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菊花一直是中国传统诗词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意象,而这个意象最初的创建肇始于陶渊明,这是陶渊明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尤其是在宋朝之后,菊花成为了典型的隐逸之风的代表,为此,笔者对之进行了探讨。首先笔者详尽地分析了陶渊明的菊花意象的六个表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烈、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和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等,然后探讨了其对于后来文人的影响,尤其详尽地阐述了其对于宋代文人——苏轼和辛弃疾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宋代菊花意象的隐逸之风的文化建构已正式形成。
关键词:陶渊明;菊花意象;文化构建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魏晋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对称轴,上面是两个大一统的王朝,然后短暂的分裂,然后又是大一统的政治形态,而下面来说,也是这样,因而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对于中国文化史来说,亦然。魏晋时期,是一种文化自省的时期,因而出现了极为特殊的文化现象与文化人物,从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而言,是因为董仲舒对于儒家思想的推崇备至之后的一次反弹,而恰好又与佛教融合,从而呈现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景观。陶渊明则是其中光辉的一朵奇葩,他于菊花的喜爱,使得人们在谈论菊花的时候,会自然不自然地想到那个田园诗人,而人们在对于陶渊明诗词的谈论的时候,也会经意不经意地想起他对菊花的喜爱,可以说菊花、酒与其他意象一起组成了陶渊明诗歌中极为广泛的意象群,而菊花则是首当其冲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因此笔者对其菊花意象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探讨其在文化构建中的作用,以期更广更深地理解陶令及其作品。
一、陶渊明诗词中的菊花意象分析
菊花成为文人诗词中的意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他应该是中国第一个将菊花纳入到诗歌的意象之中的,而且在他的诗歌之中出现了三次,后来便逐渐的有人也将之纳入到了自己的诗歌意象之中,诸如陶渊明之前的汉武帝、汉昭帝等人,可以罗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但是极为奇特的却只有陶渊明,因为菊花意象不仅成就了陶渊明的诗坛地位,而且还成为了陶渊明的身份象征。事实上,在陶渊明的诗词之中,其菊花出现的次数并不是很多,据笔者统计,应该只有六次,但是将之与其人生经历联系起来理解,菊花自然也就成为了陶渊明身份的象征,宋朝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明确地交代,“晋陶渊明独爱菊”,这说明到了宋朝,陶渊明对于菊之爱,成为了一个文人所普遍承认的事实,也可以说明宋朝文人对于陶渊明的菊的意象更为关注。
(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琴、棋、书、画、诗、酒、花”,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最为常见的诗歌意象,而且每种诗歌意象,都代表着文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与向往,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成为了他们人格的象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一种移情的现象,关于这点,朱光潜有过诸多的阐述。这个现象的产生,最早则可以追溯到夏朝对玉的崇拜(君子佩玉),古人因之而为“君子比德于玉”之意,而这种现象后来在文化的不断发展之中,逐渐地转移到了更为广泛的范围,其表现手法也更加的广泛,这就是诗歌意象。之所以菊花会成为陶渊明自己的身份,是因为上面所述意象之中,菊花自身的特点所导致的,“琴、棋、书、画、诗、酒”这些意象,在任何地方都较为合理,不能有着一个极为明显的身份标示,这是因为它们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所决定的,对于以上这六个意象来说,它们就像水一样,放在那里都显得极为的和谐,而对于“花”,尤其是菊花来说,虽然也有人工的培植,但是人工的培植,总是少了几分悠然之气,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特质,导致了菊花有着极重的田园气息,而加之陶渊明本人来说,是辞官归隐的,而且他自身辞官的行为符合了众多文人对于精神的追求,从而使得菊花成为了陶渊明所特有的标示。对于菊花来说,它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有两个,一个是它在秋天开放,而且在近冬时节,从而有了傲寒的精神寄托,而这也是文人自身品质的一种转移,从而加之到了菊花的身上,菊花还有第二个特征,那就是香,菊花之香,其淡而雅,若有还无,这也与文人自身的情怀有着惊人的相似,对于文人来说,齐家治国平天下,本身是他们极为重要的追求,但是他们却有着自身的傲骨,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特有的那种矜持,而也正是因为那份矜持,使得他们极为地爱好菊花,而且在自身潦倒的时候,菊花自然成为了其精神象征,陶渊明则很好的将这些品质统一于一身成为了陶渊明所特有的标示。
