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傲慢与偏见》堪称言语、话语运用的宝典。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内、言外和言后等各种表现各个人物性格以及对话双方态度、目的的言语行为三分法在书中随处可见。另外,反讽、白描、议论等话语特色突出了人物对话艺术,透露了人物修养与社会地位,赋予了全书喜剧色彩。
关键词:对话艺术;合作原则;语言风格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Jane Austen)的代表作品,写于十八世纪九十年代,其影响经历两世纪而不衰,并对后代作家产生影响,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小说的语言魅力。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在奥斯订生活的时代,英国贵族阶层中产阶级间存在着由经济条件差别而引起的社会隔阂。读者可以了解到当时不同阶级之间在联姻上的门第观念和世事人物,以及主人公的语言魅力还处处体现着男女性别差异,人物性格特色、社会阶层以及受教育程度。
一、语言体现人物素养
科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时是这样陈述自已想要结婚的3条伟大理由的,这番告白正是他个性的生动写照,求婚演说咬文嚼字,干巴迂腐,好像一篇机械呆板的例行公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科林斯这个人物的刻画,他是一个感情冷淡、思想呆滞浅薄的势利小人。作者有意让科林斯在对话中违反会话的方式准则,暴露他的愚蠢和奴性,让读者认同伊丽莎白对他的拒婚,认同小说的主题,即尽管地方上的中小贵族家庭出身的姑娘们以及她们的母亲把财产视为婚姻追求的主要目标,但伊丽莎白绝不肯为了经济利益而放弃精神追求,表现了她不同于他人的价值观,从反面调侃科林斯,正面烘托伊丽莎白,使读者为她的聪慧理智而叫好[1]。另外在小说第二章中,当贝内特先生兜圈子寻求最佳效果以向全家人披露他访问了宾利先生这一重大消息时,他太太的一番话可说是违反关联原则的最好例子。在这里,一家人坐在一起谈论参加邻居的聚会见到宾利先生理解这里的隐含之意,所以他说,“莉迪亚为什么偏在你妈妈烦恼的时候咳呢?”可见他非常理解。
二、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对话描写是文学作品常用的基本艺术手段。一方面借助电影人物对话可以刻画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简.奥斯丁善于在人物对话中制造多层次的人物性格,产生了言外之力,刻画出既鲜明生动、富有个性、含义丰富的人物性格,又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烘托了主题,并奠定了幽默讽寓的基调[1]。在对话中塑造鲜明的个性特征,如电影《傲慢与偏见》中设计了这样一段对话,达西:“贝内特小姐,你是不是很想抓住这个机会跳一场苏格兰舞?”……“我压根儿不想跳苏格兰舞——现在,你是好样的就是蔑视我吧。”伊丽莎白回答道。后来达西也回答了一声:“实在不敢。”当然,不同人物的对话,语言不尽相同。比如高雅的人物对话时,表现出很有修养,并没有一点嘲讽,而是用优美表达人物内心、展示人物性格。简.奥斯丁十分善于用对话来表现不同层次的人物,赋予他们不同的语言风格。如在表现简和丽迪亚、卢斯卡和伊丽莎白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时,丽迪亚会大声嚷:“天啊,我是多么想在你们之前出嫁啊,那时,我就可以带你们到处去参加所有的舞会。”而简只会说:“要是我不怕苛责酷评的话,我就忍不住要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也就是她们姐妹两人命运截然不同的原因了。
在作品中,作者这样刻画了贝内特太太与其丈夫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写贝内特太太:“……不称心的事,她就自以为神经衰弱。”又在与其丈夫的对话中写道:“……这样糟蹋自己的亲生女儿?你是在故意叫我气恼,好让你自己得意吧。你半点也不体谅我的神经衰弱。”作者对贝内特先生对话语言的描写就是充分的说明。作为一家之主的贝内特,他的言语会影响子女的决定和行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
三、白描、议论等手法强化语言视听感
奥斯丁在作品中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用简单、含蓄的语言刻画出物质富有但内心苍白、自私的富人形象。以《傲慢与偏见》里的贝内特家的女主人贝内特太太为例,作品在第一章里就说到她是一个“智力贫乏,喜怒无常”的女人,“总以神经衰弱为借口来逃避解决不了的事情”。在作品开头时,贝内特太太急于抢先认识彬格莱,不指望靠朗格太太的介绍,她说:“我不相信朗格太太肯这么做。她自己有两个侄女。她是个自私自利、假仁假义的女人,我瞧不起她!” 当写到彬格莱和吉英的婚事终究成为定局时,又自相矛盾地说她人品好,甚至表扬其侄女是 “规规矩矩的好姑娘”。
此外,奥斯特精湛的议论语言在作品中也表现得恰到好处,引人深思。奥斯丁有这样一段来表现伊丽莎白爱上达西后的评论:“她在这方面恰好是最不用担心的,最有成功的把握,因为那些她试图取悦的人都早已喜欢上她了。宾利乐意博得她的欢心,乔治亚娜渴望得到她的欢心,达西决心要赢得她的欢心。”奥斯丁擅于在看似巧合的场景布置中评论将各种人物形象。反语、夸张也是文章惯用的手法。如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时说:“贝内特小姐,我已经试图压制我的情感,因为我从一生下来就被灌输了这样一个信念,我要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妻子。我是个傲慢的人……但是我做不到!我不得不重返你的身边。”表现自己的出身地位,他不是请求伊丽莎白嫁给他。正因为如此,伊丽莎自也声明她绝不会嫁给“傲慢自私的人”[2]。还可以发现《傲慢与偏见》影片中,一开始有晾晒衣服的背景和鸡鸭鹅的叫声,随后琴声响起映衬着远处的风景,一副热闹的凡俗人家生活景象,都为故事的发展作了铺垫。
参考文献:
[1]刘霞敏.《傲慢与偏见》对话描写艺术的文体学分析[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04).
[2]李雅新.《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风格分析[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7(04).
赞(0)
最新评论