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咫尺天涯的心痛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下旬 热度: 16040
刘竺岩

  那是一个七月的早晨,白色的雾气还浮在空中,把太阳化作一团模模糊糊的光影。我坐在朝鲜的旅游大巴上,向南行进。我知道,目的地是一个被世界瞩目的地方——板门店。

  我望着远处与云雾浑然一体的群山,默然想着脑中对于板门店的印象——那里,经历了生与死;那里,军事和政治的智慧曾经交锋;那里,桀骜不驯的美国人坐了下来;那里,有一道看不见摸不着的铜墙铁壁。

  直到两位荷枪实弹的朝鲜军人上车检查时,我才猛然从板门店的梦里惊醒。越过前面那道门,便是非军事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前线。

  出乎我的意料,这里竟然有一望无际的田地,甚至还有悠闲地吃草的耕牛。难道这里并没有那么剑拔弩张?我转念一想,收起心中的疑虑:北南双方化剑为犁,不正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吗?

  但是,我刚刚舒缓下来的心又在一瞬间绷紧。我分明看到,前方高塔上猎猎飘扬着的,是韩国的太极旗,而近处的高塔上,殷红的朝鲜旗在迎风招展。

  从签订了停战书的那间屋子里走出来后,我终于见到了那条让世界为之动容的军事分界线——那只不过一条再普通不过的水泥线,但我却觉得,时间在那一刻凝固了。不知为何,我忽然想起丘吉尔的那段预言般的演说:“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里虽不是欧洲,但在我的眼前,却是一幅横贯朝鲜半岛的铁幕。

  立在板门阁的楼顶上,我注视着那条线,不过是一条普通的线,寻常得就如同是家门口的一道门槛,但那却是一个民族几十年的痛。沉沉一线分南北,线的两侧,弥漫着一般不平之气,两边是剑拔弩张的军人。而他们,这些对立着的人们,却属于同一个民族,如今却宛若仇雠。至于功过是非,只能留给后人评说。望着对面韩国的建筑和远方的城市,我不禁悲从中来——是“无缘对面不相识”还是“老死不相往来”,抑或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其中甘苦,我等过客不得而知。

  我走下板门阁,离那条线近些,再近些。那时刚好是正午,太阳垂直地照在那条线上,也垂直地照在朝鲜士兵和韩国士兵刚毅的脸上。地上没有影子。空中的雾气散尽,四周一片寂静,静得可以听见人们的喘息声。我的心里响起了这样的歌词,“尽管呼吸着同一天空的气息/却无法拥抱你,”在我眼前不到三米的地方,咫尺天涯。不过,铜墙铁壁挡不住空气。

  我身后的路上,列队走过一群朝鲜人民军战士,他们唱着的《金日成将军之歌》响彻板门店的蓝天和大地,“长白山绵绵山岭/ 沾满血印/鸭绿江水曲曲弯弯/飘着血痕……”

  我想转头往回走,却在不经意间看见了对面韩国建筑物上的摄像头。那东西黑漆漆地,像枪口正对着我。我不由自主打了个寒噤,快步走开了。

  我在板门阁的留言簿上大大地写了“心痛”两个汉字。看着那位美丽的朝鲜导游一脸的迷茫,我什么也没说。

  在回去的路上,我想和那位人民军战士合影。我用刚刚学到的朝鲜语叫他“同志。”那位一脸严肃的年轻战士露出了淳朴的笑容。刚刚还不怒自威的战士却在一个笑容间变得像一个稚气未脱的大男孩。他背着枪,搂着我的肩膀合影,就像我的好兄弟背着球拍,搂着我在校园里漫步一样……

  我至今無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那时的感觉。

  我坐上大巴,离开了那个叫作板门店的地方。那个淳朴的战士远了,那面韩国的太极旗远了,防区的大门远了。就像做了一个冗长的梦。车子前行的地方,是起伏的山峦。

  我的心倏然一痛,似乎有什么东西,忽的一下,就长大了——至少,提到战争时,我不会再那样兴高采烈。

  傍晚时分,我来到金日成广场,迎面是静谧的大同江和高耸的主体思想塔。有几个孩子在江边滑旱冰。不远处是两个背着书包的女生,携手而行。夕阳映着她们高挑纤细的背影。她们那袭裙装,翩然宛若夏花。

  我望着这两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女生渐行渐远,心里一阵幸福,又一阵不安。那一刻,我在虔诚地祈祷:愿无情的战争不要临阵在这片土地上,愿冰冷的子弹不要撕裂这些安详的岁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