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为词义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理据,也为词汇隐喻义释义模式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隐喻由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机制,我们提出词汇隐喻义释义的三阶段模型:第一阶段,基于词汇原义和语境的矛盾性辨别出源域和目标域;第二阶段,基于源域和目标域间的相似性和类比思维建构跨域映射机制;第三阶段,用简洁语言通过分层表述展示释义结果。三阶段释义模型对词汇隐喻义的释义在实际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 词汇隐喻义; 概念隐喻理论; 三阶段释义模型
词汇隐喻义是一词多义现象的重要表现。但传统语言学理论只关注词义的内部因素,忽视了外部因素如认知主体的认知方式和身体体验等,没有抓住一词多义现象的本质,没能对一词多义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因而,从词典词义编排,到教材词汇注释,再到课堂教学,一词多义现象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一词多义现象虽能透过词典了解基本义,但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隐喻义却猜测不透,甚至造成对句子意义的误解。
本研究以概念隐喻理论和体验认知哲学为理论框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三阶段释义模型,并结合实际教材中的实例进行词汇隐喻义的释义实践。
一、词汇隐喻义释义的理据---概念隐喻理论和体验哲学
Lakoff和Johnson[1]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更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方式,人类的概念系统本质上也是隐喻式的。他们认为,隐喻是从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结构映射,这种映射具有系统性。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以体验主义(experientialism)为哲学基础的体验哲学理论。他们又在《体验哲学—体验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2]中进一步论述了体验哲学的核心观点,突出强调了体验心智和隐喻在抽象概念认知加工中的重要地位,认为语言的本质就是人类身体经验与客观世界互动的产物。这就为词汇的抽象隐喻义的释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词汇隐喻义,作为人类抽象认知的一种产物,必定具有人类的体验认知基础。
二、三阶段释义模型建构
根据概念隐喻理论和体验哲学,我们提出词汇隐喻义释义的三阶段模型(见图1)。
第一阶段,辨别源域和目标域两个概念域;
辨别源域和目标域是释义的前提。辨别的依据就是矛盾性,即词义原义和语境的矛盾性。束定芳[3]在对隐喻的语义特征进行归纳时,把矛盾性放在了首位,其它语义特征还包括模糊性、不可穷尽性、系统性和方向性等等。他认为,隐喻意义是基本语义与语境冲突的结果,这说明,要辨别隐喻中的源域和目标域,矛盾性是最重要的依据。
第二阶段,建构源域和目标域间的映射机制;
源域和目标域间之所以能够进行映射,相似性是重要原因。王文斌[4]认为,相似性在隐喻性词义变化中并不是唯一的要素,还牵涉人类的类比思维。他认为,类比是隐喻相似性构建的认知手段,而相似性则是类比的认知基础,是类比认知思维的依据。若设A,B分别代表两个或两类对象,以a,b,c,d代表不同属性,类比法可表现为:
A有a,b,c,d,
B有a,b,c,所以,B有属性d。
因此建构源域和目标域间的映射机制,相似性是认知基础,类比思维是认知手段。
第三阶段,释义结果的表述。
在第一、二阶段的基础上,形成释义的结果表述。针对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整句式释义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和释义理据的缺点,我们认为通过分层表述更能展现词汇原义到隐喻义的生成过程,更能给一词多义的学习提供理据,从而达到对词汇隐喻义的准确把握。
三、释义实践
现结合实际教学实例进行三阶段释义模型的展示。所有例句均来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教程》[5]第三册教材。
《综合教程》第三册第五单元Text 1中有这样一个句子:In the next few frozen seconds the shame and horror of that moment penetrated and I was sick with an intensity I had never felt before.句子中的frozen一词是释义的目标词。
三阶段释义模型的第一阶段,确认词汇frozen一词语义变化过程中涉及的两个概念域。Frozen的原形动词是freeze,柯林斯英语词典[6]对该词的原义定义为:If a liquid or a substance containing a liquid freezes, or if something freezes, it becomes solid because of low temperatures. 由此可知,该词的源域是和液体相关的概念域,液体因低温而凝固,源自人类普遍的认知体验水遇冷结冰的自然现象。
根据语境,此处作者在谈论时间概念seconds和moment,这和表达液体的词汇原义产生了语义冲突,即矛盾性。由此可知,该隐喻的目标域是和时间相关的概念域。根据上下文,作者是一个腿部残疾的司机,一个漆黑的雨夜汽车中途轮胎爆胎。在路边一户人家一个老人和孙女的帮助下更换了备胎。当作者意识到这位老人是盲人后,心情非常复杂。这一句就是对这一时刻的心理描写。
