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著名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创作于美国历史上一段史称“喧嚣年代”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的美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阶段,经济开始崛起,消费享乐主义开始在美国大行其道。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以当时的时代环境作为创作背景,通过对女主人公黛西的塑造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追求享乐,内心扭曲的女性人物形象。通过对黛西的形象进行分析,人们对女性意识有了新的解读。本文主要分析潜在女性意识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表现。
关键词:潜在女性意识;了不起的盖茨比;表现
《了不起的盖茨比》所描述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向读者展示了“美国梦”风靡全球时人们对于财富的疯狂追求,但是当人们拥有了财富时,梦想也逐渐开始破灭的社会现实,著作中女主人公悲剧女性形象和盖茨比的悲惨结局值得人们深思。作品中黛西的形象体现了“美国梦”开始落地生根时期的女性意识。
一、女性意识解读
女性意识是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女性开始重视自己的人格,争取独立,不愿意接受男性的统治,是对男权的挑战和颠覆。女性意识还表现为对女性生存现状和情感需求的关注,这种意识在女性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比较明显。女性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女性争取独立,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形象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黛西为典型个例,刻画了一个光彩照人,风情万种,但是内心轻浮放荡,极不真诚的女性人物形象。黛西对金钱充满向往,内心扭曲,在和男主人公交往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内心的空虚欺骗男主人公的感情,面对男主人公盖茨比的痴情,她却认为盖茨比极其可笑,从始至终都没有转变自己观念,盲目的执着于对金钱和地位的追求,是享乐主义盛行时悲剧女性群像的缩影。
黛西通过对男人的依附来满足自己对金钱的追求,体现自己的价值。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通过黛西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主人公生活场景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美国经济崛起的大背景下女性意识开始萌芽,女性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但是仍然无法摆脱对男性的依附,依然要依靠男性生活的社会现状。从作品中,我们看到了黛西卑劣的人格,对金钱的强烈欲望,但是也有自我觉醒的一面。
三、潜在女性意识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表现
(一)女主人公黛西代表的潜在女性意识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通过对黛西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美国经济开始崛起时期女性追求自由,开始反抗,但是在精神上又充满了堕落的矛盾形象。在作者的笔下,黛西靓丽照人,美丽的外表,风情的仪态让人们为之迷恋,是很多人的心仪对象。但是她的品格却极其卑劣,因为内心的空虚,她开始跟男主人公盖茨比交往,玩弄、欺骗盖茨比的感情,并嘲弄盖茨比,当她开车撞死汤姆的情妇时,她自私的让盖茨比承担了所有的责任。从这些情节我们可以看到黛西的自私和无情。
作者通过对黛西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梦”开始大肆风靡时期,人们对梦想和财富的追求,让人们开始思考这两者的关系,当人们获得了财富的时候并不一定能真正的进入上流社会,财富的开始也许正是梦想的终结。盖茨比获得了财富,自认为得到了自己喜爱的女孩儿的青睐,却造成了自己的悲惨命运。黛西是男权主义盛行时的典型的女性形象代表,也是女性意识开始形成时的时代的牺牲品。她既有自己可悲的一面,同时也是美国梦风靡时期的牺牲品。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意识的边缘化分析
在男权社会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物,女人没有作为独立个体的意识,这一点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都是负面形象,她们对男人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在生存方面和精神上都缺乏独立性,没有独立思维的能力。作者无意之中已经将女性意识进行了边缘化。作者通过尼克的口吻来叙事,是通过男性的视角来看待女性,有着强烈的男权意识,把女性塑造成缺乏决断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没有独立意识的形象,在尼克的眼光中,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没有主体意识,没有灵魂,女性主体意识呈现出边缘化状态。
四、总结
从女性主义视角重新审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女性形象,我们会发现,作者通过巧妙布局表现了男权社会女性意识的边缘化状态,让读者看到了女性自身主体意识的不足,她们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精神空虚,渴望财富却不能自己创造。通过对黛西形象的分析我们领悟到要想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并不是通过对金钱的追逐就能实现的,女性要认识到自己作为人在人格上的独立,应该丰富自己的内心,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真正的做到独立,创造自己的价值。社会应该给女性更多的尊重和关怀,不要让女性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宋银苗,万连增.《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摩登女”的文化解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05:8-10.
[2]黄海瑛.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异化解读[J].科技信息,2011,33:257-258.
[3]洪秀芸.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性别焦虑——用“双性共体”的理论解读[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06:84-86.
[4]段文玉.“爵士乐时代”的女性价值观研究——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56-58+1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