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虚妄中绝望的斗争—《野草·希望》文本简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下旬 热度: 22787
沈照祯

  摘要:鲁迅散文诗小册子《野草》作为鲁迅心灵哲学的写照充满了他对自己心灵精神世界智慧的描写,其中《希望》虽只有800字左右,但是它充满了暗示和象征的意象以及极具张力的鲁迅式哲学,折射出了鲁迅心理的动向。“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恰是鲁迅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野草》;希望;绝望

  《希望》创作于1925年1月1日,最初发表于同年1月19日《语丝》周刊第10期,最后收入《野草》。鲁迅曾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人之消沉,作《希望》。”那么关于鲁迅《希望》最终想要表达的意愿仅仅是“惊异于青年人的消沉”吗?对于这一点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这其中可能更多的包含了鲁迅对自我这个个体的一种认识劝解。

  一、对青春已逝去的当下的描述,于希望中感到了绝望

  散文诗采用倒叙的方式,一开始就描述了一个幻灭绝望的内心世界。“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①这一部分描述了一种死寂的人生境况,此处的“平安”也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平安,这里采用了反语的形式,在《过客》里也曾出现过,“祝你们平安,然而我不能,我还是走罢”。②“平安”并不是一种祥和的令人满意的状态,在《野草》里意味着没有生命的活力,没有蓬勃的精神,自己生理上也已经步入迟暮,精神上更是岌岌可危。但是我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呢?

  二、将希望寄托在身外,于绝望中怀有希望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的耗尽了我的青春。③这一小节,诗人形象的描绘了自己过往的激情与“不平安”,这与诗人生活中所经历的密不可分,接受了进化论思想后由“物竞天择”的规律为落后的祖国在竞争剧烈的世界上的命运担心,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抱负,东渡日本学医,但却弃医从文,决心从精神上解救国民,加入了参加反清爱国运动的铁血岁月,创办《新生》杂志,翻译外国小说,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参加辛亥革命的宣传活动等一系列激情澎湃的“血腥的歌声”。然而事情并不乐观,《新生》杂志失去盟友而夭折,《新青年》的解体让年轻人失去了可以依赖的阵地,革命形势也急剧恶化,胜利的成果被窃取,社会还是混乱不堪,他的呐喊没有震醒铁屋子里熟睡的国民们,这所有的一切都令他始料不及,正如他在<自选集 自序>(《南腔北调集》)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的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的很了……”诗人的喊叫犹如置身于毫不边际的荒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应,没人理睬,五四文学革命爆发后,鲁迅虽然在钱玄同的劝导下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和战斗的激情,但是在其内心深处他一直是怀疑的。”即便是这样诗人还是怀有一丝丝的希望,“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时间,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我提笔的力量。”在《故乡》中,诗人就意识到了希望这个东西是空虚的很的,但还是觉得“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诗人将希望寄托于身外的青春,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因为是暗夜里的青春,所以用了“星、月光、僵坠的蝴蝶、猫头鹰的不祥之言”等,这些也正与我血腥的青春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即便是悲凉缥缈的但终究是青春,正是对青年人的希望支撑着自己,用希望的盾抗拒暗夜。为希望而战陆续的耗尽了我的青春,在第七小节里用了两个问句进一步传达了诗人幻灭绝望的心境。于是在散文诗的后两部分诗人开始写自己的反抗。

  三、认识到希望的缥缈,同时否定了希望与绝望

  诗人意识到了身外的青春已不可靠,寂寞空虚之感袭来,诗人舍弃掉了对“身外”青春的等待期盼,于是一个人独自的面向了黑夜,听到了裴多菲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什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裴多菲的这首诗歌描写了希望的狡诈,当你献身了,希望却背叛你。在这一阶段,诗人之前的怀疑绝望情绪真正开始涌现出来,不再压抑遏制。诗人之前的“因希望而战”的心路历程逐渐由兴奋而失望进而转入到了苦闷,这一历程好像鲁迅《在酒楼里》提到了吕维甫,《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一样,无法摆脱旧式的枷锁。但是鲁迅被诗人的诗深深的打动着,裴多菲七十五年前为祖国而死,这里鲁迅引用裴多菲的诗也表明鲁迅愿意像裴多菲一样为了祖国而贡献自己的生命,一心为国。鲁迅借用裴多菲之口融合了佛教之言,喊出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诗人要反抗这没有“希望”的“绝望”。

  四、反抗绝望,直面人生,难寻暗夜

  诗人假设自己的了还依靠“希望”,在绝望与希望中徘徊的话,那么他就势必还要寻找身外的青春,即使再缥缈也得找寻,这也可以看出鲁迅对青年人期望之高,鲁迅向来是支持青年人的,他帮助青年人向上,希望他们有所作为。“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这一小节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反抗的决心,要用自己迟暮的身躯来肉搏,就像《影的告别》中影否定了幻想,不惜牺牲自己来战取白天一样。在《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一日致赵其文》中,鲁迅谈到:“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敢,更悲”。诗人欲以一己之力独身面对暗夜,但是奇怪的是竟至于没有真的暗夜。陷入了《这样的战士》里的“无物之阵”,一种没有敌手的尴尬境地。我认为这里的暗夜指诗人自己面对中国现实社会以及新旧道德争斗时自己内心世界对外界的体验。诗的最后再一次重复出现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句话,表明诗人接受了这个虚妄的世界,在这个虚妄的世界里还要独自徘徊呐喊。诗文的后半部分内容与前面的内容有一种重复,这种重复类似于《影的告别》中,这种看似重复的叙述实则是一种回旋,反复解释传达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在分析鲁迅的散文诗,不能脱离了当时五四时期的启蒙现状,将作品放在五四的语境中分析。通过对散文诗文本具体的分析联系可以了解散文诗《希望》的主题并不是要否定绝望肯定希望以此来鼓励青年人奋发向上,而是要表达鲁迅自己内心的至高的人生哲理-绝望之为虚妄,正如希望相同。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自己的人生抉择,直面惨淡。从最开始的因为希望而战到后来的为了反抗绝望而直面人生,这一切都是鲁迅作为启蒙先驱所经历的人生的起伏,鲁迅一步步的经历黑暗绝望空虚,在绝望中呐喊,不断地实现着人生的升华和心灵的探寻,在希望与绝望中彷徨无措。

  注释:

  ①鲁迅文集第六卷 《野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33、34页

  ②鲁迅文集第六卷 《野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57页

  ③鲁迅文集第六卷 《野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34页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文集第六卷 《野草》[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张洁宇.独醒者与他的灯—鲁迅《野草》细读与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4.

  [3]刘再复.鲁迅传[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4]李何林.鲁迅《野草》注释[M].陕西人民出版社,1973.

  [5]孙玉石.《野草》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6]汪晖.反抗绝望[M].新知三联书店,2008.

  [7]李玉明.“人之子”的绝叫:《野草》与鲁迅意识特征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徐麟.鲁迅:在言说与生存的边缘[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