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青春,行吟在金沙江畔

时间:2023/11/9 作者: 永善文学 热度: 19520
王建宇

  金沙江,是长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

  金沙江,从遥远的唐古拉山源源融汇,奔袭雪域高原而下,在横断山脉里演绎了万里长江第一湾。这一切,就注定了它史诗般的不平凡。

  党的春风随金沙江的江风吹来了,伟大祖国正值轰轰烈烈的建设中。人们说,十八大是一朵绽放的红花,它的绿叶便会生长在祖国的每个地方。党中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适逢建党95周年之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的水利工作者,深知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责任与使命。然而,工作之余的片语文字,虽不足言志,却是我那不能掩饰的青春独白。

  我出生在乌蒙高原五莲峰下,连绵的大山之间也不乏溪流的穿梭,羊的鸣叫声使得天地是那么的静。我喜欢那有野花点缀的绿色山野,绿色空气在流淌,它和激流奔涌的金沙江在大山深处交融,它们有着同样博大的胸怀。

  其实,金沙江离家也不远,差不多两小时就可以走到了。然而,童年的生活与金沙江始终未能交集。直到十一岁的时候,我同爷爷一道来到江边,才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金沙江,也算是真正见识自然力量的伟大和我自己的渺小。

  首次与金沙江相遇,还未及江边,远远望去和我平时看见的水流很不一样,略显浑浊的水几乎看不到水的流动,但可以听见那咆哮的水声。由远及近,慢慢地看见那些白浪,也可以略微地感受到侧面吹来凉爽的微风。快到江边的“顺江公路”,我几乎是飞奔过去的,我提着小背篓,里面的野花和生活用品散了一地,我在江边一条小溪入江的桥上向下望,江水是一个个由远及近的漩涡,白浪拍打在岸边的岩石上,伴着惊雷般的声响,激起一人多高的浪花,心也为之振颤了。“河风”让人惊愕,也清静了人的心灵。江面,那是浩荡的天地,称赞和感叹油然而生,内心澎湃胜过以往。我向江中扔下一块石头,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做点关于金沙江的什么。

  就这样,我与金沙江相识了,邂逅是短暂的,却是深刻的。渐渐地我带着这个梦想走过初中、高中,从一个小孩,成为可以坚持并实现自己梦想的青年。高中毕业,我远赴北方求学,北国的风雪与寒冷是另一种美丽。每次乘坐的火车穿越大半个中国,看到旅人的面孔,乡愁便从未离开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的眼睛也会模糊。但我是家族长兄,背负众多亲人的希望,我是个男子汉,又为何不能忍受这些痛苦呢?回想第一次遇见金沙江时抛下的石头,它与江水相融,是我梦的起点,我的梦我要坚持去实现。大学毕业后,我有幸投身金沙江下游白鹤滩水电站建设中,我想为这一条江做点什么了,这正是平凡梦想和青春的开端。

  2015年,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白鹤滩,离开了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回到了我的家乡,从事基层水利服务工作。很幸运,我没有离开水利系统,而更为欣喜的是在我的身边,有着目前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它是我国进入21世纪新时期后开工建设的最大水电工程,同时见证了我从高中到县城念书,走过大学再到工作岗位的一个个梦想。这滔滔江水,见证了我人生成长经历的点滴,那些泪水与苦涩,那些甜蜜与微笑,我遇见了师长和朋友,也遇见了挫折与爱情……

  一江河流,逝者如斯!千万年来金沙江奔流不息,生命的前进与社会的发展也未停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成就了金沙江那夺人心魄的壮美。当年红军长征经过金沙江,毛主席写下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豪迈的诗句。而今,“高峡平湖”宏伟蓝图的实现,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篇章。半个多世纪的翘首以盼,几代人的挥汗拼搏,才让我们能够徜徉在金江水系的怀抱里,怀揣梦想和使命去服务家乡的建设,并时时感恩于金沙江水系流域的广袤大地哺育了我,滋养了我,包容了我。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坚信,当下的梦想,就是让父老乡亲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他们的满意和微笑是对我生命的赞美,是与水有关的梦想的传承与延续。因为我的生活、我的职业、甚至是我的生命,都与哺育我的山水大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会以水一般博大与无止境的精神,去建设美丽家乡,努力服务好家乡;我会扎根于这一片热土,以水为伴,让自己的青春,永远行吟在金沙江畔!

  (作者供职于永善县水务局)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