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科学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民主管理等手段,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农村学校管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于如何加强农村学校管理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农村学校现状;农村学校管理;加强管理
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科学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民主管理等手段,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教职工的责任心、积极性、创造性,并不断地协调内部结构,增强凝聚力和驱动力的过程。农村学校管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教育理念上重升学不重育人、在教学管理上重教学不重科研等。作为一名农村学校教育管理者,就如何立足于当前现状,强化管理,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谈谈我的体会和看法。
一、农村学校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完善,农村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总的分析,我发现了这么几个导致农村学生减少的原因。
1.国家的计划生育工作初见成效,孩子的出生率 在逐年降低。随着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我国人口出生率已经下降。《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显示,我国已经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加之今天市场大潮与教育制度的改革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一些民办学校和城镇的公办学校发展的速度更快,而普通农村学校的发展明显滞后,生源在日益減少。办学规模越来越小。
2.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也就大大影响了孩子的出生率。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农村家长,不甘于永远以种地维系生活,他们一方面从自身做起,到城市求职、打工;另一方面极力创造条件,把子女送进城市学校,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现在的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村民们生活富裕了,许多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急于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纷纷把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用家长的话说:“不为别的,就为让让他们早点适应城里的生活环境,多见见世面,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3.年轻的教师不断调入城里,农村教师队伍趋向老龄化。在许多学校里的老师多数是趋近退休的老教师,年轻一点的老师多数认为靠教师工资并不能支撑日常开支,于是纷纷搞副业,在课余时间做生意之类的,这就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没有多少人愿意呆在农村,特别是年轻人,所以农村学校始终得不到新鲜的血液注入,也就缺乏了活力。同时,编办、教委按学生人数核编,导致部分农村学校多年不进人,缺乏生机与活力。
4.交通的便利也是生源流失的主要原因,许多家长喜欢住在城镇,离开农村是多数农村学生家长的梦想和希望。
二、加强农村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1.积极弘扬、确立、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1)注重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突破狭窄的专业教育观念,从而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增强学生适应性;突破单纯的知识传授观念,注重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加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注重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应变讲授式、封闭式教学为灵活式、开放式教学,强凋教学过程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个性化;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应重在教师设计和实施中的创造性程度和个性化水平;衡量教学效果的好坏应重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体人格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个性品质的优化。
2.切实抓好学校安全教育
一是要从细节着手,从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着手,首先排除校园安全管理的漏洞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安全隐患。二是要把制定制度和安全教育结合起来,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导带班值周、定期安全大检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管理的精细化。三是建立校园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安全责任意识,细化安全工作目标,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网络。四是重长远,切实抓好各种安全教育。未雨绸缪,预防为主,切实抓好安全教育工作,使安全教育常规化、系列化。
3.营造友爱和谐、健康向上、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其核心是组织成员在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组织特色的态度、价值观、思维程序和行为厅式。具体地说,它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校同环境、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以及以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学校传统习惯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人财物管理等内容。学校文化具有导向、传承、凝聚、激励、约束、教育和发展功能。
4.加强制度的管理、提升管理的层次
(1)民主决策是制度建立的基础
(2)要有维护制度尊严的勇气
(3)要将制度提升到文化的层次
笔者认为诸如此类这种现象,就是长期管理、用制度引导出来的结果。长期的积淀,使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而制度一旦形成了一种文化,那产生的效益就不是数字能表明的了。用他们的话讲,“要使之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现象,过程是一个长期而痛苦挣扎的过程。就像长跑一样,有一个适应期,可一旦挺过了适应期,那就受益无限了。”
5.完善评价机制、改善评价氛围
总之,当前的农村学校只要管理者强化民主和服务意识,革新学校管理的形态,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制度化管理建设,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背景下,积极开展校本研究,引领全体教师在实践中发展专业,就会盘活农村学校的隐藏潜力,推进整个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