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学生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教育发展这个大前提。传统的学习方式形成的行为惯性和传统的思维方式形成的思维惯性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进展。现行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中的“合作”主要是指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而我们要研究的合作学习,决不仅仅是学习方式上的“合作”,而是建立一种合作学习机制。目前,我们的课堂中存在着三种学习基本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讲授。实践证明,在培养合作技巧上花的时间远比小组合作不顺畅浪费的时间要少得多,所以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教授和培养是必需的。为此,我们确立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有两条任务线:一是学科教学目标线;二是合作技能目标线。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方式;合作技能;评价方法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学生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教育发展这个大前提。传统的学习方式形成的行为惯性和传统的思维方式形成的思维惯性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进展。现行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中的“合作”主要是指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而我们要研究的合作学习,决不仅仅是学习方式上的“合作”,而是建立一种合作学习机制。机制应该是一个系统,它包括组织(组织建设、组织目标)、运行(方式、技能)、管理与评价。缺少一项不能称为是一个完整的机制,有一个环节运行不良都会导致这个机制运行的效果不佳或失败。
一、合作学习组织的运行
1.合作方式的选择
(1)学习方式的选择。教学任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必然是丰富多彩的。目前,我们的课堂中存在着三种学习基本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讲授。我们的课堂,是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而不是某一种单一学习方式的运用。正确的综合运用这三种学习方式是决定课堂教学的关键。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的性质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选择具体有效的学习方式。
(2)合作方式的选择。合作方式有很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下几种:
①協同型合作(又称为互动型或讨论型合作),是指需要集思广益、观点分享、取长补短、实验操作、共同达标内容的合作。这类合作是使用最多、最普遍的,也是最易流于形式的,组织不好会浪费大量时间。合作内容的选择、合作的组织、学生合作技能的高低决定着合作的效果。合作前老师必须明确合作任务,提出具体的合作要求。
②帮扶型合作(又称为互助型合作),是指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易产生分化的内容学习的合作。主要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指导从而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达标。
③求异型合作,是指对易出现有与众不同的理解,有求新求异求变的能力要求内容的合作。
2.合作技能的培养
(1)培养小组合作技能的重要性。科恩说:如果认为人们(包括儿童和成人)自然知晓在积极的社团中如何与他人合作,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实践证明,在培养合作技巧上花的时间远比小组合作不顺畅浪费的时间要少得多,所以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教授和培养是必需的。为此,我们确立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有两条任务线:一是学科教学目标线;二是合作技能目标线。
合作技能不仅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不可缺少的技能,更是将来踏入社会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因此,合作技能又称“社会技能”。
(2)常用的合作技能。根据合作学习的实际需要,我们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分为六大类,分别为组织技能、互助技能、交流技能、展示技能。
第一类技能是小组组织技能。小组合作组织技能又称“小组合作行为规范技能”,这类技能是小组合作最基本的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是整个班级合作学习秩序的基本保证。
第二类技能是小组互助技能(又称“小组合作目标达成技能”)。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素是小组成员人人达标,为此,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需的。互助技能的高低以及求助者和帮助者的态度决定着互助的效果,小组成员对小组整体争优的信念和相互激励的情感决定着互助的成败。
第三类技能是小组交流技能(又称“小组合作研究讨论技能”)。小组合作学习最常用的方式是小组同学相互研究、相互讨论。在实际操作中这类合作最多,但合作的效果普遍较差,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这类技能。
第四类技能是小组展示技能(又可称“小组合作成果汇报技能”)。要实现“让展示成为课堂的精彩”,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展示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展示技能应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进行。初期,有许多课堂展示的内容、形式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给有关小组进行指导,一方面让学生体验课堂上如何展示,另一方面为全班小组树立榜样。中期,可以提前指定课堂展示的小组,让他们小组自己提前做好准备。待全班同学展示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之后,就可以在课堂上根据需要,适时指点小组进行展示。
(3)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合作技能的培养具体可以参照如下途径进行。
①合作学习前对小组合作提出具体的要求。如何合作、避免什么、应达到怎样的目标(提出期望)。
②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的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发现学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③适时地评选合作学习先进小组,让优秀的合作小组在全班介绍经验,昭示、引领其他小组向他们学习。
④经常对小组长进行培训。
⑤召开小组合作学习主题班会,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合作技能进行培训。最好的方法是教师边讲授边示范。低年级学生最好一次讲授一种技能,并进行反复强化。
二、学习小组的评价方法
1.小组评价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要素是目标互赖、个人责任,这两个要素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得以体现。小组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促进小组成员的积极互赖。离开小组评价的合作学习是一种不完整的或是一种无效的合作学习。
2.评价方法
课堂学习过程评价要进一步规范,各学科尽量一致。老师和学生一起制定各种小组评价标准,更多征求学生意见。要重小组团体评价,减少、淡化个人评价。只要存在过重的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小组评价的作用就会极大程度的被削弱或完全失去小组评价的意义,最终也就必然会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极大的被削弱或失败。
评价要侧重于小组合作过程,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对小组合作组织好、有创新、效率高的小组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加分。小组评价既可公开又可排名,它不损伤学生个人身心健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