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红楼梦》谈曹雪芹对女性的钟爱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下旬 热度: 15326
金思聪

  摘 要:曹雪芹写完《红楼梦》,扶卷感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从《红楼梦》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对女性有着独特的感情,独特的钟爱。不管是扑朔迷离的“假语存”,还是真假难辨的“真事隐”,留与后人评说。我们从《红楼梦》中确认的是曹雪芹对于女性的钟爱和讴歌。根据各个材料的搜集,可以将曹雪芹对女性的钟爱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曹雪芹卑贱而又显赫的身世;曹雪芹波澜而又曲折的经历;曹雪芹对政治腐败的失望;曹雪芹反封建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曹雪芹;女性;《红楼梦》

  一、曹雪芹钟爱女性的表现

  (一)《红楼梦》由来与女性

  《红楼梦》 第1回曹雪芹说明创作小说的理由就是,“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1]作者将自己与女性比较,认为女性在所有的方面上都比他优越得多,而且说以他的不肖不可消灭女性的才能或她们的故事。所以为了这么优秀的女性,他要创作她们的故事来问世。这可以说 《红楼梦》 的创作动因就是为了通过闺阁传召来赞美女性的美好品性。

  就连《红楼梦》中,作为主人公贾宝玉的正常与否都是古代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休戚相关。而女娲,一直被看做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正是这位用黄土造人,创造人类的伟大女性开创出了全文的开篇。据《淮南子》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鹰攫老弱。于是,女娲练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2]水神共工造反,怒而用头冲撞作为天柱的不周山,造成天塌地陷,女娲于是熔炼无色彩石以补天,斩断鳌足支撑四极之天,平治洪水,驱杀猛兽,使得民众得以安居。《红楼梦》的第一章便借用女娲补天的传说,使这块无才补天之石与宝玉一同经历凡尘种种。作者单单挑选上古三皇五帝创世神话中唯一的女性,作为全书的开篇,他对待女性的钟爱更加一目了然。

  (二)借宝玉之口的表达

  在《红楼梦》中,主人公贾宝玉认识到女性是尊贵的。在第2回冷子兴说到,“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据冷子兴的话,贾宝玉说,女儿因水作而纯洁,男人因泥作而浊臭,认为“女清男浊”,就具有“女尊男卑”思想。曹雪芹通过贾宝玉体现出“女尊男卑”的观点。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能体现男女平等都已经是极其超前的思想了,而作者更是向前迈了一大步,认为女性的才能是优越的,为她们创造小说。

  周汝昌先生在《红楼小讲》曾经提到:“雪芹原意绛珠草感激神瑛灌溉之恩,故亦随之下凡,以泪还债。此还泪一案情事分明,而石头只是‘夹带于此案中,而一同下凡者,与神瑛为两人两事。而绛珠误认貌同之‘假玉为真(甄宝玉),此本书精神奇幻之原旨。程、高全不识此,妄改,而混瑛、石为一,至今犹能欺世惑人也。”[4]周汝昌先生的这一观点,在红学研究者一派中,倍受追捧。因此,有人认为《红楼梦》的真正主人公是甄宝玉,而非贾宝玉。

  甄宝玉虽然在《红楼梦》中笔墨不多,但每一笔都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我们亦可以透过他清晰的看到曹雪芹的态度。幼年少年虽才华横溢,不爱经国济世之文章,整日里只知道和家里的女孩儿们在内帏厮混。《红楼梦》第2回甄宝玉对他的小斯们说:“女儿这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要尊容无比的呢!”。即使贾宝玉实是“假宝玉”,而甄宝玉才是“真宝玉”。也可以通过《红楼梦》看出他对女儿的尊重以及女儿在他心目中的极高地位。

  不管哪个是真宝玉,哪个是贾宝玉。在被令尊鞭笞,疼得叫姐姐妹妹,这种觉得叫姐姐妹妹或能解疼的情是真实的;在请医生为晴雯治病时,议论用药必须恰当,不可太过。这种将女孩儿比作白海棠的情是不变的。宝玉或许有真有假,人物或许有虚有实。但是曹雪芹借两位宝玉来表达对女性的钟爱也,却是不可否认的。