第二阶段,以相似性和类比构建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机制。源域是和液体相关的概念域,液体遇冷凝固的过程,是动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最大特点是由动到静,最后停止。这是普遍的自然现象,反映了人对自然现象的真实体验。目标域是和时间相关的概念域,人在某些时刻(如遭遇尴尬、羞辱、恐惧等)会感到时间停止。两个概念域间的相似性就是动态向静态的转化,最终表现为停止,这也是时间和水类比的认知基础。时间就像液体,可以动,也可以静,可以停止。同时,液体凝固的条件是低温或冷,而对人来说,时间停止的条件是人遭遇的特殊经历或情感如恐惧、羞愧、出丑等。
第三阶段,释义结果的分层表述。
第一层,原义释义:A liquid freezes at low temperature. 液体遇冷可以凝固。
第二层,隐喻义释义Human beings feel that time can similarly stop when experiencing feelings of extreme shame and horror. 人在经历羞愧和恐惧时也可以感到时间停止。
第三层,整句释义:In the next few seconds time seemed to freeze like water and I felt the emotion of extreme shame and horror which I had never felt before. ?接下来的几秒钟,时间想水一样凝固了,我感到从未有过的羞愧和恐惧。
《综合教程》第三册第五单元Text 1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These “nice” lies are harmless and well intended, a necessary social lubricant. 句中lubricant一词是释义的目标词。
释义第一阶段:以词汇lubricant一词的原义和语境的矛盾性为基础辨别两个概念域。柯林斯英语词典对该词的原义定义为:A lubricant is a substance which you put on the surfaces or parts of something, especially something mechanical, to make the parts move smoothly. 据此可知,该隐喻中的源域是和机械相关的一个概念域。润滑油(剂)可以改善机械的运行效果,减少部件间的摩擦或损耗等。但根据上下文语境,作者在探讨善意的谎言,由此可知,润滑剂和谎言间存在语义矛盾,由此可以辨别出该隐喻中的目标域是和善意谎言相关的概念域。
释义第二阶段,通过两个概念域间的心理相似性和类比思维,建构跨域映射机制。源域是和机械部件有关的概念域,机械部件间有摩擦或损耗,所以润滑剂可以起到减少摩擦或损耗的作用,如齿轮间加入润滑油可以减少噪音和摩擦,起到改善运行的作用。目标域是与善意谎言有关的概念域,生活中善意的谎言可以改善人际关系,避免伤害别人的感情和感受。这是两个概念域映射的认知基础,即功能上的相似性。基于功能上的这种相似性,润滑剂作用的对象机械部件才能够被类比到社会人际交往。
释义第三步,分层释义输出。
第一层,原义释义:Lubricant in a mechanism can make the mechanical parts run smoothly, by reducing friction. 润滑剂通过减少机械部件间的摩擦来改善机械的运行。
第二层,隐喻义释义:Nice lies in the social life can improv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y avoiding hurting others. 善意的谎言避免伤害到别人,所以可以在社会交往中改善人际关系。
第三层,整句释义:Nice lies can improv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social life the similar way the lubricant helps a mechanism run smoothly. 善意的谎言犹如社会的润滑剂,可以帮助改善人际关系。
四、意义
三阶段的释义模型,是概念隐喻理论和体验哲学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这为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实际的教学提供了可行性。对于学习者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指导意义。通过对词汇隐喻义的释义模式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词汇众多义项间的联系,揭示出词义生成和转化的规律,避免死记硬背,有效提高语言习得,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掌握隐喻认知的规律,学生就可以建立事物之间新联系,通过类比创造相似性,因此可以在文学阅读、欣赏、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高文学修养,培养具有人文思想和创新思想的专业人才。
五、结语
词汇隐喻义是在词义原义基础上,通过隐喻和人类共有的认知体验生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为一词多义提供了重要的认知理据。三阶段的释义模型,把词汇原义和语境的矛盾冲突作为辨别源域和目标域的主要依据,通过相似性和类比思维,把源域的概念映射到概念域的概念系统中,通过分层表述把词汇的隐喻义准确地表达出来,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 Lakoff, G & M.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s to Western Thought [M]. New York: Basic Books,1999.
[3]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外国语,1998(6).
[4]王文斌.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5]何兆熊.《综合教程》第三册(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6]辛克莱尔.柯林斯Cobuild 英语词典(新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