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时间之箭》;分裂;主体;心理
英国著名现代作家马丁·艾米斯深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他在其实验性长篇小说《时间之箭》中,对叙事手法进行了大胆革新。在小说中,时间的箭头倒转回去,前纳粹医生托德的一生以逆向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死者得以复生,老人重拾韶华,整部小说俨然一部倒放的电影。艾米斯的革新还不止于此。他更塑造了一个灵肉分离的主人公。分裂的主体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后现代立场,是对传统主体观的颠覆,对理性崇拜的质疑,同时也是作者对纳粹大屠杀的心理机制进行剖析与批判的手段。
一、主体之争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上帝被拉下神坛,被大写的人取而代之。人文主义者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更是把人的理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理论虽然基于灵肉的二元对立,但他始终相信人是理智主宰下的统一主体,灵肉虽然有别,却始终捆绑在一起。此后,莱布尼茨、洛克和牛顿等人也分别从自己的角度肯定了理性的地位。然而,从尼采那句振聋发聩的“上帝已死”开始,大写的人就和上帝一起死去了,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遭到挑战。随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以及后结构主义的兴起,人不仅不再是外部世界的主宰,他甚至不是“自己这所房子的主人”[1]。“主体性的黄昏”[2]似乎已然来临。
二、《时间之箭》中分裂的主体及其意义
在《时间之箭》中,主人公分裂为灵与肉两部分,即叙述者与被叙述者。 小说的叙事视角在第一和第三人称之间不断切换,而叙述者却始终是主人公的灵魂。读者可能始终无法搞清说话的是谁,叙述者与主人公托德是什么关系。实际上,叙述者既是又不是主人公。托德不再是一个统一的主体,在他的体内寓居着一个灵魂。尽管这个躯体与他体内灵魂的关系不可断绝,但二者大部分时间却更像两个彼此分离的实体。托德拥有身体和行动的能力,却没有自我意识,不知道作为叙述者的灵魂的存在。相反,灵魂能够思考却无法支配寄主的行为。灵魂第一次意识到他与肉体的分裂是托德在花园里闲逛的时候。他想放松一下,欣赏花园的美景,但出乎意料的是身体并不听他使唤。身体有他自己的喜好,灵魂只能依靠眼睛的余光看自己想看的东西。托德和药店的女士打招呼时说“吗好你”,这完全不是灵魂想要的问候方式。难怪作为叙述者的灵魂要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沮丧,他只是个“他者”,是托德体内的“过客或寄生虫”[3]。托德的肉体和灵魂都是不完整的。小说中不存在大写的人。主体统一性的观念源于理性崇拜。因此,艾米斯在小说中运用的分裂主体这一写作技巧是对传统理性权威的挑战。事实上灵肉分离只是理性在小说中遭遇的挑战之一。灵魂或者说理性还受制于托德的原始冲动,力比多。小说中对托德与众女性风流韵事的描写比比皆是。正如阮伟所说,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是为了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4],但毫无疑问,它同时也对传统观念中理性对原始冲动的绝对统治提出了强烈质疑。
当然,主人公也不总是分裂的,也曾有过暂时的统一。当托德变成奥沃多本到达奥斯维辛时,灵魂开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进行叙述,他对肉体的称呼由“他”变成了“我”或“我们”。在奥斯维辛,作为叙述者的灵魂原有的困惑,不满、厌倦消失了,原有的逻辑、观念也消失了,他不再为自己发声,完全实现了他与肉体的认同,从而实现了主体的统一。但显而易见,主人公的主体的统一其实是灵魂被纳粹逻辑同化和麻痹的过程。对许多前纳粹分子来说,被纳粹逻辑控制的自我分身仍然阴魂不散。据相关文献记载,一位退役的德国军官回忆当年的毒气室时用了许多生物学术语。在他眼中,灭绝种族的大屠杀只是科学研究。
三、结语
综上,作者精心设计的分裂的主体形象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通过这一灵肉分离的形象,作者颠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统一的主体观,质疑了理性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同时也解释了大屠杀当中纳粹分子自我麻痹、自我欺骗的心理机制。而灵魂脱离肉体,以第三人称来观察和叙事,也有助于读者从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当中跳脱出来,使人们更有可能用冷静客观的心态重新思考事件的本质,而不是只有深陷其中的人易有的廉价的感情宣泄。
参考文献:
[1]Muller, John. The origins and Self-Serving Functions of the Ego [A]. The Subject of Lacan: A Lacanian Reader for Psychologist[C]. Ed. Kareen ?Ror Malone & Stephen R. Friedlander.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000:42.
[2]弗萊德 · 多尔迈. 主体性的黄昏[M]. 万俊人,朱国钧,吴海针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3.
[3]Amis, Martin. Times Arrow[M]. London and New York: Penguin, 1991:16.
[4]阮伟. 严肃的艾米斯与“恶心的快乐”.读书,2002 (02):115-121——天才的洗钱家马丁 ·艾米斯[J] .欧美文学论丛(第一辑),2002,4-60.
作者简介:王乐(1981–),女, 讲师,硕士,从事专业:英美文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