(二)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该句出自《饮酒<其七>》,事实上对于众多的文人来说,这前两句不是关键,而其关键在于“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对于古人来说,读书做官,这是他们的常态,他们一方面对之表示向往,而另一方面也因为官场的种种,使得他们有离开的这种想法,而正是因为这种想法的存在,从而使得他们会产生一种对官场的厌倦心理,诸如韩愈就曾经因为官场的事情太过繁琐,而申请改变方向,由此可见其对于官场的厌倦,而即使没有这份厌倦的存在,他们也极希望在官场之中,保持一份自己的堅守,而这种心态,恰好印证了菊花的品质,对于菊花来说,其不与百花争春,不与莲花伴夏,而独守寒秋,这使得文人对之倍加赞赏,在文人赞赏菊花的同时,也赞赏自身内心的那份坚守,而且对于陶渊明来说,他主动的放弃了官场,而归隐田园,这导致了众多的厌弃官场而不能离开官场的人来由,有着极为深刻的吸引力,也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的存在,从而使得陶渊明对于菊花的喜爱,那么真实,而他本身也成为了菊花,从而那么贴切。
(三)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烈
芳菊与青松对列,在这里显得极为的工整,这两者在古代的文人心中,都是有着极强的意象与意蕴的,首先都不可否认的具有了顽强的品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本身的生长环境更是决定了他们的品质,如果说,上面有着一种遗世的情怀的话,那么在这里则主要是坚韧了,而这种坚韧与坚持,则是古人所极尽推崇的,从先秦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到后来归结为岁寒三友,这些都是对于其品质之中的坚强所进行的推崇,事实上这也是古代文人所必须具备的坚强品质,而且也只有这种坚强的品质,才能使得古人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从而完成一个读书人修齐治平的理想,故而霜下成杰,其实不过是自己人生艰辛的一种逆境成才的写照而已。
(四)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在《九日闲居<其二>》中,笔者两次提及了菊花,而这两次,事实上旨在说明作者的生活情况,而对于这个意象来进行分析,可见其有着更深的遗世情怀,展现在陶渊明的笔下。对于晋朝来说,其实一个文化自省的情况,出现了众多的文人轶事,而这些文人轶事,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易中天先生认为,《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名士的教科书,这话评价了其对于古代名士的看法,而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了其对于这个时代的向往,对于魏晋来说,其思想的核心,在于玄远,越名教而任自然,这是其核心的思想精髓之所在,这主要是因为特定的社会与政治环境所造成的,自东汉而至三国,神州为之板荡,王气衰微,更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从而出现了长期的纷乱,而知识分子手无缚鸡之力,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自然不能实现,因而他们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以怪诞的行为来对抗现实,再加之佛教的广泛传播,从而使得中外文化的第一次融合,并且奠定了禅宗的思想基础,同时也给古代知识分子带来了诸多的精神慰藉。陶渊明爱酒,在于酒可以忘忧,爱菊,则在于菊可以明志,忘忧则可以苟活,而明志则可以存身,乱世之中,亦唯此才可以苟延残喘的生活。
(五)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这是陶渊明内心及其人生的自我宣言书,可以说陶渊明对于生活的全部追求都表现在了《归去来辞》之中,这也是一直以来受到了众多的文人所称道的原因之一,对于陶渊明来说,对于现实的不满,从而使得他就业无路,报国无门,因而只能诗酒田园,做一个世外散人,而这正是他所内心选择以及实施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表达,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内心深处的表达,从而使得陶渊明将之所有之外的寄托,全部放在酒中冲掉了,而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忘掉现世的痛苦,与菊花为伴,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
