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反叛中的自由选择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下旬 热度: 14999
程秀丽

  摘 要: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一部经典之作,一直以来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和评论界的关注。文中叙述了主人公斯蒂芬从幼年到青年的心路历程,展示了他在幼年、少年、青年时期与所处环境的冲突以及最终摆脱束缚,找到人生方向,获得人生价值。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与萨特存在主义的基本哲学思想产生了共鸣。本论文试图说明文学作品中哲学思想的存在,通过文本的解读将融入在文学作品里的哲学思想呈献出来,跳出了小说原有的的固定模式,对小说做出新的解读。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的就是人的存在,自我的存在,一种意识先于本质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通过自我意识不断对自我存在的否定和超越,并指导主体的个人在实际生活中自由的选择,同时在对自身行为负责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存在和自我本质。

  关键词:《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存在主义;反叛;自由选择;人生价值

  萨特的存在主义在二战以后风行一时,持续了十多年之久,这当然不是偶然的。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二战期间,法国所受战争破坏十分严重,战争结束后,人们心灵的创伤却一时难于医治,各种矛盾并没有消除,有时还趋于激化。人们普遍感到精神上的压抑,感到自己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人们感到无所适从,陷于苦闷焦虑之中,甚至感到绝望。人们对现实不满,要求反抗现实,希望恢复人的自由和尊严,但又找不到不出路。而萨特的存在主义既揭示了世界的荒谬性,又呼唤人们积极行动、自由选择,反抗绝望,把握自已的命运。因此引起社会普遍的强烈共鸣,这正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在战后普遍流行的。萨特的主要主张: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选择与责任感、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写于二十世纪初,而萨特的存在主义鼎盛于二十世纪中期,二者虽然没有交集,但是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哲学思想与萨特的存在主义产生共鸣。主人公斯蒂芬的心路历程是他的对于自我存在的选择与追求。一次次反叛,一次次选择,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找到生活的意义,得到了精神上的自由。

  一、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反叛

  斯蒂芬出生在一个家规严格的天主教家庭。如果他不听话,他姨妈就用鹰啄眼睛吓唬他。当斯蒂芬说要娶一个信奉新教的女孩为妻时,他就受到了这样的恫吓,所以这样的形象常常使他害怕。他小时候就被送去寄宿学校,被迫和父母分开。他感觉自己又瘦又小,眼镜还老是湿乎乎的,所以尽量避免和同学们一起踢球。他也不是很合群。同学嘲笑他偶尔还打他。斯蒂芬特别想回家躺在妈妈的腿上。 有一次,他被韦尔斯推到厕所水坑里,又凉又脏。后来他发了烧,就往家里写了封信“我病了,我想回家。请来带我回家。我在病房。”。他最爱呆的地方就算是学校的图书馆了,在那里他可以想很多不明白的问题,常常会想到自己感到累。同时他也感到了自己的弱小,心理希望自己能快快长大。总之在他的腦海里有太多的疑问。斯蒂芬家从学校回家正好赶上圣诞节,在圣诞晚宴上,这是小斯蒂芬第一次得到允许可与大人们坐在一起参加圣诞晚宴。在这期间,迪达勒斯一家、丹特、查尔斯大叔还有迪达勒斯的朋友凯西先生都在等待饭菜被端上来,边等边聊,聊到了爱尔兰的政治问题,各执己见。迪达勒斯赞同天主教徒不应搅合爱尔兰政治问题,丹特却不喜欢他们对天主教事物职责。面对这样的争论,斯蒂芬听大人说话还不能全部理解,他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反对神父。一家人为了政治吵翻了,斯蒂芬都看在眼里。

  圣诞节后回到学校,他听到韦尔斯和几个男孩小声嘀咕,他们说有几个男孩干了坏事从学校逃跑了,但后来又被逮住了,还有说他们参与了某种同性恋,斯蒂芬虽然不明白,可是大家都因此受到了牵连。上课的时候教导主任多兰神父来到了斯蒂芬的教师,大家都很害怕,因为斯蒂芬事物眼镜被同学碰碎了,没法做作业,多兰神父质问他,斯蒂芬讲了事情的真相,可是教导主任认为他是耍花样,鞭打了他一顿,斯蒂芬认为太不公平了。同学们也表示同情。“但这是不公平和残酷的,教导主任是一位神父,但他那样做是残酷和不公平的。他的灰白色的脸和金边眼镜后面的那双灰白色的眼睛,看来非常残酷,因为他用坚定和柔和的手指去抚摸他的手,目的却是为了打的更疼更响一些”。“可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他被称为捣蛋鬼,还被打了一顿。而他过去却一直是约克派学生的领导人,不是考第一,就是考第二。教导主任怎么知道他是耍花招呢?”最后,斯蒂芬在同学的怂恿下决定把真相告诉校长,校长说会找多兰神父谈这件事的。斯蒂芬很感动。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的反抗。