  二、曹雪芹钟爱女性的原因

  (一)曹雪芹卑贱而又显赫的家世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原名尔玉,字完璧,振彦次子。根据康熙《江宁府志》、《上元县志》的记载:少承家学,好读书,洞彻古今,有经济才,兼艺能,善射。随征山西有功,顺治帝擢为二等侍卫、銮仪正。[5]可知,曹玺少年好学,有经济才能,后来随着清军南征北战,平定叛乱,因功升内廷二等侍卫。在康熙二年,曹玺被任命为“特简督理江宁织造”。从此曹家世受江宁织造要职,定居江南。他的儿子曹寅被任命为苏州织造,后又继任江宁织造。曹家也可谓是官宦之家。加上曹寅善于经营,所以积累了丰厚的家财。康熙六下江南,曹寅接驾四次。得到皇帝如此的重视,曹家理所当然成为当时财势熏天的“百年望族”。

  尽管在表面上新朝声称欢迎汉族文人入仕,但满人坚持在京城实行满汉二元任职制,并在各省的战略要地大量安置旗人。[6]在整个清王朝统治时期,有一半的权势总督是满人,四分之一是汉族旗人,四分之一是汉人。曹雪芹的祖先原本为汉族人,投降满洲,成为包衣,在当时这是一种非常屈辱的身份。按照满洲的制度,曹氏子孙永远都是奴仆、奴隶。曹雪芹的祖辈的女性,亲尊祖母是沦为女奴,就连身为康熙皇帝保姆的尊祖母也摆脱不了包衣的身份。他的祖先作为皇家的奴才,实质身份是卑贱的。

  这样显赫而又卑贱的身世,让曹雪芹对男权世界产生了排斥,反倒是曹寅的生母顾氏,曹寅的二女等女子给曹雪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让曹雪芹在《红楼梦》创作中,选择以她们为原型。

  (二)曹雪芹波澜而又曲折的经历

  曹雪芹的第一个人生阶段,自康熙五十四年出生至雍正六年初曹家被抄没,他在江南度过了13年富贵豪华的生活。曹雪芹的童年、幼年、少年在这个“秦淮风月”之地的南京幸福度过“繁华”生活。这样的江南和这样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南京和苏州怀有极深的感情。

  古人将15岁作为成年,即进入青年时期的年龄,到29岁为青年时期的结束,30岁起算作中年。曹雪芹自出生到北京的这段生活,共有28年时间。也就是说,他整个幼少年到青年时期,生长于妇女之手。

  曹家被抄家之时,曹雪芹的祖母、曹寅之妻李氏落难到北京,年已七十有余。曹雪芹的生母马氏和他的婶母,三十几岁,丈夫或死或关,满目凄凉。一群妇女,刚从富贵荣华跌入小康,又身在愁城,只能靠回忆过日,靠讲家族故事,排遣寂寞和忧愁。而曹雪芹则是那个听故事的人,将大量的真实事迹引入到《红楼梦》之中。

  曹雪芹作为正白旗包衣汉人、皇室家奴。根据当时的规定,在家族查封、丧失官职之后,不能擅自离开北京。曹雪芹在“一事无成”的刺激和空余之间回想过去的繁华生活、可爱女子的倩影,在心里总结近15年祖母、母亲回忆昔日繁华的种种生活。然后将自己早年经历的江南繁华生活和女性长辈的有关回忆,转化为《红楼梦》。

  (三)曹雪芹对官场腐败的失望

  首先,在《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吟道: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鲜明的指出了世人对于功名、金银的趋之若鹜。甄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甄士隐即刻《好了歌》作出解注。从甄士隐的注来看涉及到以下四个方面,“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等是对刻意追求功名的嘲讽;“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不成霜”等,乃是对刻意追求情爱的嘲讽;“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等是对刻意追求财产的嘲讽;“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等则是对“不肖子孙”的揭示。这些讽刺表明了作者对功名的厌弃和对官场的失望。

  其次,《红楼梦》中作者通过犀利的笔锋将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展示在我们面前,反映“各省皆然”的封建官吏脏枉法、层层相护的情景。贾雨村上任后经手的第一件案子,就是现在有恩于他的贾府的亲戚薛蟠为抢夺旧时有恩于他的甄士隐的女儿而打死人命的事。贾雨村起先“听了大怒”,要“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但是当他知道凶犯是当地大族薛家之子,而薛家与保荐他的贾家和另两个大家族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他虽然了解到被拐卖的女子即是他旧日恩公之女,却也顾不得了。为了仕途,“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府”,贾雨村不惜“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不但使凶手薛蟠“打死人跟没事一样”,并且置旧恩人甄士隐之女于不顾。贾雨村匆忙断了此案,向贾府王府摇头乞尾。连刚赴官场的雨村都如此,其他人又清正廉明得到哪里去。

