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纸媒路在何方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下旬 热度: 16313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二零一五年八月,在香港拥有20多年历史的杂志《忽然一周》宣布停刊。这已经不是香港第一家老牌媒体宣布停刊,就在上个月伴随着香港人成长的并且在香港拥有56年历史的《新报》宣布停刊,而众多我们耳熟能详的香港知名娱乐杂志——《壹周刊》,《3周刊》以及《东周刊》等杂志也大幅度收缩。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纸媒已死!”。

  香港记协主席岑倚兰表示,由于免费报纸,互联网以及智慧手机的出现及发展,传统报纸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香港如今有4份免费的中文报纸,分别是《都市日报》,《头条日报》,《am730》以及《晴报》。这些免费报纸媒体都会由专人在地铁站商场等地免费派送,其中内容相对轻松,外加香港人大都对本地新闻比较感兴趣,所以这些免费的报纸足以满足香港公众的需求。

  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系主任黄煜表示:纸媒总体衰退的趋势,就是全球传 媒行业转型的大背景。香港市场经济发达,纸媒难免受到冲击,慢慢完成它们的历史使命,大众媒体传播的模式也将发生重要的转变。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大学副教授孟冰纯也表示对于纸媒面临的挑战,传统纸媒公司需要的是考虑如何适应如今的数码时代。由于Iphone的推出,让人们迅速养成了手机上网的习惯,这对于传统媒体的打击是致命的,人们无时不刻不在把弄着手机,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阅读网络版新闻。或许香港媒体的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纸媒应该主动或者被动的开发新媒体。如同《大公报》,《文汇报》等报纸一样,它们都会将每日的新闻扫描免费发送到官网或者微博这样的新媒体中。

  2015年4月,香港大学调查发现,在多种传媒中,电视继续保持着人们主要的信息来源,但是互联网取代了报纸,第一次成为了香港人第二大信息来源。

  2015年8月2日,《博客天下》《人物》在职出版人郭光东宣布离职加盟网上订餐平台饿了吗。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在一次研讨会上发表《纸媒没有困境》,并且在媒业界引发争议。而如今连那个一直说纸媒不死的人也走了,是否真的代表着纸媒必死?暨南大學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说,当今纸媒仍在坚守,坚守就有坚守的理由。“人们总是担心数字时代到来了,纸质媒体要死了,可媒体的本质是什么?”杜务认为,一切媒体的承载形式都会不断改变,但那个拥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核”却可能是永恒的。他说:“媒体人应该问自己,那些‘不死的东西是什么?”

  面对免费报纸和互联网抢占广告市场,新媒体又是雨后春笋般的蓄势待发,在双重挤压下,传统媒体的日子并不好过,这是传统媒体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但是,这真的代表纸媒已死吗?

  纸媒的危机表现为停刊,直接的原因就是法向量的下降特别是广告收入的下降,而这个趋势已经发生了较长时间,只不过是量变引发了质变,最终以显著的方式表现出来了。但是这些危机不仅仅是发生在纸媒上,同时也发生在电视,互联网,新媒体以及所谓的自媒体,只是还没有发生质变而已。对于很多人的悲观情绪,我觉得大可不必,纸媒不仅不死,甚至纸媒不老,但需要改革前行。

  纸媒不死不老的原因如下:

  1.纸媒的生产还具有垄断性

  我国目前媒体管理的法规仍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新媒体包括门户网站、自媒体总体而言没有新闻内容生产资格,只能转载。

  2.纸媒具有专业的内容生产队伍

  虽然很多纸媒没有生产很专业的内容,但不排除纸媒集聚了一批内容的生产者。

  3.纸媒的权威性和品牌效应

  大部分纸媒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因此形成了品牌影响力,这对于构建纸媒的内容优势是有利的。而且网络资源鱼目混杂,网络资源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品牌影响力。

  4.中国特有的“白纸黑字”文化

  基于中国社会独特的“白纸黑字”文化,也让纸媒的权威性更高。公众对于纸质的资料的信任度也比网络资源更高。

  纸媒的改革策略:

  (1) 坚持媒体自身所应该坚持的

  (2) 市场为导向

  (3) 盈利模式的多元化

  (4) 与新技术的有机融合

  (5) 找准市场定位

  (6) 充分利用社会分工

  纸媒的优势不会长期存在,社会也将会不断地发展,但是纸媒需要快速的适应新的时代,加快转型。面对多方面的压力,纸媒仍将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纸媒的自我意识的加强,读者的忠诚,以及坚实的生存发展基础,包括:1.全民教育程度的提高。2.城市化的推进。3.人均收入的提高。4.社会老龄化的加深(阅读特别是纸质阅读仍是老人的重要生活方式)。

  纸媒不死,又何惧唱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