  因为从小斯蒂芬就受到天主教的影响,所以他在学校就非常的顺从。他也很听父亲和牧师的教导,时刻督促他做一个绅士和一个优秀的教徒。但是随着斯蒂芬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怀疑他们教给他的这些事情,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也就是他和同学相处的校园里,他的同学们不停的提醒他要成为一位处事得当的年轻人,帮助同学免于受到处罚或者为他人求情,还要要尽力去为大家去争取更多的休息日。但是斯蒂芬觉得这样做也没有错,他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后来斯蒂芬家的经济状况日益严峻,不得不去科克变卖家产,斯蒂芬和父亲坐上了去往科克的火车,一路上,父亲一直提起年轻时候的事情,他对此毫无兴趣,父亲的酗酒令他十分恼怒,他和父亲之间开始有了隔阂,觉得父亲的虚伪和冷漠。看着父亲沉迷过去的样子,一些想法油然而生“曾经使他们激动的生命和青春的热情似乎跟他毫无关系。他既不知道什么叫做和别人交欢的欢乐,也不知道什么是粗犷的男性的健康的活力,更不知道什么父子之道。在他的心灵中,除了冷漠、残酷、毫无感情的情欲之外,再没有任何使他激动的东西。他的童年已经死去,或者已经消失,和他一起消失的是他的能够欣赏天真的欢乐的心灵,他一直只是象不毛的月球一样在人生的海洋上漂泊。” 斯蒂芬开始感到孤独。后来斯蒂芬的作文得了一笔奖金,他决心用这笔钱来改变家庭生活。每天他都开出一个工全家食用的菜单,每天晚上他都要领着三四个人到剧院去看《英格马尔》或者《里昂贵妇》。他的大衣口袋里随时装着准备请客人Chicago的维也纳巧克力,裤兜里装着大把的银币和铜币,他给每个人都买些礼物,把他的住房彻底清理了一番,订了各种计划,然而,这样欢乐的季节终于结束了。他们的家依旧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状况。他的这笔钱也都花没了,他自己也重新回到了从前的学校生活,一切新奇的幻想也已全部落空,他为生活制定的一切规章也都失去意义。他陷入极度的失望中,他也看清楚自己和外界隔绝的生活的毫无意义。他既没有向他梦寐以求的生活迈进一步,也未能消除使他和母亲、弟弟、妹妹离心的那种令人不安的羞辱好怨恨。他觉得自己似乎应该不属于他们的那个团体,他和他们的关系只是一种神秘的寄养关系。斯蒂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消极对待,慢慢走向堕落,时时刻刻沉迷于欲望之中,这是天主教所不能允许的。他最终选择了投入到妓女的怀抱。他不止一次犯下着致命的罪孽,而且一犯再犯。刚一开始,斯蒂芬并不在意,早把宗教抛到了九霄云外。接着学校开始了静修,斯蒂芬开始对自己犯下的罪孽有些害怕了,每天牧师讲解教义,死亡和审判始终萦绕耳边,对于斯蒂芬而言,他受到了极大的而折磨,晚上也常常做噩梦惊醒。迫于这极大的压力,他终于鼓起勇气来承认并忏悔他的罪行。接受告解之后的他,又感觉到重生的希望,再次回到了宗教的庇佑之下。“他大步向回家的额路上走着,充分感到那看不见的神恩尽头了他的全身,是的他的集体都变得非常轻巧了。不管怎样他最终这样做了。他已经向上帝忏悔,上帝已经宽恕了他。他的灵魂有一次变得光彩和神圣了,神圣而且幸福。”。 静修给了他一次教育,又把他带回到他的学校生活中。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静修之后,斯蒂芬改变了,他又开始虔诚起来,每天坚持做弥撒。他相信自己已经开始新的生活。但是,后来他慢慢发现他的头脑中不是涌现出他的罪恶,隐约觉得当初的忏悔是处于害怕的原因。其实那并不是他真实的想法。隐约感到他还会犯错,“他一定会堕落的。他现在还没有堕落,但是到了某一个时刻他一定会堕落下去,要永远不堕落太难了,太困难了。” 这些经历改了他对自己的不断审视,他觉得自己在原理宗教,想要过一种别样的生活。这是斯蒂芬的又一次反叛。斯蒂芬长大成人,有两个选择要去面临,一个是成为律师,众望所归;另一个是去追去自己的梦想。因为斯蒂芬对于宗教的执着,他的父亲以为他已经选择了牧师之路,因为这对于在教会学校里的孩子是最好的归宿。他的父亲确信他如果选额当一位牧师,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前途。而且斯蒂芬学校教会也有意留下斯蒂芬从事神职,“接受这样一种召唤,斯蒂芬,那神父说,是全能的上帝所能加之与人的最大的荣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皇帝或一位帝王具有上帝的传教士的权利”。可是,与此相反,斯蒂芬却并不快乐,他内心里不想接受这一召唤成为一名牧师。虽然他可以从教堂里获得一种安全感,但是他的内心里不是自由的感觉,内心充满束缚感。他再想一想他时常做弥撒的教堂,那里到处是严肃、秩序还有没有激情的生活。一想到这些在等待着他,,他犹豫了。 所以无论神父怎么劝导他接受那随着教职而来的教会的权利和和神秘的力量,他都无心倾听了。直觉和欲望战胜了教育或者者虔诚,促使他去拒绝。“生活下去,错误下去,堕落下去,为胜利而欢呼,从生命中重新创造生命!”。最终他明白了自己真实的想法,鼓起了勇气,放弃了神职,决定去最求自己的梦想。这是斯蒂芬的又一次反叛。