  最后,《红楼梦》第18回中,贾妃忍悲强笑,向家人诉说皇宫是“不得见人的去处”。不仅朝廷之上,是贪赃枉法,官官相护。就连在后宫之中,都无法独善其身,一生安然。在男子统治的朝廷,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认为他们只会文死谏,武死战,并懒于与其接触拜会。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官方正统思想的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然而,在因为写了“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样两句话就会引来杀身之祸的时代,也难怪曹雪芹对官场失去信心,从而将心思转向闺阁内室。

  (四)曹雪芹反封建思想的影响

  何以人人称赞的金玉良缘,宝玉只念木石前盟,何以面对温柔贤惠的宝钗,他终究发出“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的感慨,甚至为何因紫鹃的一句“林妹妹回苏州家去。”而神魂颠倒,病得不省人事?从《红楼梦》中可看出黛玉从不叫宝玉考取功名,以致宝玉对黛玉心存感激。可见,宝黛二人的感情投合,除有共同语言,不附加金钱、权力等杂念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二人有共同的思想反对走仕途之路,反对封建伦理,有民主意识,是叛逆者。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一直背着贾母、王夫人偷偷摸摸干不守规矩的事,是第 16 回就透露出的、至第72 回凤姐才决定收回来的,她拿着贾府上上下下的月钱私放高利贷一事。平儿说:“只他这梯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在第15回中,她甚至为了一点利益弄权铁槛寺,以至于张家女儿金哥自缢,守备之子投河而死。

  这样谄上欺下、两面三刀的王熙凤又有何德成为金陵十二冠首女子之一?可见王熙凤还有其过人的才气,或者说作者赋予她独特的含义。一个个敛声屏气,她却放诞无礼;素日善说笑话,肚内最有无限新鲜趣谈…… 在黛玉进贾府时,脂砚斋曾评,阿凤一至,贾母方笑。[7]可见王熙凤的可贵之处在于她的生动活泼,她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伴随着热闹和欢乐。不管是她的管理之才,还是她的凌厉之风,亦或是她的言谈之举……这些,可都是不符合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

  然而在《红楼梦》中,除了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具有反封建思想以外,还有众多女子都坚信着“三从四德”、“一马不配两鞍,一女不嫁二夫”、“七出”等伦理纲常,但同时又在行为上体现着反封建思想。如李纨,在坚信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同时,却在大观园中兴办诗社,让群芳比试诗才;鸳鸯宁肯坚贞赴死,也要违背邢夫人的安排,忤逆嫂子的劝告,坚决不做贾赦的小妾……

  三、结语

  在世人都济济于富贵,重男轻女的时候,那么,作为作者,曹雪芹是怎么看待这样一种男女孰轻孰重的抉择呢,男重?女重?在这个问题上,曹雪芹独具匠心。在《红楼梦》中看出曹雪芹所描绘的众多女子,都与一个人密不可分。林黛玉,宝玉表妹;薛宝钗,宝玉妻子;元春,宝玉姐姐,迎春,宝玉姐姐,探春,宝玉妹妹,惜春,宝玉妹妹……在金陵十二优秀冠首女子之中,几乎所有女子都直接或间接的跟宝玉相关。那么,难道说在重男轻女与重女轻男间,曹公也是倾向于重男轻女么?不。曹雪芹仍然表现出了他异于常人的观点。从宝玉喜欢吃女孩子胭脂,从宝玉喜欢和女孩子腻在一起等一系列举止,可以注意到贾宝玉的人物性格:女性化。曹雪芹最终的抉择亦是不言而喻:在男女孰轻孰重,他更倾向于女重男轻。他塑造金陵一百多位优秀女子而又安排了贾宝玉这一女性化的角色,正是他选择女重男轻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

  [2]刘安等著.淮南子[M].岳麓书社,2015(53).

  [3]曹雪芹著.脂砚斋批评,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M].岳麓书社,2006(43).

  [4]周汝昌.红楼小讲[M].北京出版社,2002.

  [5]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增订本)[M].中华书局,2016(22).

  [6]韩书瑞、罗友枝著,陈仲尼译,十八世纪中国社会[M].江苏人名出版社,2012(9).

  [7]曹雪芹著.脂砚斋批评,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M].岳麓书社,2006(2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