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使在知识爆炸、信息传递迅速的今天,读书仍然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作为教师尤其应该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以此来积淀文化底蕴,修炼高尚品格,丰富精神世界,实现快速成长。然而,置身于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教师很少读书,甚至不读书。针对如此现状,在学校管理中对教师读书的组织与强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读书;习惯;创新;筹划;评价
如何引导教师喜欢读书,有效读书,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呢?我认为应该“引导+强化”恩威并行。
一、树立典型,重在激趣
引导教师读书,最重要的是诱发兴趣,激活兴奋点,最好的方法就是树立榜样。名师大家读书成功的典范很多,但却让许多人有一种难以触及的距离感,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在教师身边挖掘榜样,尤其是校领导的现身说法最有说服力。邀请校长介绍读书经验,展示读书积累。无疑是一颗诱发教师读书兴趣的种子。当一本本教育经典,一册册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的读书笔记呈现在教师眼前时,对于久违阅读的教师,不能不说是一种震撼,原来读书真好。读书就像一杯浓淡适宜的绿茶,在你疲劳时,在你休闲时,在你苦恼时,在你高兴时,随手拈来,品上一口,就能使人神清气爽、心胸开阔、气质孺雅。校领导的现身说法如果运用得当,就会成为激活教师读书兴趣的催化剂,多数教师都会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
二、精心筹划,重在导行
教师读书是一项工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就要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精心筹划,重在导行。精心筹划,要做到三个明确。
1.明确目标。目标是指航的灯塔,是前进的动力。读书工程目标明确,才能避免不走弯路,使工作程序简化,容易操作。在实施读书工程中应制定两个层次的目标,即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
宏观目标应从四个方面加以的制定。一是通过广泛阅读,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二是通过阅读教育专著,使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教育技能。三是通过读书,为教师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为建设一支知识丰富,师德高尚,技能精湛的教师队伍提供保障。四是通过读书,提高人文素养,和谐人际关系,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微观目标应体现三个维度,即读书的时间、空间和读书的数量。读书的时间可以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教师读书五年规划或三年规划,一年规划也可以,短期规划更容易操作。读书的空间非常广泛,可以是校内,可以是校外,可以是课间休息,可以是课上师生共读,可以是家中饭后睡前,也可以是旅途当中。办工桌上,背包中,浴室旁,床头前都可以放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触手可及,随意翻阅,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读书时间,也不能不说也是一种享受。
2.明確书目。教师读书存在随意性,为了提高读书效率,就必须为教师提供好的书目。一则可以避免教师在茫茫书海中选择图书的苦恼,二则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明确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对教师读书要制定明确的要求,用以约束教师读书行为,起到强化作用。可以围绕读什么书,读多少字,摘抄多少笔记,写多少篇读书心得等方面提出要求。
有了科学的筹划,教师就会向着既定目标,按照明确的要求开始自己的读书生活。开始时,教师可能会觉得辛苦,但经过一定时间的强化,就会形成习惯,读书将会成为每位教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创新形式,广泛交流
环境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组建学习型团队,搭建交流平台,是促进教师读书习惯形成的有效途径。
1.组建学习型团队。根据兴趣、爱好相同或学科、学年相近,把教师分别组建成不同的团队,赋予团队一个响亮的称号,提炼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打造出风格独特的团队特色,然后下达读书任务,这样教师读书就不单纯是个人行为,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团队的成绩。在这样一种竞争氛围中开展的个人读书,同伴交流,团队共享才能迸发出教师主动参与读书的热情,才能摒弃形式主义的应付了事,让教师真正体验读书的乐趣,收获更多的读书成果。
2.创新读书形式。为了让教师真正读到好书、好文章,而又不浪费教师太多的时间,同时让教师读书时真正沉下心来,进行思考,我认“批注式”的读书形式是值得推介的。所谓“批注式”读书方式操作简单,主要做法是:每周指定一个团队,团队中指定一位教师,为全体教师精心选择一篇文章,然后下发给每一位教师,所有教师在一周内在完成自己的读书计划的同时,要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并在进行深入思考之后做批注,周末通过教师读书沙龙,交流读书体会与收获。这种批注式读书方式开始实施时,教师可能会感到有压力,但是只要坚持强化,一段时间后,就一定会以它明确的目的性和快捷高效得到教师的充分悦纳。
3.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读书交流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展示平台,可以突出典型引路,资源共享的目的。读书交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好书推介,一本好书,只有看过了才知道,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可以通过好书推介会把自己读到的好书推荐给同伴,让大家获得更多的读书资源,避免由于选书不当所造成的时间浪费和金钱的损失。二是读书方法分享,教师往往在读什么书,怎么读,如何记等方面存在盲点,需要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引领。三是读书感悟交流,教师在读书时会有很多自己的思考,产生一些独特见解,这些都是最宝贵的,我们要创造条件,让这些宝贵的思考分享给其他教师。四是读书成果展示,读书笔记是读书积累的载体,也是读书工程显性的物质成果。有很多教师把设计图文并茂的读书笔记当成一种享受,我们需要把这样的读书笔记展示出来,不仅可以愉悦参观者的眼球,更重要的是让参展者享受读书的成就感,让观赏者从中受到启发。
四、科学评价,鼓励强化
科学评价可以为教师读书工程的良性推进保驾护航。平时常规检查,期末综合评价,年终评选读书明星都是重要的评价方式。把读书评价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当中择优奖励,能够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并始终保持那一份读书的热情。
总之,读书是一支教师队伍成长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不断创新形式,为教师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形成创造条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