  二、自由选择

  萨特在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一书中提出一个命题:人是被判定为自由的。在萨特看来,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存在与自由不可分,自由是绝对的。尽管自由都是一定境遇中的自由,但任何境遇都不能限定自由。人一旦被抛到世界上来,他就享有绝对自由,对人来讲,自由无须追求、他自身就是自由,自由与生俱来,无可逃避,无可选择,它是命定的。萨特如此强调自由的绝对性,这似乎难于理解,人真的能绝对自由,不受任何束缚吗?人真的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吗?当然不能。萨特所强调的自由的绝对性,是指人的选择的自主性,萨特所讲的自由只能在选择中存在,人所以是自由的,因为人的选择永远是自由的。自由的行动就是选择的行动,人是命定为自由的,人就命定要选择。人为了生存、就必须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自由选择。在萨特看来,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总之,萨特的意思是:人在各种具体的环境中,都是不受限制的,绝对自由的,环境不能决定人的自由,不能限制人的自由,人自由地创造环境,环境的意义是由人自己选择的,因而人是自由的产物。可见萨特所说的自由,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只意味着选择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即使人对自己的环境不能选择,但对于环境的意义,即怎样对待自己的环境,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则是可以自由选择的。

  斯蒂芬长大成人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随着他慢慢长大,他没有默认父辈们的生活,在他的意识里,他不断的思索着自己的存在,从一开始他就给自己在学校了定位,自己保护自己的弱小。选择了逃开大多数的同学,躲在图书馆里,因为他觉得那里安全还适合他。后来学校教导主任冤枉了他,他觉得委屈,课同时他觉得要为自己伸冤,他就勇敢的告诉了校长。后来的事情得到了解决。这是小小的斯蒂芬人生的第一次选择,第一次单独为自己做主。他成功了。他感觉到心情舒畅。在这次选选择中他坚持了真理,也给自己争取了自信。后来他由于青春期的到来再加上家庭的经济状况日益的衰落,心理的落差使斯蒂芬走向了堕落,投入到妓女的懷抱,可是后来经过静修,他开始矛盾,经过一番挣扎,他选择回到宗教的怀抱,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过,他的内心又恢复了平静,找回了学生的身份,并且严格遵照学校的要求,潜心学习。收获了自己的美学理论观点。最后就是毕业前,有两个选择要去面临,一个是成为律师,众望所归;另一个是去追去自己的梦想。因为当时能接受神职,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大的骄傲,也是理想的选择,但是斯蒂芬在经过了自己的观察和思索,他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对家人、对宗教以及对现在的祖国他失去了热情,不想就这样麻木的默守成规,他要活出自己的特色,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做点贡献。“生活下去,错误下去,堕落下去,为胜利而欢呼,从生命中重新创造生命!”。最终他明白了自己真实的想法,鼓起了勇气,放弃了神职,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三、找到生活的意义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反叛与选择,斯蒂芬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成为一名艺术家。因为他的身体里充满了想象和美感,他坚信艺术可以拯救他,使他成为另外一根人,在校学习期间斯蒂芬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美学见解,例如:什么是节奏;艺术的三种形式;完整、和谐、光彩。