但在器型大小上却不足以淹死小孩的程度。
(二)宋朝之后的缸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虽发生在北宋时期,笔者通过明清时期的缸来探讨缸的制作工艺之难、成本之大的特点,从而说明在宋朝时,由于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并没有能力烧制高度达90厘米的缸。
大缸以明代者罕贵。洪武至嘉靖年间皆有烧制大缸,據《江西省大志·陶书》记载,在洪武间始烧的景德镇官窑中,就有缸窑的设置,且数量较多,共32座。大缸出产当时已很宝贵,嘉靖龙缸尤甚。龙缸,是明代一种特殊的器皿,当是一类外壁装饰龙纹的大瓷缸,该类器物器型较大,因此也有“大龙缸”之称,又称“鱼缸”。
现存世的嘉靖大缸(部分)列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现存体量最大的龙缸高和口径均不超过70厘米。
至隆庆、万历时,生产依旧,但已没有了昔日的盛况,产品也屡有新式,而体量不断缩小,产量更是寥寥。万历二十七年,藩相督造龙缸,因多次烧制不成酷责工人。明世宗言,重启大龙缸的造作敕令。“上忽命烧大缸,围至六七尺,所用土料、青料既多,比入火,十无二三完好者。坐是为虚费甚巨,而人莫敢言。”依《陶书》所记,御器厂出产的鱼缸分大样、二样和三样3种,大样龙缸,应该高达2.8尺,制成坯重200斤,造作过程需耗用 180 斤官土、130 斤余干不土、50 斤坯屑、50 斤釉土、30斤炼灰、1 升石末、50 张石斛纸,并 3.2 两青料。用工方面,造一口缸坯前后耗时约 30 天,入窑烧制需 19 天,且每个龙缸窑一次仅能容烧一口。缸坯尚且可以多派工匠星夜赶制,多寡可控,但烧瓷环节却受限于窑,又加上“十无二三完好者”的极低的成品率,大缸数量极少。
清朝时,顺治、康熙、雍正皇帝费尽巨大的人力物力烧制大龙缸,或无成而止,或体式更新,尺幅变小,终没有达到明嘉靖时期的龙缸体量。清代雍正时期的督陶官年希尧在《重修风火神庙碑记》以及后任唐英在《火神童公传》与《龙缸记》中都提到万历时期烧制龙缸难成,童公不忍同伴受苦,以骨为薪、舍身成器的故事。不管故事真假,也足以说明龙缸烧制之难。唐英《龙缸记》中的一段文字:“青龙缸,邑志载,前明神宗间造。先是累弗成,督者益力,火神童公悯同役之苦,激而舍生乃成。”《景德镇陶录》又记:“顺治十一年奉造龙缸,面径三尺五寸,墙厚三寸,底厚五寸,高二尺五寸,经饶守道董显忠、王天眷、王锳等督造未成”。
大缸之所以难以烧制,除了耗工耗时之外,最大的问题是技术上的限制。缸是底小口大、敞口的容器,这就要考虑到应力问题。缸是敞口,烧制时,尤其是用陶土烧制时,易裂开或变形。口径大,胎薄易坍塌。因此,大缸的体量有限。《江西省大志·陶书》即记:“又如鱼缸,玉器细腻脆薄,最为难成”。民间常用的大水缸有体量大者,但民用大水缸既不是陶器,也不是瓷器,而是一种叫做“石”的特殊器材。但是烧制这种容器的温度要达到2000℃左右,在北宋时,窑内高温约1280℃–1400℃。因此,大器做坯工艺和炉火控制都非寻常。
如今,我们却可以看到故宫里排列整齐的大缸。最大的缸高达1.4米,口径达1.8米。这是因为这些大缸虽都是明清两代的,但明代的缸大都用铁或青铜制成;清代的缸则多数是鎏金大铜缸。金属,尤其是铜的延伸性比土强,制造工艺相对简单。
在大缸鼎盛的明朝都无高度达到90厘米的大瓷或陶缸,就连现在烧制大缸也不是易事,那北宋时期可想而知。所以,司马光砸不到“缸”。
二、瓮的概说
(一)瓮的相关史料
《易·井》:“井谷射鲋,瓮敝漏。”《礼记》:“宋襄公葬其夫人,醯醢百瓮。”《庄子·天地》:“抱瓮而出灌”。《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且救赵之务,宜若奉瓮沃焦釜也。”贾谊《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许慎《说文解字》:“瓮,罂也。”瓮是小口腹鼓的陶制容器。《广雅·释器》:“瓮,瓶也”。晋·葛洪《抱朴子》:“四渎之浊,不方瓮水之清”。唐·张鷟《朝野佥载·周兴》:“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宋·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宋·王禹偁《詶安祕丞謌诗集》:“夜眠朝走不觉老,饭囊酒瓮奚足云。”宋·苏东坡《送南屏谦师》:“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由此可知,瓮是比较常见的,用来汲水、注水、盛酒的陶制容器。自东汉时,历朝历代均有记载。而在唐·张鷟《朝野佥载·周兴》中就有“请君入瓮”的典故,“君”乃来俊臣,瓮能装得下一个成年男子,也可装得下一个孩子。从制作工艺来讲,瓮是收口,烧制时,应力不得释放,能保持原型,因此,是比较常见的容器。此外,瓮小口腹鼓的特性加大了掉入水中的孩子自救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司马光救人的难度。
(二)瓮的相关文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公布采集和出土蛋形瓮(含残部)的遗址地点有100余处。例如,户县马营村出土的瓮,通高108.8厘米。2003年,锡林浩特出土一件金元时期巨型陶瓮,陶瓮周长约2.5米,缸口直径约0.54米,高约0.9米。2009年,新疆阿瓦提发现大量唐朝时期的大陶瓮,其中,一个陶缸残存高度超过一米,最大直径1.5 米。晋陕间的黄河两岸地区的遗址成为蛋形瓮重要分布区,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发生在河南光山。《宋史》载:“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陕州夏县即为河南光山。有一点值得注意,目前为止,并无高度超过1米的瓮存世。单从翁的体量和遗址分布来看,司马光砸的可能是“瓮”。
三、结语
从缸的烧造工艺等方面来讲,在北宋时并无高度和口径超过90厘米的大缸,因此,司马光并没有砸过缸;从现存的瓮的相关文献及实物来看,司马光砸的可能是瓮。
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明]王宗沐.江西省大志[M].明万历二十五年刻本.
[3][清]朱琰.陶说[M].续修四库全书本.
[4][清]蓝浦,郑廷桂.景德镇陶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5]肖丰.器型、纹饰与晚明社会生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3.
[6]陆建初.古陶瓷识鉴讲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467.
[7]李亮.明代嘉靖朝龙缸考[J].史论空间,2015(5):265.
[8]萱草园主人.谈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的龙缸制作[J].收藏家,2005(5):56.
[9]鄭连章.故宫的大缸[J].紫京城,1980(2):36.
[10]朱志升.新疆第一缸(瓮)[N].阿克苏日报,2010.
[11]张斌宏,杨巧灵.蛋形三足瓮初探[J].文物季刊,1997(3):55.
[12]阿斯钢.锡林浩特出土一件金元时期巨型陶瓮[N].人民日报,2003.
[13]井中伟.蛋形瓮研究[J].考古学报,2006(4):419.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