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面子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下旬 热度: 17216
景鹏宇

  拿到成绩时,我随口问了一下同桌的分数。她没说话。我有些奇怪,又问了一下。她有些生气了,没好气地回了一句:没你考得好!行了吧!我愣了一下。旋即有些无奈。

  人们总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本能地维护面子。明明运动裤更加舒适,却为了好看,硬是要穿着紧到把腿磨烂的牛仔裤;明明没有办法完成却为了不丢脸而轻易许诺,最终造成别人质问谴责、自己也憋屈不爽的局面;明明没有那个经济实力,却为了虚荣而摆阔,明面上大手大脚地花钱,暗地里自己受罪损失;明明几个菜就足够吃,却为了面子而铺张浪费,剩下越来越多的饭菜还不愿打包……当今社会人们常常死要面子活受罪。

  要面子的情绪泛滥成灾,就会冲乱一个人冷静和理智的心智,冲偏自尊心的位置,冲毁他的生活。

  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纠纷争吵都是因为双方太要面子互不让步。死要面子就如同给人披上一层刺,使我们失去原有的温和与应有的包容理解,不懂得换位思考,极易翻倍冲突发生的机率;死要面子也如给人的眼睛蒙上布,遮蔽了原本清晰的视野,扰乱理智冷静的判断,使人由正确错排到错误的队列,愈行愈远,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死要面子还如同给人戴上耳塞,切断了人的听觉,减弱了我们的辨别能力,致使固执己见、听不进逆耳的忠言、变得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发生。

  当然,“人要脸,树要皮。”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会要面子。这是人之常情。

  适度的要面子会让自己对自身有更为清楚的认知和更为直接的动力。当我们因为不如别人优秀或遭到轻视时,适度的要面子情绪会让我们立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出我们立下雄心壮志、拼搏进取、强大自我、赶超他人的执念和动力。正如“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就是所谓的要强。适度的要面子也有助于我们发觉自己的底线与原则所在,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真实性格和内在心理,同时也能使我们学会换位思考,考虑他人的颜面。如果一个人丝毫不在乎颜面,那他就失去了对自己的尊重,失去了能使他力争上游的上进心,失去了能为他人考虑的细致。说得再糟糕点,就会演变成不知廉耻,也就是俗称的“不要脸”状况。

  就个体而言,面子这种东西,适度即可,过度则伤。

  作为個体来说,过于偏执的精神未必可取。“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体现的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但当黔敖已经道歉却仍以“不食嗟来之食”拒绝施助而使自己饿死,这位乞人的做法也就不大值得提倡了。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正如韩信忍胯下之辱,越王经尝胆之苦。人不能只为自己考虑,与其死要面子活受罪,倒不如学会适当地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出一些面子,其实也是给自己一个救赎和解脱。项羽因百战中的一败而认定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遂自刎。这使他丧失了或许本可以东山再起的机会。有时人太过在乎面子,却忽略了其所要付出的惨痛代价。

  面子这种东西,得拿得起,放得下。

  但就国家层面上来说,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面子,是不能轻易地被人冒犯的。若国威遭犯,就应当与敌人抗争到底,这是民族大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团结的信仰。从古至今,自尊心极强的中国人都很在乎自身和国家颜面和名声。在古之贤人眼中,这不仅仅是一种自身的强烈自尊心,更是一种传统道义和民族精神。也正是这样的心态和信仰,使他们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清白在人间;哪怕走投无路也只愿留得丹心照汗青;让他们扪心自问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不愿屈心抑志忍尤攘诟,虽九死,犹未悔。现在的我们,也应当重视维护国家的威严和民族的颜面,不让“中国游客不守规矩、没有教养”之类的言论在我们鲜红的国旗上抹黑。

  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要学会分清楚面子的重量。若轻如鸿毛,就该让它随风而去;若重如泰山,则要坚定守护。

  (作者单位: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