而且也开始简单的诗歌的创作。在他的世界里,他是孤独的,他抛弃了家庭、宗教和国家,他觉得只有选择艺术之路会给他带来希望和生活的激情。他也可以在最求艺术的路上最终得到救赎。小说结尾处采取日记体形式,正是因为日记是自己写给自己的内容,所以人们可以在日记中毫不遮掩地写出事情的真相以及表达出真实的内心情感,日记也就更能接近事物和人物的本来面目。对于研究一个人的生平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透视个人内心生活的可靠的一手材料。《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第五章最后部分以日记的形式展开,这些日记写于斯蒂芬要远赴他乡之前的两个月,大都分都记录主人公的生活琐事以及内心的活动,虽然有点句法混乱,结构松散,这种形式也是为了强调和揭示出斯蒂芬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日记可以揭示一个人的存在的问题,让我们亲自目睹了斯蒂芬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日记了随人零散记录着斯蒂芬的一些琐碎的生活琐事和他支离破碎的想法,提到了学校了的事;提到了林奇追求女朋友;一提到了和自己母亲谈论的一些话题,母亲觉得他读书多了,思想都与众不同,在其中斯蒂芬坚决不去忏悔;还提到了他的父亲指纹他为什么不参加划船俱乐部;还在日记中提到他的心仪人——爱玛;还有提到斯蒂芬各种艺术计划。但是他要离开这个带给他无数失望和无法改变的生活。“欢迎,啊,生活!我准备第一百万次去接触经验的现实,并在我的心灵的作坊中铸造出我的民族的还没有被创造出来的良心。”。其中但能体会出斯蒂芬与朋友、情人,与家庭、宗教国家正在疏远,并且决定远赴国外,去寻求他的艺术生涯。他最终抛下了所有,去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在当时的社会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真正为自己的自由和内心生活。但是斯蒂芬做到了,他义无反顾的走上了一条很少人走的路,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使命。

  四、结论

  萨特作为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人,把人提高到至关重要要的地位,一系列哲学理论也都围绕着人,他把存在主义解释为是生活和行动的哲学,把人的选择提高到哲学层面上——在各种具体的环境中,都是不受限制的,绝对自由的,环境不能决定人的自由,不能限制人的自由,人自由地创造环境,环境的意义是由人自己选择的,因而人是自由的产物。萨特始终宣扬人的自由选择,鼓励做出最大努力来寻找生命的意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写于二十世纪初,而萨特的存在主义鼎盛于二十世纪中期,二者虽然没有交集,但是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哲学思想与萨特的存在主义产生共鸣。小说中叙述了主人公斯蒂芬从幼年到青年的心路历程,展示了他在幼年、少年、青年时期与所处环境的冲突以及最终摆脱束缚,找到人生方向,获得人生价值。主人公斯蒂芬的心路历程是他的对于自我存在的选择与追求。一次次反叛,反叛他的学校、家庭、宗教以及国家。与此同时也是他的一次次自我存在的选择,形成了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个性,最终摆脱了所有的束缚,离开了这个他认为麻木的世界,走上属于自己的要成为一名艺术家的道路,找到生活的意义,得到了精神上的自由。虽然艺术家是一个孤立的形象,但斯蒂芬最终表达出他的愿望,“我准备第一百万次去接触经验的现实,并在我的心灵的作坊中铸造出我的民族的还没有被创造出来的良心。”。斯蒂芬意识到他的社会塑造了他的独特个性。他的观点也是他在转达整个社会的心声。即使斯蒂芬放弃了传统的社会参与与形式,抛弃了其社会成员的身份,但是他仍然会以自己的方式来为他的国家服务。这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引领人们去思索人的存在及其人生的意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