二、陶渊明菊花意象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
陶渊明作魏晋时代最为杰出的文人,成为了中国文化之中最为出色的山水田园诗人,从而成为了中国文化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对于菊花意象来说,这对于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虽然在陶渊明之后,也有着众多的诗人采用了菊花意象,但是影响极为深远的却是宋词。
(一)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对苏轼的影响
雄汉盛唐,对唐而言,文化大昌,故而文人对于陶渊明所爱之菊,虽偶有喜欢,但是却未成风气,而风气之盛则自宋苏轼为先。苏轼因萧统非议陶渊明的《闲情赋》而被苏轼说成是“此小儿强做解事者”,由此可见苏轼对陶渊明之推崇,而苏轼一生,命途多舛,劫难重重,对官场也更是弃之而不得,居之却不安的状态,这些成为了他深爱陶渊明的原因,故而写出了“和陶诗”一百零九首,并且在《哨遍》一词中这样写道,“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噫,归去来兮!”这既写出了苏轼对于官场的感受,对于苏轼来说,他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挂冠而去,而必须在官场上,即他笔下的“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对于古人之爱,则最不愧的人,便是陶渊明了,“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我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但是他没有直接地使用陶渊明的意象,而是使用了黄花来代替菊花,当然这也是宋词的环境所决定的。宋词极为广泛的受到平民的喜爱,而且对于宋词来说,其来源于唐朝的俚曲,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了宋词极少用典,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陶渊明对于苏轼的影响,在苏轼的研究中很少有人提及,但是也不可否认,苏轼作为欧阳修之后的一代大文豪,为宋代文坛送来了一抹新的菊香。
(二)自有渊明方有菊——对辛弃疾的影响
在宋代,陶渊明的研究已经有了极大的起色,这使得当时的文人对于陶渊明的意象了如指掌,而且对之加以运用,体现在自己的诗文之中,辛弃疾就是其中的一个。对于陶渊明的意象来说,其使用了“渊明意象”25次,而使用了“菊花”意象69次,其中涵盖的范围相当的广泛,诸如三径、疏篱、东篱、把酒、陶潜、渊明等等,这些都成为了他诗文之中极为重要的表现方式与典故,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王国维认为,苏东坡与辛弃疾有着伯夷与柳下惠的遗风,而伯夷与柳下惠是中国古代有名的隐士,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辛弃疾的诗词之中的隐逸之风是一致都有着定论的,当然这也与辛弃疾本人的人生经历有着极大的关系,辛弃疾能文能武,然而也身处乱世,正值南北宋交替之际,而这样的乱世,使得辛弃疾隐居乡村二十多年,而这二十多年的痛苦的隐居生活,自然也就只能心怀陶渊明来鼓励自己,使得自己向着心定的目标而继续走下去。
(三)菊花隐逸意象的形成
宋朝本身是一个重文轻武的国家,而这中社会风气使得文人对于古代的文化典籍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与研究,这才导致了菊花意象,尤其是在南北宋之交的乱世,人们对于菊花有着更多的文化意味,并且因之而成为了隐逸意象的重要一环。宋朝,对于中国文化来说,他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因为在汉朝极度的重视名教,而到了魏晋则开始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风气,因而出现了唐代的俚曲和传奇这样两种民间文学形式,而之后韩愈对于孔孟之道的提倡使得名教的思想开始回归,但是另一方面佛教与儒学、道学之间的融合更加的紧密,这使得文人对于文化意象有了更为精准的把握,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把握,从而使得他们将之运用到了文学创作之中,而这也促成了菊花意象已经广泛地形成,并且体现在文学的创作之中,而且也出现了诸如林逋这样的高风亮节之士,从而使得两宋词人,对于菊花意象大加运用,成就了千姿百态的景观。
参考文献:
[1]张桂凤.论宋词中与陶渊明相关的菊花意象[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2]王业萍.陶渊明诗中菊花意象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3).
[3]张海濱.论陶渊明诗中的菊花意象[J].安徽文学,2010(10).
[4]陈冬银.陶渊明与中国古典文学之菊花意象建构[J].井冈山大学学报,2014(1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